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W2H”研究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骞  李善良 《辽宁教育》2002,(1):76-76,74
国外,尤其是美国,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提出"教师是一个研究者".我国当下的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骨干教师培训,也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的学习和研究能力的提高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目标.事实上教师要成为一个研究者,这是由教师所从事的事业(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承担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以及开展的工作(教育教学工作是一种具有极富创造性的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种深受行动研究者青睐“的叙事法”在教育界受到重视,并被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广为采用.本文论“述叙事法”在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一、教育“叙事法”的基本内涵近年来,对教师职责的理解得到了深化和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师观正逐渐形成.教师要成为教育研究者、教学反思者、行动探究者,一线教师应成为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紧随时代发展的脉搏,一种“扎根式”的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法应运而生,并日趋完善.这种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对自己数学教育实践中有意义的典型事件的描述与分析,以一种类似记叙文的方式展开,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数学教学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揭示数学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教育叙事研究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在于不是让教师(特别是一线教师)去写那些甚至是连自己也不理解的“学术”论文,而是着重倡导教师的教学研究应从发生在自己数学教育生活中的事例出发,通过对数学教育实践案例的叙述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叙事法”从更为一般意义上讲,首先是一种行动研究方式,教育叙事研究的对象是教师亲自经历的或身边所发生的事件,目的是为了改进自己...  相似文献   

3.
研究者对N市两所幼儿园中26名教师撰写的343篇“幼儿个案分析”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后发现,可将它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幼儿行为事件+幼儿发展状况评价(+教育措施).(2)幼儿行为事件+幼儿行为表现分析(+教育措施).(3)幼儿行为事件+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教育措施).(4)教师教育事件+教师的教育观(+教育措施).(5)对幼儿行为进行泛泛的描述+教育措施+教师的教育观.(6)幼儿行为事件(+教育措施).(7)对幼儿行为进行泛泛的描述(+幼儿发展状况评价/幼儿行为表现分析+教育措施).研究者认为,当前幼儿园教师对于“幼儿个案分析”的认识尚不够全面,需要进一步了解“幼儿个案分析”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由英国教育家斯滕豪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师的工作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己来研究。这一观点启示我们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做知识的传声筒,而应该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性,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来,否则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要求,更无法满足自身发展的要求。一个成功的教师必然是一个研究者!一、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的依据1.必然性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为主要特征,一旦知识的创新中断,社会经济就会陷入瘫痪。知识经济时代的这种特点与需要,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一个充满意义的世界,教师的使命,就是使教育的意义得以实现。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教师去做另外一件事情,教师研究什么?就是要研究我们怎样使教育的意义在学生身上得到实现。这是教师每日每时在教育的生活世界里所经历的教育本身。教师成为研究者,或许迄今仍是一个争议中的命题。有人反对,有人质疑,当然,也有众多的拥护者在热衷地推进它。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像有人所以为的,就是要求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去写论文、做课题,它的意义和实际要做的事情远不止于此,要丰富、深刻和广阔的多。它在今天愈益显现的意义在于它…  相似文献   

6.
新课改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学习观,这对教育、教师、学生都是一个挑战.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不再是过去的传统" 教书匠",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同时,也是教育的设计者和研究者.一所学校,或者是一名教师,如果要在日益激烈的教育工作竞争中有所建树,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进行角色的转变,更要对教育过程、教育方法进行调整.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心理健康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小学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7.
蒋健 《辽宁教育》2022,(4):44-46
《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颁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尤其是教师群体。《规则》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作出了规定,给教师送上了一把“戒尺”,但又是对教师实施教育惩戒的考验,是对教师教育手段和教育艺术的考验。要想用好这把“尺”,教师要掌握好三个关键字,即“本”“度”和“术”。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学史教育研究的深入与发展,科学史的教育价值越来越为研究者所挖掘.当然,我国科学史教育起步较晚,科学课教师对科学史教育功能的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在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教育,尤其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科学史教育仍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 ,存在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教师观 ,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 ,扮演知识传递者与道德示范者的角色 ;而研究者只从事著书立说的工作 ,两者角色是不同的 ,其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有别 ,把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 ,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教师角色观。事实上 ,二者的统一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教师以研究者角色出现在教育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正如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指出的 :“在当今 ,从教师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来看 ,教师与研究人员的职责趋向一致。”①一、教育者与研究者在传统的知识型教育情景下 ,教师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U-S合作研究,即“大学-中小学联合”(University-School Joint)进行教育研究以促进教育发展的研究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教育研究模式,主张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联合起来,互取所长,共同促进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发展.大学尤其是师范大学中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的学者与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一起组成合作研究小组,共同观察、讨论某些特定的教育现象.其目的在于唤醒教师的“提问”意识和“解题”意识,由此捕捉那些值得研究的“教育问题”即研究主题,并以合理的方式解决相关的教育问题.这种合作研究的实质是教育行动研究的一种模式.这种研究的特点是;1)以课题为纽带,连接起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2)以面对面的交流为形式,为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改善教师教育实践创造条件.3)教师从合作研究中学会反思.这类反思可以促进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做出重新认识,而这种认识又往往包含有对现实或自我的批判;并且,自我认识还会导致自我教育,这样自我反思又成了教师自我改造教育实践的行动.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研究中宽容的必要性 在教育研究的有关文献及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对于某一教育(教学)问题或者某种教育理论来说,不同的教育研究者往往持有不同的观点.当对某一具体的教育问题或教育理论进行探讨时,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出发点和观点的不同,加之某些人对自己观点的过分肯定、对他人观点的不予宽容和理解并进而否定,从而使得对教育问题或教育理论的探讨转化为教师之间激烈的争论.无独有偶,这种情况在很多教育研究群体或组织(学校)中也同样存在,尤其是当这些群体或组织要做出某种决策的时候.  相似文献   

12.
在教育教学中,值得一个教师思考的有许多,有教育法规、教育理论等,而研究型教师反思的具体对象就是前面提及的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的研究不应也不能向专业研究者的研究看齐。教师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是为解放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所展开的研究,是从自身内部发展起来改变自身所面对的独特情景而进行的研究。”(郑金洲)一、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常教常思,是研究型教师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常教常思,才有所悟、才有所得,才能实现系统化的反思。非文字式反思工作在第一线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工作时间每日都是安排得满满的,不站在讲台之时,大都忙…  相似文献   

13.
校园不是“世外桃源“,教师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学校犹如一个小社会,教师则是一个个“社会人“.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作为“社会人“,教师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必然要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各色人等发生多种多样的关系.尤其是置身于当今这样一个社会关系相对丰富、复杂的时代,教师更不可能独居于远离俗世、不受外界任何影响的“理想国“.因此,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只有这样,大而言之,他才能理智而又主动地适应社会,参与改造社会;小而言之,他才能妥善处理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等的关系,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4.
王燕 《山东教育》2010,(4):63-64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而笔者却认为一群好教师才是一所好学校。因为,学校要发展,校长在教育思想上的引领固然重要,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程背景下,要打造生机勃勃、充满灵性的课堂,主要依赖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关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笔者认为应从“谈”开始。  相似文献   

15.
1.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某些教育内容已不适应社会发展,新的教育内容不断涌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的意识,不断追求新知,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浓厚的科研意识。 2,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甚至是课程的生产者和主动的设计者,而不再仅仅是课程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课堂教学,并成为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 3.教学工作是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必须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科研兴校”和“教师即研究者”等观念已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更是要求中小学教师也应该成为直接的教育教学研究者。但在很多中小学校,教育科研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一种口号的层面上,从事教育科研并没有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自觉行为,不少学校教育科研的实际效益也十分低下。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少中小学教师缺乏从事教育科研的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科研实践活动的主体,中小学教师的素质,尤其是教育科研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科研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和科研成果的取得。在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园在园本教师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我们发现园本培训能较好地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合起来,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更紧密地结合,引导教师的教育实践由经验走向科学和理性,并再从理性进入丰富多彩的“情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以课题促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研究对教师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功能,正如有专家提出的“教学就是研究,教师尤其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科学研究者”。为此,我们要求教师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教育实践,并逐步成为一个自觉对自己的实践不断反思的“反思实践者”。具体  相似文献   

18.
第45届国际教育会议指出“:应对刚走上教学岗位的教师给予特别关注,因为他们最初担任的职位和从事的工作将对其以后的培训和职业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应在他们任教初期就实行监护制度与专业指导。”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起点的见习期是教师形成基本专业行为的关键期,也是一个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重点。笔者认为,见习期教师校本培训要根据其阶段特点确定培训目标、要求和内容,尤其要凸显以下“五性”。一、思想性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在思想认识、言行举止、工作方法等方面离教师的职业规范还有很大的距离,会有一个过程来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  相似文献   

19.
刘虹 《班主任》2001,(10):37-38
研究教育,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后进生(尤其是品德不良者)的家庭教育大都存在程度不同的问题.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要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教师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是不可缺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教育即研究者,教育即总结者”在如今的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凸显重要地位,教师所从事的研究工作是一种始自现实的“反思”或“评价”,是在一个一个案例中的不间断的“过程”。本文以具体实例展开论述,展现教师在学生从一个“不斯文的孩子”到“益虫”的转化中因材施教的过程,同时教师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从而为帮助学生成长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