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引起了社会和文化界的普遍重视。如何促进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建设,成为开发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资源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国家级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溱潼会船"为例,分析溱潼会船产业化特色和发展瓶颈,试图为江苏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发展构建策略上的可行性,以便解决江苏省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2.
为抢救与保护濒危的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等组织和我国政府颁布了系列文书和政策,这些为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一直以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都是在某种外部因素的促使下进行的,没有考虑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存在的根本动力。因此,成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保护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杰出传承人、建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体系以及以农村和学校为传承源是当前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应采取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其丰富的国家,然而对于人类发展史上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重大困难。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出发,分析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针对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从法律的角度提出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考,以期为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威胁、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和政府在建立完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相配套的法律制度方面的主要职责,以及关于合理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保护传承人等若干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普及和开展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界定,并结合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在表现形式和内在寓意上的特点,提出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即原态性原则、创新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均衡性原则。从长远看,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在形成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走向文化发展和传承的自觉。  相似文献   

6.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而传统体育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演进历程、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文化普查、抢救濒危、重点保护、机制建设4个阶段。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政策和实施方案推动之下,研究成果体现出研究定位从研究边缘向研究中心,研究技术从单一学科向交叉学科,研究方法从文献整理向田野实证,研究思维从国家逻辑向历史逻辑,研究视角从项目中心向生态中心,研究内容从外造秩序向内生秩序等转变。未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将更加注重人的主体性、文化生态建构和发展理念重塑。促进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的融合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研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域内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也为安徽体育旅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伴随对经济效益的追逐使得旅游中的体育元素失真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由于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面临巨大挑战,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等,对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问题进行了探究,阐述了佛山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蔡李佛拳)的价值特征;提出了佛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个案分析及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河东体育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研究表明:河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在代际传承、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机制与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旨在为河东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对新疆世居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概况、内涵与特征、保护与传承的困境、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根据对新疆自治区被列为国家级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分析,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是原生活态性、民族地域性、民俗依附性、群体认同性.新疆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困境是:社会变迁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限性;缺少长远的定位与规划;传承主体的缺位;缺少评估与反馈机制.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路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及传承环境的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规划与管理;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形成法律化和制度化;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人的保护与关注;加强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普及,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