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阻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朝核问题构成了21世纪初朝鲜半岛国家关系冲突中最直接、最敏感、最复杂、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朝核问题的解决将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朝鲜半岛国家关系中的各国共同开展合作解决朝核危机的工作,已经成为实现东北亚共同安全合作机制建立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朝核危机爆发以来,各方围绕朝鲜核政治的博弈动机一直扑朔迷离。笔者认为,朝鲜追求和发展核武器的动因是复杂多重的,朝鲜核政治的本质乃是各方现实利益的杯葛和较量。以解决朝核问题为主旨的六方会谈,由于其本身的功能缺陷及受到诸多因素掣肘,在实现朝鲜弃核和半岛重归和平方面还有很长路程要走。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10月朝核危机浮出水面以来,朝核危机非但没有降温, 反而在步步升级。就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美国可能对伊拉克发动第二次海湾战争之际,朝核问题再度骤然突出,成为另一个牵动人们视线的重大国际热点。同时,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展开了频繁的外交斡旋。当务之急是美朝尽早展开直接谈判,使事态不致进一步扩大。考虑到朝鲜近在肘腋,况且朝鲜半岛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稍有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形势的突变,因此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不可能置之度外,相反应当显示中国的决心、力量和智慧。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的动荡不安和核危机久拖不决表明,1953年建立的停战机制已经难以适应局势发展的需要,而在东北亚地区构筑新的安全保障机制已成为大势所趋。六方会谈的各参与方在高度重视朝核危机和自身国家利益的同时,都应以客观和现实的态度看待朝鲜的生存关切,尽量规避狭隘的传统地缘政治观念与零和游戏的机械思维,努力从根本上促使朝鲜半岛停战体制的转化与和平机制的理性塑立,这不仅有利于朝核及其连带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在本地区实现多赢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东北亚地区大事记:(一)2004年1月1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第四次参拜东京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强烈抗议。5月29日,日本指责中国开发东海油气田“侵犯日本领海”,引发外交争端。10月双方官员就此开展淡判。中日东海资源之争明朗化。  相似文献   

6.
东北亚走出安全困境的路径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在经历了亚太金融危机之后更加显示出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亚太地区的政治安全形势并没有多大的改观。相反,由于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抬头,以及美国的世界战略的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政治和军事对立,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秩序的混乱,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面临重组的局面。构筑东北亚安全新秩序,加强各国的战略合作关系是有关各国的共同战略利益所在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7.
朝鲜核问题是由冷战后东北亚战略失衡导致朝鲜的空前的不安全感而引发的,因此,朝核问题的解决也是各利益相关方博弈的过程。两次朝核危机中,中国依据自身实力和有所侧重的外交理念,采取了不用的政策和姿态。从中国政府对朝核问题的逐步介入和目前的态势来看,在参与同中国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全球性问题过程中。如何把握量与度已然成为中国外交在全球舞台中的重要课题。而对六方会谈积极参与的成功经验可以为l中国在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上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局势经历了数次危机与缓和,至今没有形成有效的安全机制。冷战后东北亚安全困境的实质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美韩和美日两个双边联盟)导致的"联盟引导型安全困境"。在这种安全困境中,美国和其盟国既不能冒着破坏联盟的危险和朝鲜进行双边谈判以缓和关系或签订和平协议,又不能过度激怒朝鲜,使自己陷入一场不必要的战争。因此,保持中间路线——非战非和的现状是美国东北亚联盟的唯一的选择。只有打破目前美国东北亚联盟关系或者改变东北亚的安全格局才能实现东北亚安全。  相似文献   

9.
冷战的结束并没有化解朝美之间的不信任,加上美国对于无核化的强调,导致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随着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第一次朝核危机达到了高潮。在有关国家的克制态度和积极行动下,朝关双方签署了《核框架协议》,从而为第一次朝核危机画上了句号。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爆发说明,冷战时期长期保持的半岛均衡均势已被打破,美国的无核化主张与朝鲜强调自身安全的主张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而第一次朝核危机的终结则说明,朝美双方的矛盾尚不足以压倒各当事国对于维持半岛局势稳定的共同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促成和平解决,是化解朝核问题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与朝鲜间关系的发展不仅是两国出于各自利益的主观意愿,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朝鲜半岛重要的地理位置不仅使其在历史上成为各大国互相争夺的焦点,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重要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美国更加重视朝鲜半岛在美国东北亚地区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此,美国以朝核问题为切入点,制造地区紧张气氛以维持和加强日韩对美国的军事、安全需要,同时将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纳入自己的地区战略和掌控之中,以维持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遏制中国。可以说,日朝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态度和利益,也因而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空中闪电危机不仅是英美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英国核战略转变的分水岭。之后,英国核战略由独立核威慑转向了依赖美国;战略核力量构成由空基为主转向了海基为主;核保护义务由一国转向了北约盟国。英美核关系也出现了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围绕着解决朝核问题的六方会谈已经举办了五轮,与会六方中的朝、美、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寻找到解决朝核问题的出路,就必须对朝鲜选择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和目的有个清楚的认识和正确的判断,必须对美国可供其选择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中国也必须为本国利益和地区的和平和安全考虑,积极发挥自己独特的建设性的作用。朝核问题一旦得到妥善、和平地解决,本地区的战略格局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东北亚地区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不断上升。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将东北亚视为全球战略的重点地区,为防止地区大国崛起和对美国的挑战,美国在强化本地区双边军事同盟的同时,也在推动地区多边安全合作,企图将本地区国家全部纳入美国设置的安全框架内。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初东北亚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大国利益的冲突、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及领土争端与历史积怨的难以化解,使得这一地区相关国家之间相互猜忌,难以构建战略互信。缺乏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东北亚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蒙两国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共同维护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两国根本利益。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以来在各领域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双边合作,同时两国也在积极地参与推动与本地区相关国家的三边、多边合作。中蒙两国双边合作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东北亚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地区是当今世界安全形势最为严峻的地区之一,构建有效的地区安全机制、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是各相关国家的共同诉求。在合作安全理念下构建东北亚安全机制具有需求性、可能性,是能够实现各国安全利益共赢的选择,但这也会面临不少阻力和障碍。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货币危机频繁爆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8年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在53个被研究的国家中就经历了158次货币危机。货币危机因为其对危机爆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生活的巨大破坏性,吸引了众多的经济学家的关注、研究。PaulKrugman提出了国际收支危机模型,1984年RobertP.Flood和PeterM·Garber对Krugman的模型加以扩展和简化,开创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本文通过对1997年东南亚货币危机的实证研究,证明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已经不能够合理地解释上世纪90年代发生的多次货币危机,并对货币危机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区域经济合作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其它地区蓬勃发展的区域经济合作相比,东北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相对缓慢。本文从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的视角,分析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认为资源开发合作、工业及加工贸易合作、资金合作、劳务合作、科技合作将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核心内容,21世纪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任务提到实践日程,为此必须努力造就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的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科技产业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和中亚与中国有着密切的地缘政治关系,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外交关注的重点地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和中亚地区现有安全合作框架中起着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作用,安全合作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未来中国与东南亚、中亚安全合作的推进还充满了不确定性,安全合作的前景受到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中国应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积极推动建立地区成员广泛认同的安全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