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建兵  陈远生 《资源科学》2005,27(5):107-112
北京市节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定额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家庭用水和农业用水,缺乏宾馆用水定额的研究.在分析北京市宾馆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用水定额管理的概念和用水定额制定的原则.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北京市宾馆用水的主要部位和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二次平均先进法得到宾馆各部位用水定额;通过逐步回归法、概率测算法、二次平均先进法和简单几何平均法得到北京市宾馆不同节水水平下综合用水定额值;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用水定额管理的思路,不同的阶段对应不同的综合用水定额值,实现城市用水管理模式的平稳转变.第一阶段为2005年~2007年,三星级以下(含三星)宾馆和四星级以上(含四星)宾馆的用水定额考核指标值分别为210m3/床·年,300m3/床·年;第二阶段2008年~2010年,分别为169m3/床·年,282m3/床·年.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工业行业用水消耗变化分析——基于LMDI分解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翀  柏明国 《资源科学》2012,34(12):2299-2305
进入21世纪以来,安徽省在"工业强省"战略指导下加速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工业经济规模快速扩张,随之而来的工业用水消耗快速增长问题日益突出,2002年-2010年期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量增加了22.63亿m3,增长幅度达到了112.4%,这直接影响了安徽省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工业用水消耗问题,采用LMDI法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效应、工业行业经济结构效应和工业行业用水定额效应这三个方面分析了2002年-2010年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变动的情况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工业行业经济规模因素是驱动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增加的主要因素,工业行业用水定额因素有效促进了工业用水消耗减少,工业行业经济结构因素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用水消耗增加。37个工业行业的经济规模扩张均不同程度造成了用水消耗量增加,各行业经济结构的变化总体上有利于控制用水消耗的增加,绝大多数行业用水定额的降低对控制工业用水消耗增加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文章最后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控制安徽省工业用水消耗快速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该文根据东营市经济发展特征、用水现状以及未来人口增长情况,研究了东营市各行业用水定额及需水预测方法,对东营市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需水量进行了预测。此预测为近期(2010年)、中期(2020年)和远期(2030年)的需水量预测,结果表明第一产业的需水量呈现稳定的趋势,其它产业需水量所占比例不断升高。预测成果为东营市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和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信息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群  蒋艳灵  陈远生  郝泽嘉 《资源科学》2009,31(10):1722-1729
本文立足于北京市第三产业取水定额管理,分析了城市水资源需求管理的体系框架结构:管理体系内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流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水需求管理信息过程的体系结构,初步得到了各类用水过程中的信息从微观层面(终端消费者、用户)到宏观层面(行业、区域及管理部门)以及各层级之间传递和反馈的类型、方式、路径及机制等;建立了以行业水资源数据库、用户身份识别方法库、定额计算指标确定方法库、专家知识库以及决策支持库为基础,辅以空间数据库,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实现手段的第三产业水资源需求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用水的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5.
星级旅游饭店是北京市的主要用水行业之一,自实施取水定额管理以来,其水资源利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北京市349家饭店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典型调查,在分析饭店业态变化的基础上,对饭店2005—2015年期间的用水量及用水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变化原因。结果发现:①饭店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大幅提升;②饭店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餐厅在饭店中的重要程度增加,其用水量也大幅增长;③贯彻落实取水定额管理、推广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进行精细化用水管理、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源是促进北京市饭店行业用水水平提升的有效措施;④2008年颁布的饭店取水定额标准的分类方法和核算单元仍然合理,可以在修订的新版本取水定额标准中继续沿用。  相似文献   

6.
李明  计春野 《今日科苑》2010,(8):209-209
灌溉用水定额是实施灌溉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科学确定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依据。为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进一步科学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本文首先简要地论述了灌溉用水定额的含义,而后提出灌溉用水的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一些关于编制灌溉用水定额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产业间水权交易潜力及制约因素初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姜楠  梁爽  谷树忠 《资源科学》2005,27(5):90-95
对我国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揭示了我国产业间水权交易的内在驱动因素;从用水效率和经济激励角度对三次产业在水权交易中的地位做了前瞻性的分析,前者的着眼点在于三次产业间用水效率存在差异,后者在于现有产业间水价存在价格歧视,进而对产业结构升级可能驱动的产业间水权交易量进行了初步估算;指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农业将成为产业间水权交易的潜在供应方,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与工业用水结构的线性关系不显著,但考虑到我国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战略等因素,工业将成为未来水资源的潜在需求方;第三产业比重与生活用水的线性关系显著,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的比重增加,它将成为潜在的需求方;揭示了产业间水权交易的特征,即产业间水权交易主体的集群性、客体的差异性、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和产业间水权交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同向性等主要特征;此外,针对制约产业间水权交易的因素从制度完善、降低交易成本和定位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了推动产业间水权交易实践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宁勇 《科协论坛》2008,(3):73-74
灌溉用水定额是水利工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基本原则,但一直都没有引起从业人员足够的重视,人们对灌溉用水定额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从灌溉用水定额的内涵、影响因素、概念的界定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联系等方面入手.对灌溉用水定额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该文概述东南地区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地位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东南地区粮食生产的发展过程。将90年代以来东南地区粮食增长幅度低于全国水平归于3个原因:1、耕地面积减少;2、粮食播种面积急剧下降;3、粮食单产增长幅度减少。并在分析东南地区水资源状况的粮食生产水需求问题的基础上,考虑该区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的缩减、灌溉面积扩大和灌溉定额减小、以及城市生活和工业对农业用水的压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对未来该区的农业用水进行了预测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正>确辨识工业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是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基本前提。本文基于约束理论构建工业增长的水资源"多力爬坡概念模型",分别从时空分布、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约束解释工业发展中水资源约束表征状态,进而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剖析工业用水立法管理中的利益主体合作关系,重点探讨利益主体合作之间超额利润、初始成本、工业用水调控与服务能力和贴现因子参数调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水资源对工业增长的约束具有较高复杂性,其中时空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工业水资源约束主要体现于其阻滞效应,而生态环境约束则表现为产业用水效率的差异性;立法演化博弈分析中,支付矩阵可对利益主体策略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且系统初始状态较为敏感,工业水资源立法过程应合理推进各利益主体实现双向合作,并依据利益主体合作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原则,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积极营造良好的立法环境,才可构建有效的工业水资源法律保障制度,实现利益主体共赢。同时,立法保障中还要注重全流程用水定额、体系化规定机制、工业水价制度等方面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对推行节约用水、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后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核定取水许可数量、建立水权分配制度的重要依据。考虑到灌溉用水定额受到地理区位和灌溉传统的影响,省级行政单位进行灌溉用水定额的编制必须进行区划。  相似文献   

12.
西宁市城市发展与水资源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西宁市人口、经济以及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等基础数据,分析了城市发展与水资源的关系,得出结论:人口规模与生活用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市生活用水量增加,增加幅度逐渐降低;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用水量递增,工业水利用效率与西宁市城市化率存在着明显的线性相关,城市化率越高,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量越小,工业水利用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09,(2):36-36
2006年全国7大水系197条河流408个河流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46%,Ⅳ、Ⅴ类为28%,劣Ⅴ类为26%(水质分类由Ⅰ类到劣Ⅴ类为功能由高到低次序:Ⅰ类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水源;Ⅱ、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Ⅳ类适用于工业及娱乐用水;Ⅴ类适用于农业及景观用水)。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王克强  刘红梅 《软科学》2010,24(2):99-102
关于精准的用水计量的调查表明:我国按实际用水量来计价的比例很小;农民对按实际用水量计价方式的需求低;按实际用水量计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关于建立累进水价的调查表明:目前的用水定额和定额水价的确定还有待进一步科学化,农民对定额水价按季节性和作物来区别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措施获得农民对推进累进制水价和提高水价的支持。应通过合理农业用水非农化后的收益分配机制,约束供水成本,健全水价收取制度等措施建立优惠的农业累进水价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日照市2005~2009年的城市生活用水量资料,采用一元线形回归、生长曲线法、人均生活用水定额法对其2015年和2020年的城市生活用水量进行了预测,得出在不具有较长系列资料的情况下,生长曲线法的预测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李波  汪戎 《软科学》2011,25(8):115-119,123
首先计算出三大模式在不同人均GDP水平时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并与云南的情况进行对比,发现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说明云南今后应该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以扩大就业;然后又从行业就业关联的角度进行就业效应分析,进一步验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扩大云南就业的重要性,认为云南在制定行业发展政策时要特别注重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和教育业等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湿地生态用水标准确定及配置——以白洋淀湿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达明 《资源科学》2007,29(5):110-120
基于湿地生态用水研究进展,本文从用水标准及配置方面进行了生态用水理论与应用分析。针对湿地生态用水标准的确定,给出了确定原则以及湿地生态用水配置优先级标准、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水量/水位标准和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水质标准;对于湿地生态用水配置程序的研究,制定了湿地生态用水配置原则、程序、方案、相关配套环境以及实现手段。其中,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方案的制定须从湿地用水价值(生态、经济、社会)分析、管理目标以及生态需水方式等几个方面考虑,相关配套环境主要是相关的政策法规环境、经济评价、公众教育及用水配置方案修正等。本文最后以海河流域白洋淀湿地为案例区进行了生态用水标准及配置分析,分别分析白洋淀生态用水的逐月水位标准以及白洋淀湿地"三期"(汛期、生物繁殖期以及非汛期)三类(最小、适宜以及理想生态用水量)的生态用水配置量。  相似文献   

18.
<正>研究背景云南省大旱,水源日趋紧张,全省库塘蓄水大幅减少、江河来水偏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耕地大面积缺水,生活与生产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小春和大春用水矛盾十分突出,许多地方将面临无水可用的极端状况。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5省区市耕地受旱面积1.01亿亩;作物受旱7 907万亩;待播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工程定额的角度上探讨企业管理,论述了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介绍了企业定额的制定方法;结合实际阐述了新形式下的企业管理和定额工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中用水定额、比流量计算、排水体制选择等几个问题,认为小城镇给水排水工程规划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立足于小城镇发展现状,着眼于小城镇发展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