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心理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文明是社会精神生活的反映。是受低层次的社会心理制约的,社会心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决定了其在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加强理想和信仰教育,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优化社会导向和个体心理,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心理状态,以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滕敏 《河南教育》2008,(11):38-39
近年来,互联网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从互联网发展及其带来的影响看,互联网的使用和普及不仅仅只是一场媒体上的变革。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变社会生活的一股重要力量。网络日新月异的变化在给社会生活带来变革的同时,给文化的发。展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形成了正席卷。整个人类的文化风暴——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但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倡导,而对公民基础性的行为文明的指导不够,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较低.礼仪缺失是导致当今社会不和谐的不可忽视因素.礼仪犹如社会润滑剂,可以帮助人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避免许多矛盾磨擦,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礼之用,和为贵.发扬礼仪贵和精神,对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沟通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灵,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奠定和谐社会基础,具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是社会文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组成社会文明的统一体 ,它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然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的建设相关联。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5.
论“网络”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网络精神文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网络精神文明要做到:积极建设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充分发挥网络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作用;建立适应网络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法律体系;构筑起网络上的道德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6.
图书馆对提高全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程度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社会环境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影响着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改革开放的深入展开 ,对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只有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 ,并力求推进改革发展的大局 ,才能迈上光明的坦途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文化与社会精神文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9.
胡勇 《许昌学院学报》2011,30(1):113-1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地理解社会个体的和谐。和谐社会个体的含义为个体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个体的标准表现为富足协调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高度完善的文化素养、健康的人格结构。和谐社会个体的实现途径主要是培育公平的价值实现环境。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心理反映社会生活的直观性浅表性、作用于社会生活的直接性、影响社会生活的广泛性的特点,决定了它是两个文明之间相互作用、辩证运动的中介。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制度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和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作用,现代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出现了两大变化趋向,即转型期社会心理问题和科技社会心理问题。这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课题、新任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应当在弘扬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克服治疗消极的社会心理,建设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等方面多做工作,做好工作,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变动的时代,语言运用既呈现出自由开放的格局,也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音符.通过对不文明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找到其产生的社会土壤,并回顾中华文明的历史及其在语言运用中的特点.可以引发人们对这一现象的关注.营造什么样的社会氛围,就有什么样的语言运用;从来就不存在脱离社会的语言真空.精神文明程度的高低,关乎国家的兴旺和民族的兴衰.语言文明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的建设,亟需语言文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亲和力、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创造力,是振兴中华的思想基础;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继承、借鉴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三个文明"与社会和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三个文明"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三个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示范窗口和重要阵地,是先进化的聚集地和辐射源。高校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要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环境优势,要从加强党的领导,转变教育观念,加强校园化建设以及师德建设等门面入手,努力使精神明建设更加深入扎实,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5.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从战略的高度上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在重要环节上着力抓好精神文明系统工程建设;要在具体措施上扎扎实实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到实处。只有这样,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不断取得新的成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加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尤其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充实人的精神世界。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才能保证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充分利用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的思想、文化、科技和教育成果,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决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对于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 分析和探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其对策, 对于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精神,研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特别是对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度的政治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和保障。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政治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积极、全面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这就使得三者必然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本文分析了三者契合的实现方式,并试图架构一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文明、校园文化建设契合的机制,使三者在实践中实现更好的契合,有效发挥契合的整体效应,从而有效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