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的产生以及每一次职能的扩张,都是对社会需求的回应.面对当前人们对大学育人应适应社会需求的质疑,中国高等教育应该理性面对,由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社会需求,每一所院校都应有限度有选择地适应社会需求,而大学则应在适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社会需求的引领.  相似文献   

2.
统一性的高等教育目的不但可以整合高等教育中的各种冲突,而且对于论述高等教育的合法性至关重要。在高等教育中,长期存在两种相互冲突的目的观: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前者认为知识本身就是人们想获得的东西,与外在功用无关,强调为学术而学术。后者认为人们追求知识是为了获得其他进一步的目的,强调学生利益或社会利益。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专业化的社会行动者,给行动者以理性是高等教育的真谛。根据行动者的理性成熟度,我们可以把高等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经济理性、道德理性、思辨理性。把高等教育目的转化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可以形成了一个大学教育目标清单:表达能力、就业技能、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批判性思维能力、理性气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各高校纷纷扩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村高等教育需求的满足程度,但很快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又严重地冲击了人们固有的高等教育观念,使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理性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比以往有了显著地提高,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是否与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一致呢?结果是否定的,也是不利于高等教育发辰的.本文介绍了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政府职能角度提出一些正确引导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是一个长期困扰高等教育学界的基本理论问题,至今尚无一致意见。虽然人们承认高等教育具有多重属性,但难以确定何为其本质属性。人们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常常是与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联系在一起的,从而证明高等教育活动的正当性。无论何时,高等教育都必须担负传承文化、培育高级专门人才的使命,这说明高等教育在本质上属于文化,高等教育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传承文化和培育人才而实现的。不同文化赋予高等教育不同的品质,但理性精神始终居于高等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可以说,文化是高等教育的生命之源,理性精神是高等教育行动的坐标。  相似文献   

6.
弘扬人文精神、加强人文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课题之一,这不仅反映了人们告别一个世纪时特有的反思心态,也反映了当前我国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和正在表现出明显的“科学工具主义”倾向,科学理性渐有凌驾和排斥人文理性的趋势,导致我国高校多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达不到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如何正确认识这种现状并在教育实践中予以高度重视,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认真对待的课题。文章在对大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实质进行解读的基础上,深入探究了当下中国大学人文精神弱化的现状及原因;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弘扬大学人文精神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从高等教育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的基本界定入手 ,探讨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 ,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人需求。一方面 ,是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 ,将给受教育者带来较高收益 ,同时可以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另一方面 ,正确处理好高等教育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追求与满足市场需求的关系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理性批判精神 ,关注人类的精神家园 ,寻求社会需要与人的需要的平衡 ,有助于改变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过程中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促进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升 《成人教育》2009,29(12):41-43
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理性,要求也更高。为迎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必要对成人高等教育加以改良。文章分析了成人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列举了成人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结合培养人才的优势,并针对在融合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把成人高等教育和技工教育融合成高等职业技能教育、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互渗透、注重添置实训设备和建设实习基地、运用特殊的学用综合考核环节四个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世界高等教育回顾与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纪更替之际,人类理性良知要求对过去的经历和未来前途做一回顾与展望。高等教育历来被誉为人类理性良知的代表,在新世纪到来之际,人们对其自身的回顾和展望,对新世纪的人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旧体制剧变之际,对世界高等教育加以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及管理,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关乎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大局的质量评价及管理,应秉持其根本的价值理性与终极关怀;不能仅仅限于工具理性层面,还应包括质量文化与质量价值等内在要素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内在诉求。基于价值理性与终极关怀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有高等教育之于人、文化、社会责任伦理的多维视界。  相似文献   

11.
旺盛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是我国高校扩招的基础,也是个人成本分担机制得以有效运行的基础。然而扩招不仅没有抑制过热的需求,相反刺激了新一轮需求,这就使以人力资本理论为理论支撑的高校扩招受到了挑战。理性思考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个人需求动机,对于引导民众形成有效的需求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突出强调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该观念先后把国家工业化、政治运动、经济体制改革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等目标当作高等教育的主要适应对象,其代表性表述是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的理论.然而,从理性分工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知识再生产活动,其首先应该符合的是认知活动合理化即认知理性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失误在于:一方面,它颠倒了认知理性与各种实践理性的关系,试图用工具理性、政治理性和传统的“实践理性”等取代认知理性在教学和科研中的核心地位,使国内高等教育难于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另一方面,它在选择某种实践理性为主导的时候,又不惜压制其它各种实践理性的发展,以至于在高等教育的各种目标之间、不同的目标与手段之间,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本文认为,回归认知理性、建设完善的学术市场,是我国高等教育摆脱“适应论”思想束缚、稳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客观要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歌猛进。人们不能武断地认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失落了",也不应该随意地指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市场化的产物,更不能否认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功绩。人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现实出发,理性地看待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持续升温,动因源于重视教育的文化传承、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求、高等教育需求能量蓄积的释放、个人高等教育投资的示范效应、买方人才市场的导向等。而个人高等教育投资决策主要受支付能力和预期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家庭和个人应保持高等教育理性投资。  相似文献   

15.
大学组织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成熟的理性组织。大学的理性不仅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而且源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学活动及其规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高等教育的复杂性使得探索和把握高等教育的规律尤为重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规模、质量水平均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高等教育的理论指导功不可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自1983年成立以来就担负起了组织、推动和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以服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重任。可以肯定地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加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决策咨询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有日共睹的贡献。而自2001年起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在发动国内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共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变革.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推动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第一期上发表了展立新和陈学飞的长篇文章《理性的视角:走出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历史误区》(以下称"理文").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否定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的理论,否定高等教育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适应论",作者认为"高等教育适应论是一种无奈的历史选择",导致两大失误:一是"颠倒了认知理性与各种实践理性的关系,使国内高等教育难于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二是"不惜压制其他实践理性的发展,以至于在高等教育的各种目标之间、不同的目标之间与手段之间,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突破与超越适应论,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理文"在竭力否定和贬低高等教育"两个规律"理论和"适应论"的同时,鼎力推崇和提倡所谓的"认知理性",认为高等教育要摆脱"适应论"的思想束缚,必须"回归认知理性,建设完善的学术市场",认为"高等教育本质上是发展认知理性的事业"、"高等教育追求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认知理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扩招后的十年,广西高等教育和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通过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弹性系数研究发现,广西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较低。广西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理性扩大广西高等教育规模;坚持错位发展,形成广西高等教育的特色与优势;科学调适,优化广西高等教育结构"的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高校转型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将有力地推动高校转型。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转型,应该保持理性,遵循自身发展逻辑,回归到大学根本,以科学理性思维重新审视大学问题;应立足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稳定性、生态多样性、知识体系性、学术性、高等性和卓越性的六"性"定位理念,重构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这部宏大叙事,推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法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的论述,探讨了法国高等教育的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背景原因、成就影响及缺陷不足,是发人深省的.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回顾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变,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人类发展经验的全面总结和人类发展思想的结晶与升华。科学发展观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样有着丰富的意蕴,它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处理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同时,针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应该根据科学发展观来处理好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