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实质上是资本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体性是资本权力与形而上学绝对同一性的联合,是现代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人的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幻影,因而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才有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资本主体性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僭越.资本主体性表现为拜物教式的谵妄.在拜物教的"三位一体"中,资本拜物教是最后的、也是最神秘的形式.因此,瓦解资本主体性,必须从扬弃物化入手,而扬弃物化的根本在于铲除物化产生的私有制基础.只有在扬弃私有制的现实运动中,才能在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握人的总体性,在总体性中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2.
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是全部现代社会体系围绕旋转的枢轴。马克思的劳动现代性批判紧紧围绕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展开。现代性的开启表现为资本臣服雇佣劳动和重构劳动空间的过程。现代性的时空布展体现在现代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马克思通过创新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和资本再生产论等,深刻剖析了资本和雇佣劳动的交换关系、生产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对劳动现代性给予了系统批判。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现代性的系统批判,揭示资本之于现代性的决定作用和劳动之于现代性的基础地位,论证了共产主义现代性取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历史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物有了人的属性,人由主体变为客体,物升格为主体支配着人,一切人际关系被物化了。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充斥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卢卡奇认为,扬弃物化要靠一个阶级——无产阶级、一种方法——总体性辩证法来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物化,实现人与人关系的正常化、非物性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诉求。这一理论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替代,物有了人的属性,人由主体变为客体,物升格为主体支配着人,一切人际关系被物化了。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充斥着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卢卡奇认为,扬弃物化要靠一个阶级——无产阶级、一种方法——总体性辩证法来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扬弃物化,实现人与人关系的正常化、非物性化是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诉求。这一理论开启了现代性批判的先河,对当今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当下,文化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生活实践,受到越来越多的学术关注。不同的社会个体或群体参与不同种类、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彰显不同的社会身份和地位,而文化资本正是影响社会身份与地位的重要因素。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文章以社会身份为中介,分析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可能存在的同源关系、个体关系、纯食-杂食关系,以及这些关系所蕴藏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演化机制;基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究文化资本和文化消费之间三种关系的动态演变轨迹,以及驱动三种关系动态演化的社会文化逻辑;讨论文化资本与文化消费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人与物的哲学思辨关系,及其交换价值的经济逻辑和符号消费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6.
时空是人的劳动生成,也表征了人的生命存在形式和生命的尺度。资本运动改变了时空属人的性质。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不仅是物,而且是一定历史形态的社会关系。资本不仅使时空物化,也将它自身独特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关系赋予时空。在资本主义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取代了人在时空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将人的生存空间转化为固定资本、物化的剩余劳动时间占有人的自由时间并转化为资本的方式,占有和剥削人的生命,并使时空资本化。我们应该扬弃时空资本化,在批判资本对时空物化和私有化、对人的时空占有和剥削的同时,应该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立足于人的革命性实践,肯定人在时空中的主体地位,承认和维护人的平等时空权利,并建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社会主义时空。  相似文献   

7.
物化是指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物化已经成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冷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态。《茶花女》通过讲述一个巴黎名妓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巴黎带给个体的城市物化。这种物化表现在人物本身的物化过程和人物对城市的物化体验。而造成茶花女悲剧的原因正是城市中存在的个体被物化以及被物化的个体对他者的物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个人受抽象统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人本思想以及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为展开对拜物教的系统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性问题实质的指认有不同的理解,但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现代性问题的实质是与“资本逻辑”的扩张联系在一起的,说到底是资本与人的自由发展的关系问题。这就决定了马克思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反现代性的现代性”的辩证立场。而这一立场,对当代中国的现代性建构,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词源学上,现代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与古代相对,蕴含着一种"新"的时间意识。从哲学上看,西方近代以来有古典意义的和现代意义两种现代性。古典意义上的现代性确立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其实质是启蒙的现代性。从政治哲学上看,西方的现代性主要经历了三次浪潮。启蒙的现代性、特别是其政治哲学向度外化到社会领域,便会形成以改造世界和社会为目的的现代性冲动,并从事社会行动。  相似文献   

11.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我国也不例外。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人群体,如何满足其消费需求,是各种市场开发者需要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已成为当前完善市场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不可或缺的内容,是关爱老年人与构建和谐社会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旅游消费是老年人消费非常重要的部分。老年人旅游市场有巨大的空间,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有很好地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引导老年人旅游市场的良性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等方面的和谐关系,它体现出的伦理是一种人本的定位和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其实质是依靠人,更要规范人。为此,需要一种新的伦理观来引导。“八荣八耻”的新时期荣辱观就是这种最适合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新伦理观。新时期荣辱观能培养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人主体,能规范人的理念和行为,其本身也融入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之中。  相似文献   

13.
波德里亚对休闲的批判是以对物体系和对消费社会的批判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对休闲异化的批判。在消费社会中,休闲者的心理被重构了,休闲者丧失了主体性,休闲难逃全面物化的约束和控制。然而,休闲与工作是否同一?休闲是否能够为真?休闲者是被操纵还是反操纵?恰恰是异化劳动使人与人的自我发展相分离,使工作与人的自由创造相分离。休闲与工作既矛盾又统一。因此,休闲要与异化的劳动决裂;同时,休闲要回归到每日生活中去,与生活相融合。在理想社会中,休闲终将在自由的尺度上,与工作达成统一。一方面,消费社会加剧了休闲异化的可能,使休闲处于被消费的危险之中;另一方面,休闲正是消费社会的异己力量,是人们改变异化命运的有力武器,人们通过休闲活动来实现"反异化"。  相似文献   

14.
灾难赋予人们的积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半结构化开放式问卷了解灾难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结果:灾难改变了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灾难改变了人们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灾难改变了人们对得与失关系的认识.可以说,灾难也赋予人们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浅谈藏族民俗中的伦理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藏族民俗中蕴涵着丰富的伦理观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探讨这个问题,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主要围绕藏族伦理道德中蕴藏的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等关系的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言,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文章本着新时期应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努力使其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地方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上频频失信于民,违法办事,致使人民利益受到损害,干群关系僵化紧张,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政府的形象与威信受到严重损害.构建地方政府与群众的互信关系,要从简政放权、依法行政;发扬民主、维护民权;了解民意、掌握民情;关注民生、善解民困;凝聚民心、依靠民众等方面认真去做,并要做到长抓不懈.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力求教育的各个主体在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都能很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于理论的"非专业性"与实践的"模糊性",主体性教育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唐·德里罗的小说《白噪音》艺术地再现了后现代美国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美国消费社会建构的三个关键领域——媒介影像、消费行为和大众文化,成为美国后现代社会的景观。《白噪音》展示了后现代美国社会的两大消费行为——看电视和购物,同时,揭示了美国大众文化甚至学术研究也趋向商业化。这些异化消费使得人们丧失了主体性,陷入了精神空虚、焦虑、孤独与异化,并导致垃圾激增、环境污染和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9.
对和谐社会中人际和谐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实现全社会人与人融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本文分析了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对和谐社会的认识,第二部分分析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正处于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由于文化变迁的滞后性导致国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儒家的“亲亲”思想和西方的用人理念同时影响着国人的职业流动,人力资本是职业流动的基础,而社会资本是职业流动的关键。社会资本不仅提供信息支持,而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向个体提供资源支持。资源的差异性分布产生了职业地位获得的不公平性竞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