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格律诗英译之难在于意境之传达,声律之建构,风格之再现。有人认为中国格律诗不可译,我想主要指这个层次。由于英汉不属于一个语系,语言参数差别很大,各自诗歌的建构方式亦各不相同。西方英美等国为轻重语言(stress language),其格律诗,词虽长短不齐,每行不计词数,但须计音节数目,以轻重节奏为韵律,英美格律诗篇有押韵者,如“英雄对偶体”(heroic couplet),“十四行诗”(sonnet)等,亦有不押韵者,如无韵体(blank verse),无韵格律诗特别出现于莎士比亚戏剧与弥尔顿的史诗中,但仍有抑扬顿挫之节奏。英国诗坛至今仍继续有韵诗与无韵诗两大传统,而美国诗歌当今似乎更强调口语节奏、自由体和新意象。汉语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其格律诗以平仄为节奏之本。中国诗歌一向押韵,无韵既觉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中国诗坛开展了关于诗歌形式的大讨论,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该理论认为,有必要基于现代汉语的特征,发展出一种区别于古典格律诗或民歌体的“现代格律诗”:节奏均齐,每行诗“顿”数相同,押韵规律,力求作出语言精练、内容集中、易记诵、抒情性强的理想诗歌。这一理论从文学角度回应了诗歌的民族化、群众化问题,同时也是新诗节奏探索的一次可贵尝试。尽管在实践中,“顿”的节奏模式无法与现代汉语相契合,基本证明了这类理论的失败,但格律化探索仍然为诗坛带来了自觉的形式意识。  相似文献   

3.
2.押住韵脚在诗句末尾韵母相同的字称为"韵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押韵极为重要,没有韵脚难称格律诗。韵是诗歌语言音乐性的重要条件。押韵可以使诗歌具有优美、和谐的形式,以此抒发诗  相似文献   

4.
在英语格律诗的翻译问题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赞同“以格律诗体译格律诗”,另一种是赞同用散体或自由体译诗。在这两种意见之中,赞同用第一种方式译诗者占大多数。笔者也认为应“以格律诗体译格律诗。”但据笔者看来,在持第一种意见的人之中,也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是同意以中国传统的!日体或新体诗形式译诗,即每行字数大致相等(五言或七言),押韵的位置也近似于旧体格律诗。另一种是‘拥汉语的顿(拍、音组)来代替英诗的步,使译诗顿数与原诗的音步数相等,”(1)有人称之为“以顿代步”或“移植英诗格律”(2)的方…  相似文献   

5.
长篇叙事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迄今已有8种英译版本。其中,国内有5个版本。对国内译者的《孔雀东南飞》三个英译版本展开比较研究后我们发现,国内《孔雀东南飞》英译本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以诗译诗,并且韵体译诗较多,另一个是能归化时就归化,有选择地进行异化。韵体英译《孔雀东南飞》比原诗更美,但美中也有不足。自由体英译《孔雀东南飞》也美轮美奂,但韵散意不能散。自由体和韵体之别不应仅仅局限于押韵与否,原诗压韵译诗自然也应押韵,原诗若不押韵也可通过诗行内在韵律和语言的建构译出诗味浓郁的好诗。译诗优劣之评鉴的首要标准是忠实与否。形也罢,韵也罢,都不能违意而存。得意后兼顾形和韵并尽可能传递原诗风格才算佳译。  相似文献   

6.
在音韵、词汇与修辞、意蕴三个层面上分析格律诗英译中的翻译和变通问题。翻译诗歌要尽可能保留原诗的音韵之美,格律诗中的平仄押韵等与英诗的音步韵格之间存在可译性,因此应在不损原意的基础上表现出原诗的音韵之美;中国诗歌的用词、文法和修辞要有适当的译入语与之对应;上乘的译品能再现原作的意蕴。作者提出论点并结合大量翻译实例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7.
要阅读赏析古诗词,就必须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诗词常识,能够分辨诗体,运用规则一、识别古体、今体。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等。唐朝时将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今体(近体)诗,把以前的诗称为古体诗。后人沿用此说,把唐以前的《诗经》、乐府诗、文人诗以及唐朝和后代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类,基本特点是长短不拘,字数不限,不讲究平仄对仗,押韵比较自由。押韵可用本韵,也可用邻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可以句句押韵,也可隔句押韵;可以重复押韵,也可中途换韵。…  相似文献   

8.
英诗的语音结构——格律诗韵律简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诗歌是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发抒情感的.因此,如果没有诗的节奏和押韵方面的知识,就无法欣赏诗,本文着重就格律诗的韵律方面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华。诗歌的语言极富有音乐性,主要是由于它的节奏。一首好诗是音韵美和节律美的结合。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节奏,如汉语古诗强调平仄互协,英语诗歌也有其特有的格律方式。 从“英诗之父”——乔叟(1350—1400)时代起到自由诗的出现,格律诗走过了五百多年的历史,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伟大诗人和传世之作,给人类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文化遗产。因此,诵读英诗时,了解一点英诗格律是很有必要的。 英诗格律主要由节奏(rhythm)和押韵(rhyme)两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0.
诗歌形式有别于他类文学样式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押韵。汉诗的用韵,从古到今的一系列演变,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为“古体诗”时期,可从唐代的“近体诗”确立之前上溯。这时期的诗歌押韵没有什么定律,大体以口语为准,在没有标准韵书之前是没有什么束缚的。第二时期为“近体诗”时期,从唐代格律诗的形成开始,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前。这时期作者所作近体诗的用韵是很严格的,以官方规定的韵书为准绳,不得有半点疏  相似文献   

11.
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作中的韵律问题。如果从新的理论体系出发,对节奏、韵律和格律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次讨论中的理论成果和局限。同时,这种重探和对话,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新诗韵律不一样的认知。  相似文献   

12.
阴铿是南朝梁陈时期的重要代表诗人,现存诗歌34首.其诗歌所用韵字,可归纳为18个韵部,与周祖模先生对齐梁陈时期诗文的韵部归类基本吻合,其韵部分类跟《切韵》的分韵已很接近.用韵严谨,一般是偶句押韵,也有首句入韵,所押全都是平声韵,没有出韵现象,其中“同用”和“独用”情况也与《广韵》所注基本相合.其诗歌用韵情况较之同时期的何逊诗歌,更接近隋唐近体格律诗的用韵要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齐梁陈时期特有的语音发展面貌,对这一时期的语音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押韵分两种:押稳韵;押险韵。所谓稳韵,是指押韵用词与所表达的含义和谐切贴;而险韵则指押韵用词不能和谐切贴地表达含义,只是服从于上下诗行韵脚的需要。在翻译中,除故意将有韵诗译为无韵诗外,译者用韵是根据译入语的诗歌语境选择的。这样,原诗中的险韵在译入语中不一定仍押险韵,而原诗中的稳韵也许押上了险韵。译者在译诗实践中须注意的是:要区分原诗的稳韵与险韵.不要拘泥于原诗的险韵而以辞害意。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诗经》中描写西周王朝兴亡的诗歌为对象,重点研究句句押韵、隔句押韵、一韵到底以及换韵四种韵律,探究韵律与内容二者之间的和谐统一。《诗经》的韵律不仅增加诗歌的节奏美、音乐美,使诗歌形式富于变化,读起来错落有致,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更使所描述的事物和形象饱满、生动,使作者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5.
词是格律诗之后又一诗歌样式。词的分段、句数、字数及其与音乐的关系,明显地不同于格律诗。但是,词的平仄格律,无疑受了格律诗的深刻影响。词的用韵,与格律诗的用韵,也有一定联系。 填词用的韵叫词韵,写格律诗用的韵叫诗韵。诗韵、词韵间有先后传承关系。南北朝开始出现供诗人选词押韵的韵书。隋代陆法言的《切韵》乃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后来有唐代孙愐的《唐韵》,北宋陈彭年的《广韵》,南宋刘渊的《壬子新刊  相似文献   

16.
词的浅说     
词,是一种配合音乐的诗歌。词的全称为“曲子词”。“曲子”是曲调,即乐谱;“词”则是与曲调相和谐的唱词。词牌(曲调名称,如“浣溪纱”、“满江红”等等)不同,则平仄和押韵的规定也不同。稍微具体地说,词牌规定是单调还是双调(有的词牌如“忆江南”有单、双调两体),全词字数是多少,所押之韵  相似文献   

17.
严谨的五、七言格律体在其奇数行尾韵声调都是仄声,倒数第二行的末尾字基本不押韵,而偶数行尾韵声调则基本都是平声,不是“仄仄平”就是“仄平平”,由此形成“仄→平”模式。这一模式的生成理据何在?千百年来无人就此提问,亦无从回答。追溯我国的乐律诗学传统,比勘会通佛经音乐化的梵呗、歌赞的外来影响,稽考沈约及其前后的乐律诗学论述,三者互参互证,可知这一模式更是一种作为杂合艺术的诗歌之音乐化的结果。作者力证诗律正是借助乐律才得以确立其理论规范,指出沈约一代通过音乐原理阐释格律诗理,致力追索并利用音乐与诗歌的契合点,以乐律驭诗律,以诗律应乐律,由此生成其影响广泛的乐律化格律诗学,使之成为踵武其后的理论家和诗人普遍遵从的准则。  相似文献   

18.
音乐美是中外古典格律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基本特征,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具有同构性。本文具体分析诗歌韵式与音乐调式的组织功能、音乐调式和诗歌韵部的色彩、音乐的转调和诗歌的转韵、调式和韵式对节奏的影响、汉诗"衬韵"与西洋"ab"韵等同构关系,从中外传统诗歌韵式中为新诗韵建设提供借鉴的合理内核。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歌历来讲求音乐性。新诗的开创期,为避免自由诗的泛滥,重新确立了格律诗的音乐性。诗歌的音乐美包含节奏、旋律和韵式三个要素,而以节奏为中心,节奏又分为内外两种。因此,诗歌的音乐性包括内在的音乐性和外在的音乐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诗歌十分重视押韵,俗语说“十诗九韵”、“无韵不成诗”,就指出了这个情况。但是,究竟什么是押韵呢?且看以下几个定义:①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也作“压韵”(《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18页。)②押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韵”。(《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③诗的押韵就是双句的最后一个字都用同一个韵母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