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随着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融合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网络研修替代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教研与培训成为一种趋势。教育技术具有团队优势、技术优势、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具备构建区域网络研训体系必要的条件。本文从解决教育技术研究的现行机制与当前教育工作中的矛盾、平台应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现状,论述构建网络研训体系的必要性;探索包含“四团队”和“三体系”区域网络研训体系的组织架构及建设流程;研究基于教师网络工作坊的区域“两坊融合研训机制”;构建“两坊三研二训课例研修”及“两坊融合主题研修”区域网络研修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研训一体就是将教师研修和教师培训有机结合。教研是培训的基础,只有深研,方能笃训,研训一体体制下,教研工作不可削弱。本文就研训一体体制下的教研工作的模式、价值取向以及如何开展教研工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精准教研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必然选择。具体的实践路径包括学业质量大数据教研精准决策、“3+6+N”个性化精准教研模式创新、科学构建“三纵四横”区域研训共同体和搭建立体式网络研修平台、深耕“参与式”双诊断精准教学视导等教研改革实践,助推区域教研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俞雪山  时霞 《教育革新》2009,(9):F0002-F0002
2009年甘肃省义务教育网络教研——学科骨干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于8月8日至8月21日在甘肃省基础教育教研平台(www.gsler.com.cn或gsyx.cersp.com)上进行。本次研修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相似文献   

5.
陈紫珊 《中国教师》2023,(12):33-36
高质量教研需要依托数字化研训手段。广州市增城区学前教育教研组在探索区园联动数字化教研模式的实践过程中,以智慧教育平台为载体,组建教研共同体,使用平台工具和平台资源开展协同教研、资源分享、培训交流、集体备课、专家指导、名师引领、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形成了教师研修成长曲线图,并丰富了区园研训成果资源库。  相似文献   

6.
杨蔚 《基础教育研究》2011,(20):29+31-29,31
据调查发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是如何才能进行有效课堂的教学。基于此,重庆市北碚区的校本研训在前期强化研训制度构建、实施的基础上,以课例为载体,以联片教研和学科教研为依托开展了教师行动研修,注重凸现团队互助的力度、主题研究的深度、研究过程的效度、成果推广的影响度,以此来提高课例研究的质量,推动研训合一,达到提高有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回顾近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着力实施多主体系列化校本教研是大规模提高在职教师专业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1、突出校本研训活动,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我们把校本研训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与平时的教研活动、业务学习相结合;规定每周一下午为全体教师雷打不动的集中业务学习时间,精选学习内容,以会代训,严格过程管理,使校本研训工作制度化、常规化。在研修内容上力求做到全面、丰富、详实,同时研修形式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贴近教师工作实际。在研修中努力做到: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江西教师网围绕“建资源、做教研、带队伍、出成果、育名师”的目标,以江西省特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部分优秀骨干教师领衔组建网络研修工作室为基础,以网络为媒介,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研讨、交流及课程培训资源建设活动,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共同体,创建中小学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专业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9.
基于大连市初中语文学科教育教学情况调研结果,语文学科研训工作应加强教师教学素养,继续开展主题化、系列化教研活动,完善教师培训,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区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实验性、示范性“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验区之一。近年来,我们一方面改进教师培训和教科教研工作机制,健全区、片、校三级教研网络,加强校本教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动员、帮助学校制定校本教研规划,建立校本研修制度,创新校本教研方式,对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周水清  王璨 《教师》2019,(1):94-97
在城乡二元结构环境背景下的县(区)域内,通过开展教师全员坊研修,探索互联网环境下区域内研训一体教研培训常态化管理机制建设,转变教师培训的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通过全员参与、全学科覆盖的教师工作坊研修,建立区域内教师研训一体的培养机制,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式研修,构建区域内学科教学共同体,实现城乡教师专业共同成长;通过教师工作坊主题式研修,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共同成长,从而有力推动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村边远学校普遍存在校本研修低效能现象。导致低效能的主因是教研引领力不足,其核心是缺乏骨干教师。目前,在高度关注提升学校内部校本研修自主力的同时,从外部为这些学校注入教研引领力是一种比较现实的行动选择。崇明地处上海远郊,优秀师资流失严重,骨干教师的“质”相对偏低、“量”相对不足,并且岛上的瀛洲名师、学科带头人、学科教学标兵等骨干教师中79.5%分布在城桥、堡镇两个中心大镇,农村校本研修低效能现象相对突出。在各方面的关心与支持下,我们对此进行了综合治理,采取了七个县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4.
成果名称: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申报单位: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团队成员:蒋敦杰、陈夫义、周积昀、吴益、龙官吾、段青本世纪初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素质教育目标追求与教师素质的现实反差凸显出来。面对汪洋大海般的基础教育,教师研修方式手段的落后、经费与专业引领力量短缺,不仅使新课程需要的教师全员跟进培训难以开展,就连教师日常教研活动也难以跟进教学、追踪问题解决过程和获得专业引领。借助网络突破技术手段落后,使教师研训一体,走向校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教育思想、观念、内容、方法等多方面的变革,也促动了教育研修等方式的创新。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网络协作研修制度,旨在保障网络研修效益最大化,它为促进网络教研有效开展、提升教师实践智慧、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营造良好教研氛围等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研修制度的建设,保障了研修方式的创新、研修途径的进一步拓宽、园本教研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国家加大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2001年以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了国家、省、地市级三级新课程培训活动,普通高中课改试验省教师远程培训,省的基础教育网络教研与骨干教师(高级教师)远程研修,农村教师提升工程等培训活动。  相似文献   

17.
“名师课堂”系列研修活动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搭建了“教学评研训”一体化框架,探索形成“教学评研训”一体化路径,即整体设计教学活动、梯度推进学习活动、技术赋能多元评价、联动开展主题教研、系列研修精准培训,在多技术助力、多形式提能的支撑下,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作为促进《纲要》的理念向教育行为转化的平台,园本教研担负着解决园本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的重任。我园开展的园本教研就是以教师的发展为本,让教研为教师的发展助跑,包括张扬个性的趣味教研;团队凝聚的合作教研;还有利用网络的拓展教研。多形式多平台的园本教研成为了"打动教师心灵、引发思维共鸣、追求真实有效"的有效动力。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我园的网络教研。我园作为常州市信息技术特色幼儿园、常州市信息技术实验基地,硬件设备配备充足。我们开展的网络教研,是把网络作为园本研训的服务平台,记录园本研训的全过程,让教师的研训  相似文献   

19.
<正>"十二五"期间,大连教育学院秉持创新发展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创建了校本研修互助网,创新了校本研修模式;开展了"影子校长"培训,创新了校长培训形式;开展了网络视频互动教研、移动终端主题研讨、"沉浸式"教研,创新了教研指导方式;启动了"村小支持行动"、打造了"名师异地同步课堂",创新了教师教育工作实践;研发了视频互动教研平台、"E研训",创新了教师教育手段;引进海外考试项目,拓展了教育服务新领域;实施了项目管理、岗位管理,创新了学院管理方式,促进了学院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的指导原则是:以中国  相似文献   

20.
《今日教育》2010,(12):25-26
县教委对教研室与县教师进修校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研训一体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教研管理模式,整合后的垫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垫江县教研室现有25人,还从中学一线骨干教师中聘请了9名兼职教研员。整合全县25个乡镇教管中心,建立9个乡镇片区教研中心,教研中心设在备片区教育督学所在的中心学校,选调专职教研员,充实教研队伍,增加教研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