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飞 《成才之路》2010,(30):49-50
数学学习是小学课程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学习"即指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数学语言为媒介,获得数学知识经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能力和个性品质的过程。有效学习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用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克坚 《现代教学》2009,(10):12-12
2009学年,长宁区教育局提出了"优化课程、减负增效、快乐成长"的基本要求,在区内7所小学试点实施"快乐拓展日"。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我们认为"拓展"不仅仅是学习容量的增加,更是学习途径的多元化,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快乐"不仅仅是没有书面作业的轻松,更是让学生拥有自己支配的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塑造良好的美德与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有体验、有思想、有创造。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情境教学的理论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以适应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方法:首先与企业、医院工作人员研讨,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按照"岗位能力→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对电子技术课程进行了重构,将系统的理论知识拆解并融合到具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共设计了八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又被分解为若干学习子情境,每一个学习子情境都表现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同时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果:课程改革后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成绩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能熟练使用各类常见电子仪器、准确的分析和设计电子电路,并能熟悉电子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乡土课程,是以具有“乡土特征”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建构的地方性质的课程,是对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的重要载体。乡土课程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它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是地方与学校特色发展的动力支持,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课程基地,是“五育”融合育人的重要课程行动。本研究以山东省P市乡土课程的调研为行动始点,在组建课程开发团队与乡土课程资源的收集、筛选、整理的过程中,以乡土课程标准制定、特色乡土教材的开发以及配套资源库建设为重点,进行了乡土课程开发的实践行动。并对当下课程实施、课程协调、课程评价、课程指向和乡土教育价值等乡土课程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改革理论和《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强调开发课程资源,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和学校所在地的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学生学习的内容。乡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调查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情况,对英语课程中师生接触乡土文化知识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乡土文化学习渗透到英语课程中的相关途径和方法,提出具体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7.
课程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支撑,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课程资源对于教学具有较高价值。在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可从精选乡土课程资源创设情境、深剖乡土课程资源突破重难点、升华乡土课程资源激发情感等维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谢小峰 《中小学电教》2012,(10):144-144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可,可实际教学中许多情境设置却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学生仅仅是在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30多分钟还是脱离情境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有连续性的情境串引出问题串,使学生在解决情境串中真实问题串的过程中经历知识...  相似文献   

9.
研究型课程是近些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活动课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 ,它是学校课程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 ,它是开放的生成性的活动课程。研究型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创造多种机会让学生进入研究性学习之中。那么 ,研究型课程与学科课有哪里些异同点 ?为什么开设研究型课程 ?笔者根据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评价及师生关系几个方面 ,阐述异同点。一、研究型课程…  相似文献   

10.
“双减”政策下,如何让英语学习“减量”不“减质”,让学习回归学校?学校尝试以“情境”为载体的英语戏剧教学。“戏剧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提出的教学方法,戏剧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在更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更能通过戏剧的理解与演绎,进行育人功能的体现。本校结合课标要求及小学阶段设计的话题,进行“情境戏剧”课程的开发,围绕剧本情境、剧本创作、剧本表演等特征,通过英语情境建设、课堂DIE实施、探究情境戏剧、戏剧社团提升等四个层面的实施,探究课上课下相融合的DIE学习模式。本校以期以戏剧育人的方式,丰实学生语言认知,丰厚学生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是一所具有浓郁现代化气息的农村小学。学校围绕"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依据学生需求,依托本地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彰显学生个性特长。结合本地实际,挖掘课程资源我校是一所山区小学,坐落在慕田峪长城脚下怀沙河畔,通过与社会各部门多方联系,我们把慕田峪长城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我校所在的渤海镇是怀柔区最大的一个果林镇,这里有驰名中外的怀柔板栗,因此我们以板栗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渤海镇是革命老区,我们充分挖掘这一课程资源,将民族英雄纪念碑。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主题+问题探究+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发了乡土地理课程,指出: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基于乡土地理情境的问题探究与基于乡土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两个方面的建构。  相似文献   

13.
书山有路"趣"为径,新课标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关爱学生和创设情境两个方向,研究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4.
快乐年画、绳舞飞扬、农耕体验、"墨香润心"、"炫动TKD"、模型空间……成都天涯石小学校园里,一张张展板展现的是锦江区各个学校精彩纷呈的课程。丰富的课程内容、多样的学习方式、生动的课堂画面和学生们充满灵性的笑脸,都深深印在了参会代表的脑海里。 这些课程发展的硕果,来自于成都锦江区"学在锦江,品质教育"的教育发展的追求和对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程与课堂的坚守。  相似文献   

15.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对数学教师而言,如何创设有效情境、促进主体学习,让情境真正成为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的一座桥梁,是当前一个亟须探索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新课改下的有效情境创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建设乡土课程是乡村学校阻遏“离土性”冲击的必要路径。在乡村振兴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建设要坚持既回归乡土又面向未来的立场。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建设,有利于践行在地化发展理念,赓续优秀乡土文化根脉,助力乡村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强学生的乡土认同感。乡村学校乡土课程建设的路径应为:明确乡土课程建设育人和结合乡土性与时代性的目标,通过选择适宜课程内容和协调课程内容组织以完善乡土课程内容体系,转变课程实践观念和优化课程实践过程以实现乡土课程实践变革,构建多主体参与的乡土课程建设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郭春飞 《现代教学》2013,(7):119-120
乡土课程是依托学生生长、生活地方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变化发展的经济社会资源而开发的课程。它是以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人为课程目标,以乡土素材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乡土情境中学习为主要实施方式的课程。乡土课程的育人价值,是指发展学生认识乡土、热爱乡土、建设乡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小学英语教学愈发要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教学,也只有这样才能给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生气,给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创造良好的仿真环境。情境教学方法异彩纷陈,而活动情境是让小学生置身于仿真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而完成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情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轻松地学习,在有意无意的注意下进  相似文献   

19.
徐倩  薛婷彦 《上海教育》2014,(18):56-59
随着虹口区"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数字化学习在广灵路小学开展已有四年。这四年,是变化的四年。改造建设"可视化"探究实验室,开展数学学科的"翻转课堂",开发适合广灵学子的"电子学本",在纸质书阅读之外拓展出"广灵阅读平台"……数字化环境建设带来的改变,恰恰与学校"广学灵动"的办学理念相契合,培养的是学生知识的广博度与动手做的能力。这四年,又是扎实的四年。可以说,无论是基础型课程,还是拓展型课程,广灵路小学力图覆盖到每一门学科,涵盖到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环境将学习打造成了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广灵路小学教与学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4):183-184
学校心理健康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将体验式学习运用于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中,有助于学生吸收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和增强教学效果。本文通过情境设置法、分享谈论法、心理剧法、案例学习法和心理测评法等探索体验式学习,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