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网络道德失范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现,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提出加强道德自律是干预网络道德失范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文章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防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进入网络社会后,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随之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的虚拟性特性。网络摆脱了具体的物理时空的限制从而导致舆论的消解,内心信念(良心)的削弱,道德合力减弱,出现道德失范现象。因此,需要通过网络主体实名化,德法规范一体化,网络内外统一化,重新树立起规范权威,将网络行为纳入到规范权威的合力控制之下,减少甚至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相似文献   

4.
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及其制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从网络传播的不同层面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归结为四种主要类型:网络信息发布的道德失范、网络信息接收的道德失范、网络道德评价标准的失范、网络道德控制机制的失范,指出网络信息传播中道德制约与道德提升的主要途径,即建立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加速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制定富有弹性的网络社会的政策法规与道德原则,建立网络传播的全球伦理,从而在“以德治国”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社会的道德完善。  相似文献   

5.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的平台,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带来了道德失范行为。网络道德认知的迷失、网络道德情感的困惑、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是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体现。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迷失主要表现为价值观迷失和责任感缺失,网络道德情感的困惑反映在人际情感冷漠化、人格冲突、恋爱迷茫三个方面,网络道德行为的失范则包括剽窃他人网上成果、网上行为不文明、浏览黄色网站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分析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失范的认识,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形成的矛盾以及网络道德失范存在的内在本质,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与现象,要求我们要顺应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和网络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网络主体的主流价值观、自律与他律、自教与他教、主体性与个性化的教育,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网络德育的发展来促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谈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兰荣 《教育与职业》2006,(14):100-101
伴随着网络的普遍使用,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凸显出来。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键盘下的道德失范问题日益凸显。本文阐明了网络道德的本质,立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成因,进而提出了网络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健全网络规范的具体措施:大学生网络强制性规范的构建;大学生网络非强制性规范的构建;配合高校确保网络技术规范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每一发展,都会向道德建设提出新的课题。网络的发展为人类的道德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推动了人类道德发展的进程,但与此同时,也引发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从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入手,指出网络道德建设的内容,最后论述了网络道德建设的途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也引发了网络道德失范的问题。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具有多重危害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积极研究对策,从内在道德、外在环境、法律制度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剖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纠正和规范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4.
网络道德失范影响着大学生成长成才,阻碍了高校校园和谐网络文化的构建,导致了大学生道德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弱化.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效果不佳、开放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消极影响以及网络法律法规不健全等是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应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净化网络环境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等对策来有效减少以至杜绝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以保证他们的健康成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信息网络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便利的信息工具。但网络本身不具有道德意识,如缺乏外界网络道德的约束,很可能导致网络道德失范,引发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儿童作为网络社会的特殊群体,又处在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性发展关键期,一旦网络道德失范,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心身发展。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从社会人格、道德行为和认知、自我意识、社会性情感、适应性等方面探讨了网络道德失范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了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最后提出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7.
网络在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和成才具有十分重要而紧迫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与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反映出大学生精神层面的危机和冲突,在社会变革或转型时期尤为突出。文章旨在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整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一个比较系统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赵璇  周治金 《考试周刊》2011,(56):159-160
计算机的迅猛发展,在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弊端,尤其是关于网络道德失范及网络犯罪的报道,更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道德问题。已有的研究主要探讨网络道德的负面影响,关注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形成原因。本文作者拟以网络信息分享的积极行为为切入点,从正面角度探讨网络道德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对网络道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信息网络时代,大学生是网络信息消费的主体,他们在享受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的新问题。文章提出了净化校园网络,营造健康环境,防范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