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现法律翻译目的前提是译文的可读性。影响译文可读性的因素有译语语法规则、习惯、语体、含义明晰性以及条理性。本文结合具体实例,拟从上述五个方面对法律翻译中的可读性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探讨提高法律翻译译文可读性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2.
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是一种文化信息的转换模式。文化传播又给语言带来了新的词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内涵。但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交际中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文化翻译的关键是看译者能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充分的文化感知和文化创造力,做到文化上的"知情选择"。而在我国的翻译传统中,主体文化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同一个文本,其译文的可读性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3.
奈达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商业文本与文学文本有着不同的交际功能,两者的翻译目的也因此而异。翻译中对文化差异的处理必需符合所译文本的功能要求。商业翻译重视译文的可懂性和可接受性,文学翻译则是可懂性与可读性并重。  相似文献   

4.
从术语翻译的角度,以节选自媒体文本《非西方化媒体研究》的原创性译文为对象,论证坚持术语翻译三个策略——准确性、可读性和透明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此外,还考虑到媒体文本的功能特点和阅读群体,结合了媒体文本中的翻译案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在翻译文本中如何贯彻术语翻译的三策略,以及探究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在如何保证遵循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三者。  相似文献   

5.
从术语翻译的角度,以节选自媒体文本《非西方化媒体研究》的原创性译文为对象,论证坚持术语翻译三个策略——准确性、可读性和透明性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此外,还考虑到媒体文本的功能特点和阅读群体,结合了媒体文本中的翻译案例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在翻译文本中如何贯彻术语翻译的三策略,以及探究在翻译文本的过程中,在如何保证遵循原文的基础上,尽可能兼顾准确性、可读性、透明性三者。  相似文献   

6.
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源文本只是起到提供信息的作用,而翻译则是译者根据目的文本的功能从源文本中选择恰当信息构成目的文本来实现其特定功能的过程。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框架下重新阐释"幽默翻译"这一概念,并尝试把幽默翻译分为幽默导向与非幽默导向两大类别加以分析;同时,针对不同类别的幽默翻译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翻译目的,翻译文本,翻译策略的选择三个方面分析阐述了翻译的根本属性是翻译文化。首先,翻译的目的就是透过一种语言忠实、准确地再现另一种语言所反映的思想和文化,这一根本目的决定了翻译的任务就是实现原语和译入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完成文化传递。其次,拟翻译文本的选择是受文化影响和制约的,文本翻译本身就是对文化的翻译,文化又借文本得以体现。最后,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之争实则为一场文化之争。  相似文献   

8.
作为跨化交际活动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且是一种化信息的转换模式。化传播又给语言带来了新的词语和不同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内涵。但由于化差异的存在,导致了人们在交际中对同一事物或同一理性概念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有时,甚至引起误解。化翻译的关键是看译能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持充分的化感知和化创造力,做到化上的“知情选择”。而在我国的翻译传统中,主体化对翻译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对于同一个本,其译的可读性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相似文献   

9.
文本是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而看待文本理解和解释的观点就往往被称为“文本观”。因为不同的文本观对于在翻译过程中什么是正确的理解和有没有正确的理解持有不同的观点,同时,不同的文本观可以生成不同的阅读策略和翻译策略并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因此,文本观对翻译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篇文章拟从以“理解”为核心的阐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的文本观来看文学翻译标准的问题,希望能够对我国进一步研究翻译批评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曹李宏 《考试周刊》2013,(17):14-15
旅游用语的翻译实质就是跨文化交际活动,这就要求译者了解原语言和目的语的文化。本文指出翻译中应充分考虑文体的特点与目的语读者,在正确传达原文文本信息内容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增强译文的可读性与感染力,促进国内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2.
论译者主体性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中的呈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译者是翻译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都充分体现其主体性.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是两种基本的翻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必不可少,不同翻译策略的选择也影响着译着主体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3.
科技翻译过程是心理认知过程。认知框架是一种心理建构,是译者的概念理解和知识经验形成的心理投射,在理解翻译过程和提高译者能力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科技文本激发了译者关于科技术语、原理和语言文化等背景知识和记忆的认知框架,译者根据科技文本语域特征和翻译目的做出适合的翻译策略选择。对于专业性较强的专用科技文本的翻译,可优先采用原型策略,而对于科普性较强的普通科技文本的翻译,可优先采用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文是说明性质的文章,而科技文翻译是要通过精确的内容传递、规范的语言表达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学术交流。功能翻译理论以目的论或译文功能为核心,并不严格限制翻译工作者的方法与策略的选择,而是倡导采用一种合理的翻译方式来最大限度地体现译文的文化交流功能。科技类文本的翻译过程中,功能翻译理论是主流的指导理论,对于指导科技文本的汉译英实践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其中的文本类型理论和目的论,它们为实际的翻译工作提供了宏观上的引导以及微观上的策略及方法方面的指导。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走出去"亟需解决语言沟通的问题。本文结合传播学的文本观,以江苏省82家企业的外宣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译文的可读性,总结出企业外宣翻译在语言和文化层面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快文化翻译作品而言,其可读性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翻译理念即为其中影响最为深刻的一种影响因素。林语堂快文化翻译作品强调"间性",并将其视作主导思想,在加快异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提升翻译作品的可读性。文章选择"间性"视角评价林语堂跨文化翻译作品的可读性,首先介绍"间性"基本内涵、跨文化翻译和"间性"的关系,接着介绍跨文化翻译作品体现出的可读性,最后重点分析"间性"视域下的林语堂跨文化翻译作品体现出的可读性,期待通过重新审视"间性"视域下的林语堂跨文化翻译作品体现出的可读性,对日后加强跨文化翻译作品的可读性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拓宽了思路。该理论为旅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指明了方向,还为译者顺利实施不同的翻译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将旅游翻译置于翻译目的论的理论框架进行观照,探讨了旅游翻译中的翻译策略,以实现旅游文本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功能翻译理论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转换"与"交际互动",是一种以目的语功能为导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应用翻译实践中,该理论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译者可根据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选取信息、选择翻译策略,并根据的语文化情景重构译文形式和内容。  相似文献   

19.
讨论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之间的差异,首先介绍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特征,并在两种文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特点,讨论两种翻译之间存在的区别。然后再根据实际案例,分析二者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戏剧的双重性,关于戏剧翻译的研究很少。戏剧文本既可以用来当作戏剧演出的蓝本使用,也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阅读。在翻译时到底是注重表演性还是可读性呢?本文以功能翻译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了茶馆的两个英译本。发现可以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以解决戏剧翻译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