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Ag-煤渣做催化剂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实验现象明显、反应快速。为防止污染空气,我们增加了简易吸收装置。一、仪器试剂氧气贮存装置、具双孔塞广口瓶、10×250mm玻璃管、酒精灯、小塑料瓶(眼药水瓶)、石棉绒、细铜丝、浓氨水、CaO、CaCl2、1...  相似文献   

2.
中学化学教材在讲授氨气的性质时指出:"在通常条件下,氨气在氧气中不发生反应;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和H2O,并放出热量。"但也有很多教辅书的习题中出现了"氨气在纯氧中能安静燃烧,且生成N2和H2O"。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感性认识,让实验事实说话,笔者通过研究,创新设计了一个简易的实验装置,能非常方便地演示在不使用催化剂的情况下,氨气确实在纯氧中能安静地燃烧,而且现象十分  相似文献   

3.
从多种催化剂中经过筛选,笔者认为用保险丝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一种好的方法。保险丝与金属银相比,是一种廉价的,温和的良好催化剂。保险丝随手可得、能反复使用且效果好。现将其方法介  相似文献   

4.
一般实验书中介绍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的实验是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然后将两种气体混合通过催化剂产生三氧化硫。即:  相似文献   

5.
采用煤渣静态吸附水中氟和砷.考察煤渣投加量、震荡时间、进水浓度和pH值对煤渣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每100 mL污水较为合适的煤渣用量为6 g;煤渣对氟和砷的最佳吸附时间为3 h;对高氟水的吸附效果较好,对低氟水的去除效果相对较差;对高浓度及低浓度的砷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去除率均达到95%以上;pH值对氟和砷的吸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正1关于"氧气性质"的实验创新设计(1)设计背景在探究氧气的性质时,一般会安排C、S、Fe三种可燃物燃烧的实验,通过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现象的对比,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通常的做法是在三个集气瓶中依次完成,现象短暂且不具有连续性,对比不明显,而且Fe燃烧时对操作要求较高,容易失败,硫的燃烧也会产生污染。是否可以在一个装置中完成课本中有关氧气助燃性的相关实验,并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操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中化学课本有关NO、NO_2的一系列描述:“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为了较好地说明上述问题,设计了这一实验.首先用KCIO_3和MnO_2制取氧气.氧气贮存于一球胆内,管口用一弹簧夹夹紧,备用.然后将量筒及导管内全部灌满蒸溜水(不能留有气泡),如图1所示,放好.  相似文献   

8.
电位序在镁和铜之间的金属元素硝酸盐,它在热分解时,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如: 在加热Pb(NO_3)_2固体时,从试管里可见到红棕色气体NO_2。一般用带火星的木条通入管口,如木条复燃,说明有氧气放出。 而NO_2气体既具有红棕色,又具有强氧化性,它跟氧气一样,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在检验生成的氧气之前,必须将二氧化氮除去。仅用带火星的木条通入管口来证明有氧气放出,是不严谨的。为此,我对该项演示实验作了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讲到氮气与氧气在电孤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并通过一氧化氮在充足氧气条件下生成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而加以证实这个反应确实发生,过去课堂演示此实验时,现象不明显,若采用下述实验方法,则可得到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学自然第十册第 6课《氧气》中要使学生操作完成并认识氧气会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其氧气与铁丝燃烧实验是否成功 ,我认为取决于两个关键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第一个问题 :操作该实验若选常用铁丝 ,如圆珠笔里的弹簧或铁窗纱中的铁丝 ,相对来说铁丝的直径大 ,在加热过程中 ,升温慢 ,不容易达到燃点 ,因而不能进行燃烧。第二个问题 :即使铁丝在酒精灯上烧红达到了燃点 ,但在移至装有氧气的集气瓶里的过程中 ,受到了周围冷空气的影响 ,温度骤然下降 ,致使烧红的铁丝在氧气中达不到燃点 ,也不能进行燃烧。因此该操作实验很难成功。为解决上述…  相似文献   

11.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5个金属燃烧实验:初中教材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实验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高中教材中“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实验、“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和“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这5个实验存在着共同的弊端:①燃烧前的预热时间过长,成功率不高;②反应极为剧  相似文献   

12.
在化学课改中加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逐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是化学课程改革在教育中面向现代化的重大课题。我们在课改的教学过程中 ,对部分实验的教学进行如下的改进 :1 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1)在讲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制备氧气时 ,如果按照教材中那样操作的话 ,生成氧气的反应速率极快 ,不容易控制 ,而且产生氧气的气流也很不均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可将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分散在块状的不溶于水的固体载体中。具体的操作是 :称取 10g粉状的二氧化锰 ,40g硅酸盐水泥 ,80g细沙和 40g水 ,混合均匀 ,在硬纸上摊平 ,厚度约为 0…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根据我省地域环境和自然生态条件,着重探讨在修建煤渣跑道时应注意的问题,为基层修建田径场地时的配料,提供较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1 仪器装置图 (图 1)图 12 仪器特点及用途(1)特点 :本仪器对传统电解水制氧法进行了革新 ,保持阳极的析氧反应不变 (40H- - 4e =O2 +2H2 O) ,而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阴极 ,它由防水透气层、导电网、导电基质和催化剂层组成 ,透气不透水 ,从而能选择性地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并发生溶氧反应 (O2 +2H2 O + 4e =4OH- ) ,阴阳两极的电解总反应为O2 (空气中 )→O2 (纯净 ) ,能实现从空气中富集氧气 (纯度≥99 5% )。电解过程不消耗电解质 ,耗电省 (槽电压1 2V~ 1 4V)。通过电源开关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 ,通过改变电流大小 (5A~ 15…  相似文献   

15.
氢氧焰装置     
初中化学讲氧气用途——金属焊接与切割技术时,只是画了一支氢氧焰焊枪,示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高温火焰,焊接金属。教育学告诉我们:给学生提供图示素材好于文字差于实物。于是我们就研制了一套氢氧焰装置,连接在制氢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对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作了如下描述: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教学实践表明该实验成功率非常低,笔者对此实验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两方面作一些探索。(1)对实验条件的理论分析该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①铝箔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铝箔与氧气的接触使反应难以进行;②教师没有掌握好铝箔的厚度,过厚的铝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质铝与氧气的接触;③铝箔燃烧实验对氧气浓度的要求较高,在引燃铝箔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降低…  相似文献   

17.
正氧气的氧化性是氧气的重要化学性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的重要知识点,也是检验和鉴别氧气的主要方法。但是,能否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的方法来检验氧气是否纯净或者判定氧气的浓度呢?对此笔者用以下的方法进行了探究、论证,同时帮助学生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验技术能力和科学素养。1实验用品纯净的氧气(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到储气瓶中备用)、125mL集气瓶7个、玻璃片、水槽、酒精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用一套氧气收集装置探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过程。通过结果分析可知。各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20W-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1.87mL升至20.3mL;随着加入的NaHCO3溶液从0mL到100mL,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0.03mL升至15.0mL;在0℃-40℃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氧气量由2.9mL升至21.67mL;经过重铬酸钾过滤后(红光透过)的光合作用放氧量比用氨饱和的4%硫酸铜溶液过滤后(蓝紫光透过)的放氧量高(18.67mL〉12.33mL)。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物实验课《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种子呼吸时吸收氧气》、《种子呼吸时释放CO2》等都需要萌发种子。而种子萌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在制备萌发种子时,如果直接用普通容器托种子,种子表面将被水覆盖造成供氧不充分,影响萌...  相似文献   

20.
高一化学课本介绍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只安排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的实验,没有安排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的实验。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一反应现象,我根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并放出热量的反应原理和初中课本上讲的适当的温度和足量的氧气是物质燃烧的基本条件,设计了一个利用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氧气和放出热量使脱脂棉燃烧的实验。并利用塑料洗发液瓶、一次性输液器导管及其调速夹、圆珠笔芯及其铁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