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师案例研究刍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案例研究是非常适合中小学教师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案例研究和案例教学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教师案例研究大致包括5类12种,它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而且是教育理论的故乡。教师案例研究并不复杂,也不宜复杂,主要包括案例选择和案例反思两个方面。案例反思的过程是分析案例、概括案例和解释结论。  相似文献   

2.
论历史教学反思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能力近年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教学反思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践智慧的生成等。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技术已成为教育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如何通过技术培养高效能教师成为教师专业发展中重要的研究议题之一。教学视频案例以教学观摩、教学研究为目的,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全程记录某个真实教学活动,能为教师呈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及向专家学习的机会,帮助教师实现隐性教学知识显性化并生成教学实践性知识。因此,可以将教学视频案例应用于教师培训工作。基于视频案例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证明,教学视频案例不仅有助于教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检验理论中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看法,还有助于教师与他人交流,使学习突破个人活动的局限。但是,在利用教学视频案例支持教师反思及共同体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突破教学实录的局限,使教学视频案例成为一个有机的资源整合体,为教师提供视频分析及标注等辅助性工具,帮助教师有效吸收教学视频案例信息并加以创新应用。  相似文献   

4.
课堂案例分析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论据。案例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可以将听讲式的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方式转化为参与式培训。课堂案例分析可采用行动分析、联想分析、追踪分析等方法,从而帮助教师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研究自己的实践,分享他人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自觉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恩能力的主要特征有: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性质;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教学反思能力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主要是:有助于教学研究的深入、实践智慧的生成等。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相似文献   

6.
教师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它是缄默的又是情境性的和个体化的,不能通过文本阅读或他人的直接讲授而获得,而是来源于课堂教学经验,只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经提升、内化而形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自悟、发展和完善。专题研究、课例研究、案例反思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能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性智慧。  相似文献   

7.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或他人的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不断对自己或他人的教育实践进行深入反思,积极解决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一、教学反思的意义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活动。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  相似文献   

8.
课堂案例分析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一个典型的案例有时能反映人类认识实践的真理。从众多的案例中可以找到理论假设的支持性论据。案例分析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可以将听讲式的教师专业素养培训方式转化为参与式培训。课堂案例分析可采用行动分析、联想分析、追踪分析等方法,从而帮助教师在课堂案例分析中研究自己的实践,分享他人的经验,积累反思素材,自觉调整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能。  相似文献   

9.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然而,审视我们的教学反思现状,不难发现一些教师的教学反思走了样、失了真。要使教学反思回归本真。需要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反思的意义;提升理论素养;开展反思培训;回归课堂教学;加强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而"磨课"则是这三位一体的综合体现。"磨课"作为园本教研模式,已经成为幼儿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我园以选拔参加安徽省音乐教学研讨活动为契机,对大班音乐——五河民歌《如今幼儿园新事多》(原创)为案例,进行了磨课历程。下面就此案例中的精彩片段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来透视磨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准备阶段  相似文献   

11.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但繁忙的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狭隘经验,极大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理论视野,使教学成为开始时承袭他人、后来重复自己的一种机械运动。如何走出这一怪圈?教学反思犹如一位向导,引领教师走出机械运动、走向专业发展。而找准教学反思的十个“着力点”,是教学反思成败之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能够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物理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物理实验教学总结。物理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物理课案例研究、课堂听课活动以及课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教学反思能够促进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物理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物理实验教学总结。物理教学反思的方法包括物理课案例研究、课堂听课活动以及课后的教学反思。  相似文献   

14.
案例研究实践反思与教师实践性智慧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有效地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自我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育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关注教师实践性智慧的发展是现代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如何获得实践性智慧?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下移,引导教师写教育案例,开展案例研究,借助案例的开发、运用来训练和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促进教师实践性智慧自主发展,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教学反思能力就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推行,要求教师迅速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能力近年备受国内外教育界的重视。发展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需要以一定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其基本策略包括:案例研究、课堂观察、课后小结与反思札记等。  相似文献   

16.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家教师的教学等为参照系,反观个体教学实践,并从中辨别优劣所在,进而寻求解决策略、付诸行动以促进个体专业成长的教师。以教学案例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职前教师教育,以自我反思和异质反思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岗位教学反思,以田野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相辅相成,有机地构成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反思型教师成长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型教师是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专家教师的教学等为参照系,反观个体教学实践,并从中辨别优劣所在,进而寻求解决策略、付诸行动以促进个体专业成长的教师。以教学案例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为主体的职前教师教育,以自我反思和异质反思团队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岗位教学反思,以田野培训为主要培训形式的在职教师培训和教师个体的专业自觉相辅相成,有机地构成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8.
案例研究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工作,重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教学内容,强调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已经成为面向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案例研究,能够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起点,开拓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园地,改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水平,从而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君雯 《甘肃教育》2011,(17):23-23
教学反思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认识水平来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改善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力手段和有效途径。幼儿教师要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必须进行教学反思。现在很多幼儿教师都在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反观自己教学的得失,通过教学案例、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朱万军 《考试周刊》2009,(39):210-211
教学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不断实践、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蕴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是研究者。如果说备课、上课等基本教学是元研究的话,那么撰写教学案例、开展教学反思就是次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