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借生日》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八组的一篇课文。本课用简洁流畅的笔触讲了:小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她一只布熊,因为妈妈总是忘记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给妈妈,并将布熊送给妈妈,表达了母女问关心体贴的真实情感。本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文质优美、图文并茂、适合儿童阅读和学习的课文。  相似文献   

2.
黄盛勇 《读写月报》2022,(27):52-56
<正>[教材、文本分析]《短文二篇》是部编本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由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文章组成。部编本语文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此单元围绕“自然山水”主题编排了《三峡》《短文二篇》《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共4组课文,要求学生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3.
《自己去吧》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对话形式讲述了小鸭学会游泳、小鹰学会飞翔的事。告诉我们 :不要事事依赖他人 ,只要相信自己 ,勇敢地去实践、去锻炼 ,就能学到本领。根据教材特色和儿童心理特点 ,本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和“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精神 ,笔者提出如下教学建议 :一、揭题引疑在揭题时启发学生就题质疑 :“自己”是谁?自己去哪里?自己去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二、…  相似文献   

4.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走遍干山万水”这一专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和“语文园地”。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从人文感悟的维度看,三首古诗词、三篇散文及“语文园地”有机组成了五彩斑斓的画卷,  相似文献   

5.
孙艳霞 《山东教育》2005,(25):27-28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讲述了燕子妈妈要小燕子三次到菜园去看冬瓜和茄子生长的过程。把“只有认真仔细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点”这一道理贯穿在了课文的字里行间,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明白这一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6.
“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于一体,承载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形成积极人生观、态度观和正确价值观的任务,再加上语文教材尤其是部编版语文教材又特别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此语文教师应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等不同类型课程的具体篇目及句段,深挖蕴含其中的家风家训文化,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真正落实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中的《将相和》是一篇编入语文教材几十年的传统课文。这样一篇老课文,如果我们重新细读,就会对它的语言特色把握更准,人文内涵理解更深。因《将相和》是一篇著名的历史故事,所以查阅资料、了解课文背景是必经途径。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训练重点的要求,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2、学习抓  相似文献   

8.
对语文教学来说,仅凭一本语文书、一篇课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语文教材已经不是学生唯一的学习资料。正如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描写的那样:只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只要“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只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的特点”的文章,都可以拿来让学生学习。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理念的束缚,有了这种新课程意识,就能把教材看成是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手段,认真地学习课本教材,做到科学地补充教材,做到准确地加工教材。  相似文献   

9.
<正>【教材分析】《中国美食》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识字课文。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传统文化”,语文要素是“识字写字,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单元的核心目标是“在识字写字、发现偏旁之间的关联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本课例教学内容不只是识字、写字,没有基于文本内容和特点对接现实生活,围绕年夜饭“吃什么—在哪里吃—怎么吃”构建了“争当年夜饭小小美食推荐官”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给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以“解密菜单”为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基本要落实到一篇篇的课文教学中。不同于数理化或外语教师的带领学生从未知到已知,学生在面对一篇篇课文时,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见解和理解进入课堂的。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从已知中揭示未知,指出学生在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带领学生从已知中发现未知,揭示文本的奥秘所在。和其他科目的“课文”不同,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不仅是学习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评《燕子妈妈笑了》的投影教学申聪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的《燕子妈妈笑了》是一篇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叙述了小燕子学习观察的故事,着重写了小燕子在妈妈的指点下,三次飞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最后燕子妈妈终于“满意地笑了”。课文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12.
《纸奶奶的生日》是人教版大修订后语文教材六年制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学生通过对该文的阅读 ,不仅能丰富纸的科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能极大地增强创新意识。根据课文特点 ,考虑到它是一篇阅读课文 ,我在教学设计上紧扣“合作———体验———探究”六个字 ,努力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所感与体验 ,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一、初读课文 ,了解科普知识儿童科普文章要处理好了解科普知识与学习语言的关系。借助巧妙的训练形式在学生搜集处理课文信息的过程中 ,了解科普知识 ,在科普知识的习得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 …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简析《语文课程标准》在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人教版低年段的实验教材中,它是以“语文园地”中的“展示台”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年段的教材中才将“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型提出来,因此第五册教材在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第五单元以“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专题,由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综合性学习”活动穿插其中:在第一篇课文后提出“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在第三篇课文后又给予“综合性学习”的提示,“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展示台”也是围绕这一活动…  相似文献   

14.
编排的目的和特点初中的六册语文教材中,共有知识短文34篇,附录10篇。这些短文和附录,把学生在学习课文中所积累的感性知识系统地加以整理,使之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它和课文的“思考和练习”一样,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知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的主要特点 《捞铁牛》是五年制六册教材第二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组的训练重点是“练习给课文分段”,是小语教材中第一个明确出现的训练重点。它是五册教材“读懂自然段”的进一步拓展,又是“归纳段落大意”“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析文章层次”的奠基性训练,还与“围绕一个意思写片断”“按一定顺序写”等训练要求有一定联系。教学本组教材应紧扣这一重点扎实训练,为中高年级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捞铁牛》作为第一篇讲读课文在本组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以前面的学习为起点,在课文理解中向学生渗透给课文分…  相似文献   

16.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的编排特点是:围绕一个专题组织单元教材,便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语文素养。本组课文的专题是让学生“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这篇课文的特点是:除首尾两段外,其他各段都配有插图。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及教学设想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一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组成。单元主题“多彩的生活”贯穿教材始终。四篇课文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孩子们快乐的校内外生活,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充溢于字里行间。在四篇课文中穿插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种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编者对儿童生活、心理的了解和年龄特征的把握。因此,在进行课文学习的同时,随机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与课文内容、“综合性学习”及“展示台”的内容密切联系,课文的学习为“综合性学习”引路导航,“口语交际”“展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们汲取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经验,专题搞了“讲读课文如何在重点段上下功夫”的研究和探索。一、精当处理教材,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小学阶段语文教材中的精读课文是专家精心筛选的名人佳作,一般安排在每组教材之首,其目的是凭借这类课文的学习,训练学生基本功,传授知识,教给方法,指导写法,培养能力。通过这类课文的学习,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之目的。而一篇精读课文是否要全面细  相似文献   

19.
《过桥》是“九义”教材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的是雷锋小时候热心帮助同学的故事.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雷锋同志助人为乐的高贵品质,根据一年级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这篇课文本身的特点,在教学时可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三个儿子》是人教版第五册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她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但只有一个儿子接过妈妈手里的水桶。故事的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在串连第一、第二组教材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对本组课文学习方法的小结,又将对第二组训练重点“多读多想,读通课文”作好铺垫。在仔细对教材进行分析解读的基础上,依据略读课文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教学目标:1.方法性目标根据“阅读提示”独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