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思维一般可分为 :形象思维 (或直感思维 )、抽象思维 (或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中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 ,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 ,提出怪问题 ,产生新奇的想象 ,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 ,长期以来 ,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 ,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笔者认为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 ,有时非逻辑思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 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  相似文献   

2.
智慧离不开思维,主要指人的创新思维。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有很多,但其内在要素就是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非逻辑思维能力这三个。获取知识、训练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是比较容易的,而训练和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则是很困难的,因而也就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成了培养智慧的难点和关键。非逻辑思维其实就是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出一种没有充足理由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环节,论证了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统一,阐述了研究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对理解我国当今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新理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日益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思维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就目前对创新思维的研究而言,还只是处于对创新思维及其方法的进一步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认识并未完全达到一致.笔者对"创新来自非逻辑思维"的观点不敢苟同,认为创新思维既不排斥逻辑思维又不满足于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的根本方法--想象与灵感均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5.
第十九章发散思维方法第三节发散思维的具体方法一、直觉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一对范畴。非逻辑思维方法,是逻辑思维方法的重要补充,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法。直觉是由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一种自我判断性思维,是个人或集体实践经验的升华。直觉思维也可理解为靠经验直接得出思维结论的思维。有较强直觉的人往往能超越预料中的可  相似文献   

6.
直觉是一种创造性领悟,直觉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直觉思维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在大力倡导求实、创新的新世纪,直觉思维更是人们集中探索的亮点."直觉思维是非逻辑思维",同时也离不开逻辑思维,它是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辩证统一.澄清这一认识,既遵循了辩证法,也会避免固认识上的不全面而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思维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逻辑思维,一种是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包括有:直觉,想象,顿悟等,加强非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育才能不仅赋予学生以“再现性思维”,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赋予了“再造性思维.”《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直觉思维、预感的  相似文献   

8.
数学强调理性思维,但理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思维,过分强调逻辑思维会导致"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相对于数学的逻辑思维,数学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亦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由于这种思维方法没有固定的逻辑模式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发性和创造性,因而非逻辑思维在培养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的思雏活动中,非逻辑思维是与逻辑思维并列的一种思维形式,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非逻辑思维大多是在逻辑思维中断时才开始启动,通过想象、联想、直觉和灵感等思维形式,使求解的问题与求解问题的答案“接通”。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活动中应充分重视对学生的非逻辑思维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的关键是非逻辑思维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创新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的关系非常密切,采取对创新思维及其过程进行研究、以创新思维为参照对象展开论述非逻辑思维的方法,可以看到创新思维的关键是直觉、灵感、顿悟等非逻辑思维。有许多人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是神赐的、天赋的,是不能培养的;或认为非逻辑思维能力虽能培养,但却难以找到有效的方法,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非逻辑思维实质上就是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要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其实就是要养成一种由不充分的前提材料就得出结论的思维习惯。正所谓:习惯形成人的第二天性。非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进行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对立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种基本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是有序地进行创造的过程 ,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条件。非逻辑思维是指灵感、顿悟等思维 ,它在逻辑思维中断时能起“接通”的作用使逻辑思维得以继续进行。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两者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共同完成创造思维的过程。在培养创新能力时不能只注重灵感、顿悟等非逻辑因素 ,忽视逻辑思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创新思维是人的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创新思维由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组成。逻辑思维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形式;非逻辑思维包括想象与直觉、发散与集中等形式。创新思维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搜寻事实-捕获信息-立论解释。创新思维人人皆能具有,并且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那么,创新思维有效的培养方式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正>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数学创造性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综合,是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数学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数学思维,它不仅发挥了人脑的整体工作特点和下意识活动能力,而且发挥了数学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审美等综合作用.数学创造性思维有很多特殊形式,如: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思维有两大构成要素,即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要提高思维的流畅性,一是必须允许逻辑思维有跳跃性,二是必须接受直觉思维.严谨规范的逻辑思维固然重要,但如果在思考的时候,也像书写的时候一样,逻辑思维不许跳跃、直觉思维必须逻辑化,每一步都要严谨规范、每一步都要有理有据,就必然会增加思维的分支点、拉伸思维的长度,思维的流畅性就会受到损害.所以,我认为:在思维过程中有时不妨“少问几个为什么,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13):182-183
时代呼唤着创新,呼唤着创新人才。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应加强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提出创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形式,主要是指非逻辑思维。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想象性、灵感性、潜在性、敏锐性等诸多特点。其中,尤为显著的特点是表现在其思维过程的求异性、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和思维主体的主动性与进取性方面。  相似文献   

17.
正数学强调理性思维,但理性思维不等于逻辑思维,逻辑思维具有明确的逻辑结构和固定模式,是数学创造的重要因素,但过分强调逻辑思维会导致"思想僵化"、"墨守成规"。相对于数学的逻辑思维,数学的非逻辑思维方法亦是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由于这种思维方法没有固定的逻辑模式的限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突发性和创造  相似文献   

18.
数学思维包括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两种形式,逻辑思维严格遵守数学概念和逻辑演绎的规则,而直觉思维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定约束,它直接领悟事物本质,是一种跳跃式的预见,因此大大缩短思考时间.虽然逻辑思维在数学思维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但直觉是思维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有创造性的思维,两者具有辨证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直觉是指对思维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洞察,是未经渐进精细的逻辑推理,而以简化的逻辑程序作出直接的估断或预见.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是两种基本的思维形式.逻辑思维在数学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直觉思维又是思维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创造性的成分.两种思维构成辩证互补的关系,其辩证运动构成了完整的数学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20.
创新思维渗透在人的各种具体思维活动中,是逻辑思维和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的综合应用。从微观机制上看,创新性思维是人的主观意识和潜意识的协同作用。直观实验的确可以启发人们发现新事物,但是创新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层次,而要在此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科学的思考、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