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引学生接受大自然熏陶和开主题班会等多种情感教育形式,使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2.
穿着与心灵     
  相似文献   

3.
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引学生接受大自然熏陶和开主题班会等多种情感教育形式,使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4.
通过与学生促膝谈心、引学生接受大自然熏陶和开主题班会等多种情感教育形式,使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5.
凭心灵选择     
章由陈寅恪老先生怀着一腔“对民生的终极关怀”,虽“屡遭迫害”,但“心甘情愿地”选择人生的“艰辛道路”论及自己“纵有痛苦”,却放弃享受,“无怨无悔”地“选择人学科为我终生的事业”,切合题意。再品读作对人学科社会价值的论述,更能看出作可贵的政治分析力和社会责任感。章结构上层层深入,开篇以鲁迅、张爱玲为例提出“凭心灵选择”这一论题,论点鲜明,接着详述陈寅恪例,具体阐述“靠心灵的力量”作出人生选择这一观点,分析中肯透彻;第四段再进一层,由历史到当代,由他人及自己,  相似文献   

6.
在天津《家长》杂志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心灵受伤害的小姑娘写给她爸爸的,题目是《爸爸的婚外情毁了我的家》。文章中写道: 一年前,我的父母还很恩爱。虽然生活上比上不足,可比下还有余,一家人的日子充满了欢乐。但自从爸爸在外有了女人之后,我们  相似文献   

7.
近读报纸,有两则新闻令笔者震惊——一则:陕西城困县3名初中学生,将一名农妇乞丐毒打凌辱致死,震惊全国。其中一人还成长在一个教师家庭。  相似文献   

8.
孙爱芹 《现代家教》2003,(11):17-17
我的孩子今年12岁,从入学以来,一直是三好学生,尤其在写作方面,成绩非常突出。她是《中国少年报》的小记者,写的文章曾获《中国少年报》一等奖。许多家长都问我:你是怎样教育孩子的?我的这些做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家长,说出来与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是健康?长期以来,人们把健康仅理解为没有疾病、没有缺陷、精力充沛等。其实这些理解都不够完善。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还应具备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一、学校指导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一)新时代发展的要求。21世纪科学技术将高度发展,世界经济进一步一体化。在这样的时代,需要有较强的抗争实力和承受抗争压力的人,否则在激烈的竞争面前心理承受不了压力,会成为心理障碍者。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显示,母亲是家庭教育的最主要实施者,决定着孩子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但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当代母亲教育观念存在一定偏差,育人素质亟待提高。首先是母亲们普遍忽视品德发展、人格培养、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在对孩子的品德发展、知识教育、交往能力、身体健康、个性培养等几方面进行评价时,母亲们不约而同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比例达65%,道德品质排在第二位,占22%,个性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分别排在第四、五位不足10%;在对待孩子的错误时,仍有30%的母亲采取指责批评、打骂挖苦或无所谓的态度;在和别家孩子对比时,64%的母亲不如意、自卑或者存有嫉妒之心。  相似文献   

12.
心灵的呼唤     
晚上6点多钟,仪洁的妈妈打来电话说,仪洁跟她吵架后离家出走了。"出走"!我心里一震,我们班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他是不是和您闹别扭,出去散心了"?"不是,他说他不想呆在这个家里了"!我立即紧张起来,看来仪洁他不是在闹着玩。我忙问:"他身上带有多少钱"?"应该没多少,这个星期的零花钱还没给他。"没有太多的钱,我想他不会跑远的,我和仪洁他妈妈决定分头去找,我们  相似文献   

13.
心灵在呼唤     
针对近年来高校不断发生的研究生自杀等恶性事件,中山大学研究生会开展了大型调研活动——“关注研究生的压力与发展”,试图进行回应和反思,探讨研究生在重重压力下,如何有效应对,完善自我,成为健全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14.
程霞 《贵州教育》2009,(15):20-20
和谐是一种美,一种最高境界的美。“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的主题,同时也是我们幼儿园对幼儿开展社会教育的主题。当我们幼儿园参加了“生态体验与德育教育”课题的研究,就一直在探讨,怎样通过生态体验的模式,让幼儿建立起健康的、积极的、关爱的情感,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你儿时的生活是快乐的吗?你的孩子生活在你给他创造的氛围里是快乐的吗?你自己的求学经历充满快乐吗?你的学生在你给他创造的教育空间里是快乐的吗?——在这样的提问面前,你能够坦言自己是快乐的吗?如果正视现实,你不能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并无多少“快乐”可言。我们的教育,无论是来自家庭的,还是来自学校的,都没有把“快乐”确立为教育的主题。仔细深入省察来自家庭或学校教育的悲剧,我们不能不痛彻地呼唤:还教育以快乐!  相似文献   

16.
学校的心灵治愈功能是学校在社会演化进程中所产生的派生功能,主旨是学生心理世界的修复与满足、精神世界的满足与升华.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受工具理性思想影响,学校心灵治愈功能呈现逐渐消退的趋势,学校成为学生心灵创伤的高发地、精神世界的戈壁滩.心灵教练模式的引进、课程超市模式的建构以及让学生置身...  相似文献   

17.
受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与制约,传统的教育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对学生"心灵"与"精神"的陶冶与培育。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必须回归到对"心灵世界"、"精神境界"的关心与关切。首先,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精神的成长,它一方面表现为教育必须关注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为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种文化下的心灵世界。其次,关乎心灵的教育注重自由的思想,它不仅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且追求学生思想的解放、精神的独立以及理性的批判。再次,关乎心灵的教育营造闲暇的时空。拥有"闲暇"精神的心灵教育能够唤醒学生内在的心灵,为学生指引美好的人生,帮助学生形塑高贵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家教过程中,父亲与母亲、父辈与祖辈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两个截然相反的“脸谱”,一个演“红脸”,负责从严管教、规范孩子的言行,具体实施处罚,以树立威信,让孩子害怕;另一个则唱“白脸”,负责周旋调节,中介说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温馨和父母的亲情。  相似文献   

19.
心灵的呼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8):M0002-M0002
《中史参》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心灵的呼唤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3):M0002-M0002
《中史参》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割裂、不与大众割裂的“活生生”的历史教育,紧密关切“人”的生存、生活、发展乃至创造,主张以“传承”与“创新”互动为契机,深刻认识人类文化遗产,竭力张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欲使久罹冷落的“历史”真正体现其作为“全世界的思维活动”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