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教师是地方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资本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针对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存在的理念落后、主体缺位、内容保守、动力不足、保障乏力等突出问题,在分析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理念、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保障青年教师的体面生活、自觉抵制不良思想、提高青年教师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建立健全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开发保障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大众化促成高职院校规模化成长,同时也给学生工作带来无限机遇与挑战。文章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四要素: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与自信、希望、乐观、坚韧性解读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主要来源,并从厘清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开发角度和明确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管理内涵两方面着手开发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心理资本,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青年教师心理资本四个维度中,韧性心理资本水平最低。青年教师韧性心理受职称职务、教龄、学历层次、韧性资产、风险应对技巧、职业信念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在高校场域中,可以通过畅通个人发展通道、塑造良性的生态环境和提升学校的组织韧性等方式增加青年教师的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通过培育创新精神、增加风险应对技巧等方式来重塑青年教师惯习,从而达到提升青年教师韧性心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Luthans提出的心理干预模型(PCI),从个人层面与宏观层面,探讨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维度开发基层公务员心理资本的途径,以此来达到提升基层公务员工作绩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心理资本是由希望、现实性乐观、自我效能感、复原力构成的可开发的积极心理状态,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规划开发、招聘、绩效薪酬管理以及劳动关系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块中应注重心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提升员工心理资本,从而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6.
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开展高职生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提升,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综述相关心理资本理论与实证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关于高职心理资本的研究文献缺乏,然而目前已具备高职生心里资本开发研究的基础和环境。要研究高职学生心理资本的结构、特点及团体干预等有效开发策略,探索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资本课程与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学术氛围对科研人员心理与科研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术氛围不仅包括组织内部长期以来积淀形成的工作环境,还包括学术制度,学术团队和其他学术资源。加强高校学术氛围对青年教师科研心理压力与科研绩效影响的研究,对提高青年教师科研水平,增强心理资本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师资管理,过多关注教师缺点、弊端和弱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达“查漏补缺”的目的,教师们也只是寻求自身的“毛病”,力争不违反学院规章制度去迎合学院的“激励政策”。而最能提升教师工作绩效的“心理资本”却很少有学院去投资、开发和管理。此文从心理资本角度出发,探析高职师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婷 《职业技术》2024,(4):75-80
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不断扩充,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值得关注。本研究立足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参与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从时代需要、现实需要、内在需要分析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必要性;结合参赛案例分析教学能力比赛对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实践的影响;从提升思想认识高度、加强学校组织力度、强化个人能力发展三个层面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院校对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并将青年教师培养融入到教师工作中去,使得青年教师在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确保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拥有良好的心态,需要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当前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心理资本开发以及培养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1.
心理资本能够促使个体产生积极的组织行为,从而导致较高的工作业绩。运用心理资本理论指导绩效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心理资本干预下提升企业员工绩效的基本途径为:树立希望、培养乐观精神、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复原力。具体措施有:构建基于心理资本的绩效指标体系、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评以及绩效反馈。  相似文献   

12.
高士乘  曾凡梅 《教师》2023,(25):24-26
积极心理资本是个体重要的心理资源,培养积极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个人心理健康水平,对进一步提升学校心理育人的质量意义重大。文章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现状和特点,提出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培养路径。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学生的积极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各个维度水平不均衡,在年级、家庭结构、成长地方面存在差异,在性别方面不存在差异。基于此,文章作者从“打造心理育人队伍、分层分类开展心理育人、开展性别教育,依托常规教学手段”四个方面提出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占据绝大比例,由于社会比较心理易滋生不公平感,从而导致其工作能力、态度、业绩方面的差异,进而影响工作绩效.以公平感参照物(他人、制度、自己)的三个维度为三类自变量,工作绩效(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的三个维度为三类因变量,设计调研问卷,通过对问卷样本的信度、效度、相关性和多元回归分析,并对高校青年教师在公平感参照物角度下的具体绩效阻力进行归因,这为缓解不公平感,提升工作绩效,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供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针对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概念、构成和特点,并以培训课程"课件制作"为例,设计、开发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实践表明,教育技术培训EPSS能为教师提供整合性资源的工作辅助与培训支持,有助于个人和培训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工作绩效量表,调研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数据表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维度中的希望和韧性对任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韧性和乐观对关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心理资本问卷和工作绩效量表,调研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数据表明:保险公司管理人员的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维度中的希望和韧性对任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韧性和乐观对关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高娜  葛崇勋 《考试周刊》2010,(45):180-182
本文提出了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创业心理资本研究构思视角,概括总结了国外创业心理资本与工作压力、企业绩效等变量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构建了创业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模型,以期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研究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网络使用情况和网络心理体验,以及幸福感指数,结果显示大部分青年教师网络使用适中、心理体验和幸福感良好;建议从学校和个人层面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心理幸福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主力军,在其职业生涯发展中面临诸多困境,易造成一定的心理失衡,形成职业倦怠。从而制约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通过分析青年教师心理失衡的成因。探讨从心理契约的视角引导和构建高职院校与青年教师共同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为平台,帮助青年教师合理认知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增强其职业发展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稳定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