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符号:广告传播的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进  白丽梅 《现代传播》2006,(4):164-166
索绪尔指出符号学是“关于符号及人类社会中符号生命的研究”。①符号学作为一种新的人文社科的方法论,主要是运用其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整个社会文化现象作符号意义的研究。符号学的思想之所以成为新的人文科学的方法论,核心在于它用有意义的符号为人类认识和掌握世界提供了一套新的媒介系统和分析方式。广告传播过程中充满了符号和由符号构成的文本,符号对于理解和研究广告传播,开辟了一条柳暗花明之路。一、传播中的符号分类基于不同的标准,对符号有着不同的分类。传播学里最常见的划分方式,就是把符号分为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符号学的维度探讨电视新闻特点,分析非语言符号在电视新闻制作中的优势,阐述电视新闻制作中使用非语言符号的相关策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符号学的基本原理,探讨了汉语网络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两种符号的复合体之基本特征和传播机理,分析网络语言符号的增长以及网络语言符号消失之原因,利用符号学原理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和阐释,能使我们了解网络作为传播载体如何依赖符号系统来达到有效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 ,我国出版了多本外国学者符号学译著。任何信息传播 (包括新闻传播 )的基本元素都是符号 ,而非语言符号都可以还原为语言符号来说明和理解。因此 ,研究语言的记录符号———文字 ,是新闻传播学基础的基础。理解了传播的最小细胞 ,才可能再深刻地感觉信息传播。下面简单介绍其中的几本书 :《符号帝国》[法 ]罗兰 .巴尔特 (RolandBarthes)著 ,孙乃修译 ,商务印书馆 1 994年 2月中文版 ,1 6 4页。这是法国符号学家巴尔特以符号学观点写的一部比较文化研究性质的著作。他以日本为研究国度 ,将他们日常生活的各个画面——…  相似文献   

5.
电影符号学诞生在结构主义符号学和语言符号学的基础上,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麦茨认为电影是电影创作者所创立的一种具有约定性和结构规律的符号体系,创作者遵循某种“约定俗成的准则”才能创作出能够被观众正确解码的电影作品。影片《少年的你》通过遭受校园暴力的高中生陈念和街头混混小北两人相互影响共同成长的故事,引发观众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高考制度及自我成长等问题的思考。本文从影像符号角度分析了其场景符号、台词符号和人物符号,并从家庭、学校等角度分析了少年成长过程的困境与自我救赎。  相似文献   

6.
李学海 《新闻世界》2023,(8):102-104
在如今媒介化时代,畲族文化传播方式发生了变化。畲族文化传播离不开符号建构,畲乡文化淬炼民族特质,从符号呈现到符号触达,赓续畲族文化传播脉络。本文立足“景宁融媒”微信公众号平台,以符号学理论为依据,以畲乡生活、畲乡节庆、畲乡传说为切入点,并结合“景宁融媒”传播内容,探讨畲族文化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7.
符号在相异文化间流动,他们通过跨越文化元语言集合的符号活动进行彼此间的交换和理解。在移动社交中,短视频更能实现直观、通俗的传播需求,进而能高效地聚合多重符号意义。本文以"英国小哥看中国:解码新时代"系列短视频为例,通过符号叙事研究探讨短视频文本中运用了哪些跨文化符号?短视频跨文化符号叙事的过程是怎样完成的?本文基于对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分析,揭示了共同解释项的跨文化锚定、跨文化符号的视觉传达、文化间同质性符号建构等过程,我们认为:第一,短视频跨文化传播中的中国文化符号已生成多样化的新符号,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动态聚合才能构成一个完整意义的全文本,进而得以实现民族凝聚、精神激励、价值整合的跨文化符号传播功能。第二,中国故事的跨文化传播应当特别关注非语言符号的叙事功能,符号互动的核心在于"意义的互动",短视频的跨文化叙事使多层次、多元的文化能够被转化为灵活动态的符号文本,进而通过发出者和接收者的文化间互构生成可沟通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符号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Saussure的二元符号观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从符号学角度解析信息的概念,提出信息作为符号处于能指与所指、文字和内容、共时性与历时性、消息和意义之间的边缘领域。通过区分信息作为符号的不同角色,分析其对情报学理论的影响,并从符号学视角考察情报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钟之静 《新闻世界》2013,(10):237-238
本文采用符号学基本原理,从网络语言符号、非语言符号以及两种符号的复合体之基本特征出发,分析高校校报使用网络语言的传播嬗变和传播范式,了解高校校报如何使用作为符号系统的网络语言来达到传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源于卡西尔的"文化符号学,"宗旨在于揭示人类文化符号本质。在文化符号学观照下,人类整个文化系统是其符号功能活动的结果。人类在语言活动中对世界的把握实际是修辞性把握,修辞力量是语言符号内在运动的表征,人对世界的把握的过程也就是"修辞构型"过程。在文化符号学观照下,人是符号的动物也从而走向了人是修辞的动物。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符号学的方法对央视<武林大会>品牌的符号构成、功能符号、明星符号及品牌符号意义的生成做了分析,并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武林大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符号学是从语言学和人类文化学角度广泛研究各种符号系统的科学.像语言、文字那样,由社会约定俗成,具有长久生命力,内部自有编码规则的符号系统,即为人类专门创造的用以掌握世界并借以互相交流的文化表征.曾任国际符号学会刊<符号学>杂志主编的T·谢拜奥克认为:符号学所研究的是各种信息的交换,这种信息交换的五要素为:发信源、受信源、通道、信息代码和上下文.  相似文献   

13.
陈婷 《新闻世界》2013,(6):330-331
波德里亚深受索绪尔和罗兰·巴特的影响,在前两位著名符号学理论学家的基础上,对符号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丰富了符号学的内容。其中,他提出的“仿真”或者说“超真实”理论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符号暴力现象有很大的启发。通过波德里亚的符号学观点来分析符号暴力现象,对于审视这种现象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电影《秋喜》的符号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文运用符号学对国产电影《秋喜》进行了分析,从电影剧情,符号矩阵、八大组合段理论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符号学在电影创作中的具体运用,分析了电影符号学的现实运用,具体到电影《秋喜》的表象意义和深层意义。符号学是研究符号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社会使用符号的各种规律,或从使用符号的方式入手,研究社会的文化、文学艺术或其他方面。符号学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来加深对对象的认知,就像显微镜为植物学家提供了使对象精密化的工具一样。电影符号学是把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符系  相似文献   

15.
单如亚  朱润萍 《新闻传播》2013,(12):130-131
本文主要通过引入符号学的概念,表明符号学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广告作品,并对我们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通过阐述"符号意指"的含义,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广告作品中符号意义差异的三大表现及原因。除此之外,文章还总结了符号与意义之间的三层关系,并且说明了广告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以多元化的视角、开放宽容的心态去认识和研究符号意义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陈奕龙  方静静 《今传媒》2024,(2):149-152
符号学是当今文艺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以少年儿童主演的话剧(以下简称“少儿话剧”)也是当前教育界、戏剧界的研究热点。少儿话剧进入文化符号学的理论范畴,不仅可以拓展理论的普遍性,也可以分析少儿话剧对文化、教育领域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符号学的概念,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阐述了少儿话剧的符号内容以及少儿话剧剧本案例的符号学意义,旨在通过这种跨界探讨,为少儿话剧的编排提供新的思维方式,激发少儿话剧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祝东  张殷婷 《传媒观察》2024,(2):92-100
自发运用符号进行交流建构社会性意义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然而自发运用符号并不等同于符号自觉,关注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才能把人类带入符号学的自觉阶段。就中国符号学思想史的演变而言,礼学的发展对其影响巨大。“礼”可以被视为一套表意符号系统,它制约着人的表意行为。先秦礼学经过礼的起源、兴礼作乐、礼崩乐坏及礼学形成等不同阶段。但只有在秩序失范的春秋时期,人们才开始思考礼乐仪式与文化象征等意义关系,这才意味着中国先民开始进入符号学自觉的时代。“礼制颓而礼学兴”,礼学兴而始有符号传播的自觉。本文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溯源和分析,揭示了先秦儒家礼学发展的传播符号转向,为华夏礼乐传播及符号传播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平台是国际传播话语权建构的重要场域,内容生产是当下视频编辑的工作重点。近年来,主流媒体和民间主体在国际上生产了大量新媒体视频内容,在共识形成和共情传播中进一步展现我国立体的国际形象。文章基于对我国国际传播视频内容生产实践的分析,提出视频内容生产实践的三重进路:多元主体互补,传播立体中国;突破表层符号,实现深层表达;创新视听语言,丰富视频立场。  相似文献   

19.
呼瑶 《东南传播》2013,(3):32-34
媒体环境,也称为拟态环境。在媒体这个大环境中,各种媒介全天不间断地传播信息符号,使我们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形成了对事物的认知观念、想法和态度。媒介种类繁多,传播方式各异,涉及内容广泛且多元化。所以,本文以符号学知识为主,以广告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为载体,结合媒介批评在符号中的表现,分析媒体环境下符号跳动的脉搏,并且提出设想:如何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把握符号跳动的脉搏,在亦虚亦实的空间中保持理性。  相似文献   

20.
杨溪 《东南传播》2023,(2):90-93
本文以框架理论、双路径模型为理论基础,利用文本挖掘、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个体影像叙事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框架。研究发现,视频标题字符长度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而视频主题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生活”类主题为视频框架的高层次结构,以疫情、特朗普、医疗为主题重点;中层框架的叙事结构为以美国、中国为核心主题,进行相关热点主题延展并辅助以情感表达;低层次框架通过实地采访,借助于语言符号,讲述具体新闻事件及中美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