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意义]手工艺类非遗作为最具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研究价值,借助文化基因理论与知识表示方法对手工艺类非遗文化价值进行有效挖掘与彰显,有助于拓展非遗资源的知识组织研究新视角,探索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与创造性应用新模式。[过程/方法 ]应用知识本体理论与技术方法,从领域本体与应用本体角度设计手工艺类非遗知识表达框架,具体构建“物—工艺—基因”三元应用本体模型,并以长沙铜官窑这一代表性手工艺非遗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验证本体模型的有效性与实用性。[结果 /结论 ]“物—工艺—基因”三元本体模型运用本体知识表示技术揭示手工艺类非遗的内在发展规律,为传统手工艺的教学传承、手工艺类非遗的抢救性保护以及手工艺产品的再设计与开发提供结构化、标准化的元素素材。  相似文献   

2.
李芳  周鼎 《传媒》2023,(22):69-70+72
随着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的重塑,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传播平台成为广大用户了解“非遗”、认识“非遗”的首选渠道。从个体创作到MCN运营,“非遗”类短视频正加速步入众创时代。本文通过阐释“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和价值,针对当前“非遗”类短视频的传播困境,提出其在文化和商业维度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3.
武琦  卢婷婷 《视听》2023,(3):10-13
智媒时代,全媒体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数字化、传播过程交互化、传播媒介多元化的特点。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通过新媒体运营方式进行跨媒介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非遗文化内涵缺失、非遗集群参与度不足、非遗主体代际失衡、非遗传播渠道单一、非遗短视频商业化严重的窘境。为应对这些挑战,传播主体应建立非遗品牌,扩大其传播影响力;打造特色非遗IP,强化数字化非遗传播;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跨界合作,助力非遗“破圈”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覆盖群体广泛,在传承传统文化、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结构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南手工艺村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总体发展规划,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泰国推动"一乡一品"战略,支持偏远地区农民通过传统手工艺制造特色产品;印度手工艺集群化计划主要根据手工业区域分布特点,因类制宜,区别施策。日本的手工艺村由政府和民间共建,体现了面向新生活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这些发展策略以村落为单位,既注重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也注重市场效益,将生产与销售结合,将传统手工艺群体发展成为管理专业、运营独立的共同体,可为乡村振兴视野下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5.
如何审视非遗的存续,是亟待探讨的一个议题。已有研究多以进化论为视角,探讨传统舞蹈类非遗代表性项目狮舞的历时性存续逻辑,遮蔽了时间截面上狮舞存续的空间性。国家级非遗醒狮也随社会变迁显示了多维的“脱嵌”症候,但未彻底脱离传统而散溢出“留嵌”特征,呈现了以“假晶化”为空间状态、以审美分层为美学表征的内部文化多样性。民俗传统的现代转变与“现代性的本土化”构成难以剥离的一体两维,塑造着醒狮活态传承的“文化生态壁龛”。鉴此,我们需顺应非遗存续的空间规律并构设多样态、多审美杂糅的空间关系,深层维续依托于此的身份认同和共享情感,以促进非遗在城市化发展中的永续传扬。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促使人们进入网络视听时代,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文化的信息传递方式。随着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近几年文化类节目异军突起,非遗类综艺节目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遗项目和手工艺、召唤匠人回归的重要使命。因此,非遗类综艺节目要抓住网络视听时代媒介融合的机遇,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突围,改变非遗自身的传播困境,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优势,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红 《新闻传播》2022,(16):20-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实现文化表达和情感传递的重要载体之一,采用数字化手段在“非遗”传播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通过对黄陂区大余湾明清古村落“非遗”文化关注者的865份调查问卷,发现民众对“非遗”传播及保护意愿较高,但实际效果疲软。可通过主体创新、渠道创新、平台创新的模式,立足黄陂区大余湾地方文化特色,吸纳多元主体参与“非遗”文化传播,构建“非遗”文创产品产业体系,打造立体化“非遗+”传播矩阵,实现最优保护和最佳传播。  相似文献   

8.
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分别于日前公布了首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宁夏自治区级“非遗。名录包括八大类31项,其中民间音乐3项、民间舞蹈4项、传统戏剧1项、杂技与竞技4项、民间美术4项、传统手工艺8项、传统医药2项以及民俗5项。  相似文献   

9.
刘春侠 《今传媒》2022,30(2):92-94
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地方高校设计类课程教学优质的文化资源。在课程中通过建设“非遗”教学团队,打造非遗融入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进行主题教学等路径,从设计题材内容、形式和手法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时代性的艺术创造,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进而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镌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在快速发展的时代,那些看似“老旧”的非遗并没有被人们遗忘,反而焕发出新的美感。一方面非遗本身有广阔的审美空间,另一方面,新的媒介技术和媒介平台改变了信息的传递机制,围绕非遗的新内容得以广为传播,人们在其中能够感受到它们的新美感。  相似文献   

11.
冯涛 《文化遗产》2022,(3):24-29
自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自媒体“去中心化”“受众碎片化”的传播特征,为非遗受众面的扩展及与日常生活的融合创设了条件,为非遗的当代传承开辟了新的路径。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陕北说书保护实践中,自媒体的介入为非遗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线上表演形式为陕北说书的活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为适应观众新的审美需求,说书人自发从说唱书目、演出服饰与说唱语言等方面进行艺术革新。但是陕北说书自媒体演出也带来了“去语境化”“非遗碎片化”的负面影响,说书人的独立性、主体性被弱化,说书艺术的文化蕴藉被淡化。自媒体传播呈现的开放式网络资源,为陕北说书传习、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有利于不同文化艺术的碰撞、交流与借鉴,为陕北说书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通讯技术发展而来的数字化模式,在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现代困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遗数字化已经历了理念引入、项目初探、工程推进和融合发展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当前,国内外非遗数字化实践形成了面向用户的开发、重视传承与传播、注重公众的参与、重视与科技融合等典型特征。但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仍存在保存与获取的失衡、保存与保护的失衡、社会参与度尚不高等困境。基于此,结合文化数字化战略要求,我国非遗数字化实践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提升:整合非遗数据资源,融入文化大数据体系;注重用户需求,推进用户导向的多元化开发;促进非遗体验场景化,助力“非遗+”新业态;善用新兴技术实现非遗的活化、教育与传承。  相似文献   

13.
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中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以健康地成长。”“工艺”是“工”与“艺”的结合,有着双重的指向性与标准性,是物质性与审美性的多层重合。卢梭所说的“工艺”在汉语中应该解释为“手工艺”。《当代汉语辞典》解释“手工艺”为“指具有技巧性、艺术性的手工,如挑花、刺绣、绳丝等”。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 “非遗”)是在一定文化空间里,世代相传的、无形而流变的,并且在当代尚具活态基因的文化现象.因为“非遗”的非物质性、活态流变性等特点,使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存在很大困难,寻找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方法,便成为“非遗”保护的当务之急.由于档案式保护在“非遗”的保护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故本文试图从档案学的角度,运用SWOT分析法,对“非遗”实行档案式保护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进行分析,为“非遗”的科学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代表性中华文化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关键词分析、情感分析与共现网络分析等文本挖掘方法分析YouTube平台中非遗短视频用户文本数据,应用“认知-情感-行为”框架模型研究非遗在该平台的传播效果。研究发现:非遗的认知形象多为正面形象,传统技艺、民间文学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遗认知度较高;情感感知以中性和积极情绪为主,对象涉及中华美食、家庭生活文化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等;行为效果具体呈现为分享意向、购买意向、学习意向与旅游意向。文章立足于该平台非遗的传播效果,从传播语境、传播手段与传播主体等方面阐释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美术类非遗是先人创造出满足精神需求的一种载体,绘画、剪纸、雕塑等不仅具有美术性,更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是我国发展中留下的文化象征.本文通过对美术类非遗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对美术类非遗档案的保护提出个人观点,希望为关注美术类非遗档案管理的保护策略的人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重视新媒介叙事和传播问题。研究回归传播的内容起点,将“学习强国”App作为切入口探析其中的非遗叙事,并借此获知当下非遗新媒介叙事的现状。“学习强国”中的非遗叙事特征表现为以下三点,碎片化叙事适合移动端传播;叙事空间的强地域特色;宏大叙事与个性化视角相结合,并针对叙事风格和叙事形式等不足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口述史成果是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口述史的研究,可以透过受访者的回忆,了解其个人经历和社会历史事件,重建过去的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口述史,是当前非遗保护研究极为关键的问题。它是传承人个人生活史、技艺史的自我剖析和表达,也是社会记忆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拟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本出发,将视角集中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文化意义方面,探讨他们的“个人记忆”如何阐释社会“文化记忆”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赵佳丽 《视听》2023,(10):127-130
非遗作为人文资源,在乡村振兴的历史横切面下被赋予了活化活用的时代要求。结合对羌族乡村非遗的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发现,非遗传播的现存困境在于,在“流量为王”的逻辑下,传播主客体相互牵制;去情境化的信息传递导致时空失衡;非遗作品中承载的原始意义符号在消费中被改写,非遗消费走向异端。要想建立新的非遗活态传播模式,继而反哺乡村精神和物质文明进步,需要在主体维度通过组织化确保共同参与仪式,在场域维度通过具身化确保身心时空同在,在意义维度通过秩序化确保民族信仰延续。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传统服饰文化研究新热点的关注,工艺独特的江南女性民俗服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话题。而对江南水乡女性服饰手工艺的研究,体现了中华文化视角下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的探索,对促进江南水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及其档案库构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