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汉字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正所谓"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教学是中国文化教育的奠基石,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更是一年级学生发展的基础。因此,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必须抓好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而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给了我们很好的契机,下面笔者以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为例,谈谈如何结合统编语文教材更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相似文献   

2.
小学低年级,识字是教学的重点.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上下册都安排了两个独立的识字单元教授识字方 法,培养识字能力.可是不少老师并没有真正领会编写意图,也没有充分考虑识字课识字与阅读课识字之间的差异,教 学方法单一,效果不甚理想,对学生亲近汉字、理解汉字文化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立足于低年级识字教学,探讨识 字课中的识字策略...  相似文献   

3.
识字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文章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猴子下山》一课的识字教学为例,探索识字教学的新路径,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融相促的方式,巧设语言情境,趣识文本中的汉字,运用“行动”识字法策略,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热情。  相似文献   

4.
识字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文章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猴子下山》一课的识字教学为例,探索识字教学的新路径,采用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融相促的方式,巧设语言情境,趣识文本中的汉字,运用"行动"识字法策略,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热情。  相似文献   

5.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采用了"提前识字"编排体系,其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结合实际,浅析基于统编教材"提前识字"编排及其教学策略的思考,即结合学生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把握教学节奏;结合活动实际,提升识字质效。  相似文献   

6.
刘丽君 《新教师》2019,(9):38-3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一学段有关识字教学的要求有:“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习独立识字”等。统编版一年级教材的“语文园地”一共安排了13次“识字加油站”,其中上册6次,下册7次。“识字加油站”根据生字的特点,灵活地编排了识字内容,在较好地呈现识字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下面,笔者结合统编版一年级教材“识字加油站”的相关内容,谈谈如何给低年级识字“加油”。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学会常用汉字三千个左右。头两年学一千七百个左右,第三年学八百左右,使小学识字任务在前三年基本完成。南昌师范附属小学二①班,在完成统编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从儿童实际出发的原则,分批补充识字教材和阅读教材,大大增加了识字量。他们在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一千四百左右,到二年级结束时,识字量已达到两千三百左  相似文献   

8.
石艺 《贵州教育》2021,(1):29-30
一、教材概览 统编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上册教材编排八个教学单元,其中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单元,第二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第五单元习作单元.本册教材人文主题与单元语文要素分别是: 二、教材解读 1.识字写字. 四年级,在识字写字上仍然要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认真写字能力.本册教科书仍然在语文园地里编排了两次...  相似文献   

9.
小学一年级语文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最常用的、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733个.这733个汉字的覆盖率可以达到小学生常用阅读材料的50%左右,这么多的识字量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小学语文统编版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元素更丰富,比重也大大提高。不论是传统蒙学方法的使用,还是选文的类型、选文的数量,以及插图的配置,都体现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注。一、借力传统蒙学方法,创新识字教学1.传统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以往的教材中,学生一入学先接触的是拼音,于是语文给学生留下的第一印象是字母,而非汉字。同时,拼音的学习对刚入门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培养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统编语文教材提倡多元识字,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构字规律明显,汉字教学首要的就是字理识字;教师在引领学生们字理识字的时候,须遵从汉字的构字规律特点,遵从儿童的心理认知接受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识字教学     
一、小学识字教学有哪些具体要求?小学识字教学是要教会学生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使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具体要求是:1.识字数量。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学生要学会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这个识字量在教材中的安排是:一年级700字,二年  相似文献   

13.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可根据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通过“追古溯源,探究汉字发展渊源”“身临其境,创设‘感官体悟’情境”“分门别类,建构‘以点及面’支架”等策略开展识字项目式学习,借助递进式的学习活动开展分层教学,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智慧的结晶。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就是识字写字。统编教材对小学生的习字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注重书写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查误纠错的能力。通过这些有效的引导,提升学生汉字书写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其他教材相比,统编教材针对识字进行了相应的编排。教师要准确与教材编者、教学规律以及学生童趣进行对话,以便准确把握编辑意图,正确了解汉字构造,主动营造教学趣味,为其识字质效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课的教学重点。统编教材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以及汉字本身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由浅入深地安排识字内容。教学时,要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  相似文献   

1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的教学重点、要多认少写。"人教版实验教材中,1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2年级安排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占小学阶段识字量的50%还要多一些。足以见得低年级识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学习汉字也是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识字教学应以培养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为主。如何发挥教材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小学语文教学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主要是识字教学,初步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三年级从识字向读写训练过渡;四、五年级主要是读写教学,同时巩固前三年的识字成果。这些不同阶段的教学要求和步骤,在统编教材中都体现得比较具体。如低年级以识字教学为主,但识字教学又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识字基  相似文献   

19.
识字与写字     
《语文课程标准》就“识字与写字”板块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三个方面提出了学习要求,也给出了评价建议.2021届小学毕业学生,一至四年级学习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部分市州是其他版本),五六年级是统编版语文教材.在复习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标准要求、统编教材的编排及学生学习情况等因素,在明确目标、明晰内容的基础上开展有效复习...  相似文献   

20.
汉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载体和工具,对于一年级小学生而言,加强汉字识字教学,提升识字效率,是奠定语文基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环节。但是目前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的识字效果并不理想。针对此,从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实践出发,探究提升教学效率的相关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