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报纸,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在经济报道方面扩大了视野,开拓了思路,努力按照党中央的战略决策,向报道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以适应读者对经济发展和经济生活的需求,因此,报纸义不容辞地要把握报道的正确导向。然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法规的制订、实施不能超越经济规律的必然性,难免会发生某些方面接受迟缓或遇到阻力甚至有越规、违规现象,因此,报纸无以自解地要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经济报道的导向与监督是报纸经济新闻中两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经济报道必须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转动。市场是商品买卖交易的场所,是商品交换的总和。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这个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它不是一种特定的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以公有制基础为特征)的现代化经济制度。经济报道就是反映市场、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进程中的客观事实。经济报道的导向在于促进市场的繁荣,促进市场经济走上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轨道,促进市场经  相似文献   

2.
电视经济报道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产物,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经济宣传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信息必须十分灵通。每个社会成员进入市场中时,无论是作为买者还是卖者,都要平等地拥有信息,否则就无竞争而言。市场信息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决策的成败,所以不允许信息的传递出现障碍。另一方面,传媒传播经济信息必须处于一个质和量的最佳状态。现在人们对于各自所需的信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新闻媒介来获取的,足见新闻媒介的经济信息传递对市场经济的整…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奋斗目标。对于我们的新闻事业来说,这既是一次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的契机。新闻媒体势必要随之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重新界定自己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角色和位置,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为自己更快地发展创造条件。一、充分发挥传递经济信息的功能,扮演信息中介的角色。在现代社会,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市场主体与经济环境相互交换的内容,可以消除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状态,使市场主体得以适应环境并正确地表现自身。在西方,信息已发展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这种全新的经济环境中,我们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碰撞、检验和评判。少数新闻从业人员,在扑面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面前迷失了方向,错误地认为“抓一把”、“捞外快”、“发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新闻界的竞争加剧。地市党报既要面对中央和省级报纸的竞争,也面临各种文化、娱乐、经济、科技等专业报纸的挑战,更受到电台、电视台的冲击。如果地市党报仍然墨守成规,以老面孔出现,不能从过去那种依靠政府花钱办报、依赖行政命令订报的模式中解脱出来,更新观念,深化新闻改革和内部机制改革,确立竞争意识,就难以发展壮大,更好地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为了尽快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大力改进经济报道,应是新闻改革的突破口。要在坚持经济报道思想性指导性的同时,增强经济报道的信息性、社会性、服务性和可读性,使经济报道日益为读者喜闻乐见。  相似文献   

6.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媒体的服务功能不断显露,在经济报道中,媒体更加自觉地为全社会的经济活动提供信息指导,经济新闻凭着其报道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不仅展示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而且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参谋、助手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0月27日至28日,由安微省广播电视学会和安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主办的安微省第二次广播学论文交流会,于10月27日——28日在合肥市召开。会议提出:广播学研究要以14大精神为指导,重点研究如何深化广播宣传改革,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繁荣经济服务。会上宣读、交流了省、地、市、县和基层广播工作者撰写的论文43篇。论文大都围绕:根据14大精神宣传如何深化改革,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怎样处理好改革经济宣传与宣传经济改革的关系;作为第三产业的广播怎样在搞好市场经济宣传的同时,积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应当正确看待经济新闻的取向;必须从群众关心的热点深化经济报道;怎样适应市场经济创办经济电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第14次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新闻报道如何反映经济领域中这一带有根本性的改革进程,是我国新闻界面临的一项崭新使命,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应予认真学习与思考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一、市场经济与社会制度不存在专属关系却存在隶属特征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并开始实践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是一道十分现实而无法回避的考题。新闻工作者倘若心中无谱,那怎么能在报道中准确地发现与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呢?  相似文献   

9.
现代编辑与市场山曰比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编辑和其他职业一样,碰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现代编辑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使出版更加繁荣,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现代编辑的困惑经济指标的压力。多数出版社实行经济承包...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勾画了建立这种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如何改革我们的经济新闻,使经济报道能更好地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它涉及新闻工作者思维方式、采访方式和活动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1994,(2)
在“引”字上下功夫──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点滴体会《四川农村日报》编辑部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谈话后,我们在加强经济宣传中,集中突出地宣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帮助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存、搏击与进取。我们坚持边干边学,不断...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危机下的中国涂料产业21世纪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体系的波动变化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经济活动带来了活力,也给经济报道展现了一个广阔的活动舞台.新闻记者要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新貌,理所当然地应逐步摆脱旧模式的束缚,面向市场经济、开创经济报道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信用档案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石,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繁荣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日益突显。如何有效地建立和开发个人信用档案资源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越重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用健全的法制来管理会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二次修订并于新近实施的《会计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企业经济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对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准确、完整,以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社会经济体制的变迁对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市场经济是机遇、挑战并存的双刃剑,形势迫使经济报道必须做深入思考,通过内容与形式的革新和多样化,调整知识结构和认知方式,全方位地实现经济新闻独特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7.
经济新闻是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尤其是这样。可是我们的一些经济新闻却很不讲究,不但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有些甚至连"新闻"都不太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很多特点,但是最基本的却只是一个"卖"字。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不论搞什么"产业结构调整"、不论办多大、多先进的工厂,也不论某项事业的科技含量有多高,一个县请多少农业专家下乡,但只有把产品卖了--或者说,使产品稳定地进入了市场,才算是新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只有"卖出去",才算真英雄。新闻是党和政府的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8.
吴振辉 《青年记者》2006,(12):40-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冲击,新闻媒体在这场社会变革中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这种社会进步所带来的迷惘和阵痛.经济新闻作为反映社会经济生活的晴雨表,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遇到了一些尚未得到认真研究和解决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图书馆工作要适应这个变革,更好地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市场经济的特点,深入研究图书馆工作的新任务、新内容和新方法。一、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观念,是当前图书馆工作的重大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很多,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图书馆界树立起这样几种观念: 面向市场的观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必须按市场要求组织产销活动,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雍 《新闻世界》2011,(12):33-34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身为主流媒体的党报如何为读者提供最实用、最权威、最有效的经济信息成为决定报纸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地方党报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权威性,抢占话语权,保持经济新闻报道方面的优势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