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当中 ,张君劢是少数几位直接关注中国近代化问题的人物之一。张的近代化构想涉及到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建构等多方面。张始终把近代意识的养成即人的近代化视为国家近代化的基础和前提 ,但缺少对于社会根本改造的应有关注。张在主观上力求探寻一条既不同于英美式的又不同于苏联式的“第三条”近代化道路 ,实际上并未越出英美式的近代化模式。张所追求的仍然是一种英美式的资产阶级近代化。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3.
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使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十九世纪六十——九十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两大基本任务中国近代化过程有两大基本任务:一是民族独立,一是近代化。两者的关系是:没有民族独立,就不可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落后,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独立。二、中国近代化的特点1.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但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近代化最终未能真正实现。2.近代化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还不断遭到外部列强的破坏,发展缓慢,历经…  相似文献   

5.
近代化也称为现代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过程。近代中国的近代化主要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二是政治上的民主化;三是国家民族上的独立自主,此外还包括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一系列变迁。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洋务运动标志着晚清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开始,那么,清末“新政”则是晚清和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继续。它把洋务运动已经开启的中国军事、文教和经济近代化进程推向深入,同时在政治近代化方面又取得历史性突破,客观上有利于近代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然而,晚清统治者政治上的保守却使其随晚清政权的倒台遽然终止,晚清近代化进程的继续因之夭亡。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城市在社会转型中普遍因经济动力不足而衰落,部分城市依靠行政权力的推动作用而焕发生机。晚清民初是保定城市近代化快速发展时期,北洋集团凭借政治军事权力为保定近代转型提供了动力,然而伴随着其政治上式微,城市亦渐衰落。本文以保定为例,探究"行政导向型"发展路径对城市近代化的影响及其动因。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是适应鸦片战争后御侮图强的政治需要和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经济需要而产生的。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科学教育的产生有力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变革。清末政治经济是制约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朽,经济落后。为救亡图存,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谋求近代化的历程。本文拟谈近代化的内涵及近代化的历程,揭示了各个阶段近代化的主要主张及影响。从而证明亍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谋求近代化是近代中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为现代的改革开放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
贵州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就政治的近代化发展而言,贵州处在一个迟发展的境地,表现在三个方面:1、推进近代化的政治领导层的缺乏和变革社会的政治环境发育不 良;2、启蒙思想的传播受阻;3、近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晚出。一湖南相比尤其突出。它是贵州近代的特征,也置春近代化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涉及两项基本内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以及在民主革命进程中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历程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它们的斗争目标基本相同,都是反侵略(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建立民主政治。但由于领导阶级不同,决定了革命的走向不同。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也就是中国探索近代化的过程,近代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完善是政治近代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民主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民族独立,但真正的民族独立与近代化的发展又密不可分,在复习时应该予以把握。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实际就是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的历程。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涵应该包括民族独立、政治民主、经济近代化和思想启蒙等内容。中国的近代化方式是中国历史选择的结果。近代志士仁人不断地以农民战争、变法维新以及民主革命等手段来救亡图存;同时又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规模或大或小的启蒙宣传和启蒙运动,以求得全面的近代化。可以说,救亡和启蒙相辅相成且互相促进,成为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近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日趋活跃,但有些学者却以一种非历史的、片面比附西方近代化的方式来…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一生关心民生问题,他所倡导的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核心、发展国家资本主义为内容的民生主义经济思想,是一套合乎近代中国国情的资产阶级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方案,试图在国家的积极干预下,以农业近代化为前提,以工商实业近代化为关键,推动一个近代化中国的出现,把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近代化的大潮中。这一方案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上曾起过一定作用,对我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思想也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代化是指经济的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法制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变化,它与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过程相互伴随、相互促进,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  相似文献   

15.
黄兴是在耳濡目染湖南近代化的起步去接触、学习新知识,深为湖南近代化迟滞不前而苦恼、嗟叹;为扫除障碍,推翻封建专制出生入死;辛亥以后,为稳定湖深远。竭尽心智,为湖南政治、经济、文教等事业的近代化作了远虑近谋,贡献大,影响南政局他是中国近代化事业的伟大开拓者。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帷幕,作为社会制度文化的兵制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农民起义的风起云涌,被迫进行了近代化的沿革。在两次鸦片战争,尤其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下,八旗、绿营经制兵制被勇营兵制所取代,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仿照西法编练了新军。近代兵制的沿革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各层面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问题是研究中国近代现代史的新视角,也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热点和难点。一、现代化的涵义现代化又称近代化,它以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和思想文化领域的近代化为主要标志。从过程上来看,它发生在封建社会末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从内  相似文献   

18.
余世友 《新高考》2010,(5):61-63
【考情分析和高考展望】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属于近代史中的抗争史,近几年中国近代史主要从近代化角度考查,但2009年高考主要从抗争史的角度来考查。因此我们在复习这两次运动时。一要注意它们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特别要注意《资政新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方面倡导近代化,走资本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一位颇有争议的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渐趋活跃,争论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近些年来,涉及袁世凯与中国近代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袁世凯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外交等层面的近代化,总体看来,成就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20.
刘波 《考试》2008,(2):41-42
[专题梳理]一、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英文单词"modern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之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中世纪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