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要重视物理教学中的“碰撞效应”众所周知,物体间碰撞越强烈,留下的痕迹越深,这就是所谓的碰撞效应。同样,两个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那么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就会更深刻、更全面,这就是教学中的“碰撞效应”。物理教学中重视“碰...  相似文献   

2.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人,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特点,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对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拟结合化学教学,谈谈几种心理效应的应用.一.碰撞效应两石相撞而冒火花,数物相碰而留痕迹,碰撞越强烈,火花越耀眼、痕迹越大越深.同理,两个人或几个人对某一事物或观点的讨论分析,乃至争论,能使人们对这一事物或观点的了解与印象更深刻、更全面,甚至可以启发新事物、新观点的“创造”.这种现象可称之为碰撞效应.许多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学生之间语言方面的切磋、观点方面的交锋和思想上的碰撞,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3.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是个非常重要的学生实验,自从恢复高考到现在,有关该实验的考察就频频出现,并成为各地调研试题的“常客”,现采撷两道有关该实验的创新试题,供大家欣例赏.1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其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得到了(1如)请…  相似文献   

4.
记忆是从识记开始,通过感知、理解、实际活动,使有关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暂时的神经联系痕迹的过程,这些痕迹在大脑中贮存的过程称作保持。在一定的刺激下,保持在大脑中的暂时神经联系的痕迹能够活跃起来而再现。所以,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控制论观点讨论这个过程为信息的输入→贮存→输出。对此教师在每一过程中都要为学生提供方便,尤其第一阶段是记忆过程的开始,是关键,更值得重视。所以讨论记忆的生理基础,寻求记忆的规律,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对教与学都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注重教学的直观性记忆是从识记开始 ,识记是通过眼、耳、鼻、皮肤去接触各种事物 ,从而在头脑中留下痕迹。而各种感觉通过对事物的接触 ,印象愈深刻 ,在头脑中留下的痕迹就愈清晰、持久。根据记忆这一规律 ,在教学中则首先应注重直观性。地理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为教师进行直观性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标本、实物、模型、挂图、幻灯和录像等直观教具 ,通过形象的讲授和学生细致的观察 ,使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形象 ,并留下深刻的记忆。例如 ,在讲述地球的自转方向时 ,只是口头告诉学生假如…  相似文献   

6.
"比较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蔷 《江西教育》2004,(8):31-32
“比较法”,是把彼此有一定联系或者有相同条件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加以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区别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深刻地理解事物的特点、本质及其规律。在语义教学中,比较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把两个以上的问题、两种以上的观点、两篇以上的文章……相提并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人的一切学习都包含着记忆。学习与记忆是脑的重要机能之一。人所经历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在大脑中留下痕迹,这就是记忆。外界的刺激越强,留下的痕迹越深,记忆的保持就越长久。从信息处理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及输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学术界就时间和空间的哲学性质问题进行了很多讨论.一些人认为,有必要根据现代自然科学进展修改以往的传统观点;另一些人倾向于在保留以往观点基础上对现代科学成果作出阐释。这两种意见的争论直接涉及到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的教学,因而应予重视.本文就这场讨论中的几个主要问题谈谈个人见解,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学术界前辈和同行们给予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9.
李溦 《母婴世界》2010,(6):110-111
这几张画的重点都是在通过触觉和身体力行的变化去感受艺术,在孩子手部的运动过程中,快慢、长短、方向和节奏的不同,画面留下了神奇的美丽痕迹,这些痕迹也就代表了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和当下作画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0.
丁品森 《学语文》2005,(3):36-36
比较论理法,就是通过几个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比较来论说事理、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之所以在议论文中被广为运用.是因为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在比较之中,才能突出事物的特征.给读者留下鲜明的印象,只有在比较之中.才能把道理说得清楚明白,让读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就屈原爱国主义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其间发表了许多有见地的、学术性很强的文章。不过,虽然讨论已相当深入,但争论双方的基本观点还都保持在最初的起点上。笔者认为,现在有必要回到一些基本史实上来,并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和看待问题,避免用现代的观念或概念去套历史现象。下面,仅就其中几个具体问题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凡走过的,必将留下痕迹。那些随着时光流逝而在墙面留下的时代痕迹,就形成了墙上文化。它将现实世界的墙与那些隐没在时空里的历史巧妙地结合起来,给人无限遐想。《墙上文化》有利于引导学生从平常事物中感悟历史,增强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3.
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奇思异想 ,大胆对教师、教材、别人的意见提出个人的看法 ,允许出差错或越轨。居里夫人说得好 :发明千千万 ,关键在一问。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质疑 ,就能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 ,质疑和答疑的碰撞就会磨擦出创造性学习的火花 ,对职高学生的学习是多有帮助的。1.求异性质疑。就是鼓励学生提出不满足课本中现成的结论和观点 ,用超出课本束缚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 ,提出与常规不同的解法 ,例如 :过圆x2 y2=R2外一点 p(a,b)引该圆的两切线PA、PB(A、B…  相似文献   

14.
辩证的思维是思维成熟的标志。所谓辩证的思维,就是既能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能看到事物的反面,既能注意到事物有利的一面,也能发现有弊的一面。辩证的思维往往比通常的思维更全面、更深刻;辩证的思维以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因而它更独特、更富有创意。下面选用的几则材料,都是新近出现的事物,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我们把材料和观点进行了归纳和梳理,供你阅读和思考,也许能帮助你提高在辩论和写作中的思辨能力。你如果有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充分表达。一、赖宁像该不该摘下赖宁是四川省石棉县中学初中学生,他生在山区,从小热爱祖国的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5.
正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在探索将讨论和表演引入到教学中,使阅读课堂"静"中有"动",让学生"动"了起来,从被动思维变为主动探索,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和表达空间。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这种教学法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深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良好。一、讨论与表演的涵义阅读课中的讨论是指两个以上的人围绕一个或几个话题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适当的交流,或形成统一的意见或各执一词。这样,学生在参与讨论中理解了语篇,也学会了倾听与尊重他人。表演则是指以课文内容为载体,  相似文献   

16.
事物、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影响所产生的效果和作用就是效应。地理环境中的效应问题反映出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整体性、联系性和互动性。在地理教学中,适时地、恰如其分地引入效应问题,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地理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整体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中的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和根本原则 ,它也应该成为学习文科综合的指导方法。下面就几个特别重要的方法论分别加以说明。用联系的观点指导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事物自身存在系统与要素 (或整体与部分 )的关系 ,这种关系要求我们着眼于整体、系统地把握事物。文综的三门学科构成一个大系统。这一系统中的要素又作为更小要素的系统而存在。内容很多 ,而每堂课却只讲其中的一点内容 ,教材往往也是一框一框分别打开某个知识的。如果在教学中不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课与课或框与框知识的衔接 ,那么学生往往会因为某个知识而“…  相似文献   

18.
带有单摆的物体与别的物体发生碰撞时,如果碰撞时间极短,则因惯性作用,摆球暂时不参与这种碰撞。通过摆线的作用,摆球状态发生改变,分析这类问题的思路有两条。 一、看作两个理想过程 理想过程是对真实发生的物理过程的简化。这种简化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暂时忽略次要因素。带摆物体的碰撞通常简化为物体的碰撞和摆球的摆升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通过调查、查阅相关资料、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多媒体影像等方式,进行信息技术和科学学科有效整合,让学生的认识在已有的经验和能力的基础上自然展开。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大家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成功,关注周围事物的变化。3.科学知识:知道年轮的基础知识,了解周围事物与时间的关系。课前准备:1.教师:构建“寻找时间的痕迹”专题网、制作一棵小树及两个小朋友成长过程的动画片。2.学生:准备自己成长过程的照片、衣服鞋袜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流星划过天空会留下美丽的痕迹,骆驼走过沙漠会留下一串深深的脚印。你们…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讨论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问题的某些方面进行争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以及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