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文表叔对政治有情缘,有感受,只是没有时间和兴趣培养分析能力。心里没有政治,大不了落个“无知”的称号;对政治发生兴趣会落个什么下场,那就只有天知道了。他太忙,倒成全了他。  相似文献   

2.
刘士林一直强调,人之美的本体是不可分析、不可言说的,"一分析就会支离破碎,一言说就会落个言而非也的结局"。看来,他之所以如此地"言而非",正是由于他在书中进行了言说,故而也没有避免这个结局。  相似文献   

3.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陈景润总是能躲就躲,能不发言就不发言,每当开会讨论的时候,他总是去图书馆看书或在宿舍里钻研学问.然而,尽管他竭力躲避着政治风暴,但政治风暴却没有放过他.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写典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想方设法深入采访 我是第一个向有关负责人提出采访许振超和他的家人的.负责人板着脸答复说:"有13家新闻单位呢,都要排队,你等安排吧."我和陪同的青岛港的人"密谋"后,没有按照有关方面的安排计划,就偷偷跑到许振超家中.进了家门眼前一亮,三室一厅的房子,养着郁郁葱葱的花,有钢琴,有跑步机,有电脑,还有一个大地球仪.看来,这个先进典型的日子过得还满不错么.与他的妻子和女儿进行了几个小时的长谈,了解到他付给了妻子、女儿浓浓的爱.记者开始从心底里赞同这个男人了:"一个责任感强的男人."但心中对他仍然没有找到感觉,只是好奇.  相似文献   

5.
从对政治毫无兴趣到出任日本首相,从自民党的"改革魔鬼"到民主党的最高顾问,羽田孜曾在政治的狂澜中几经沉浮与变幻,而他对华友好的立场却从未改变  相似文献   

6.
<正>在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一位全国闻名的高级工人技师,他从一名仅拥有职高学历的普通电工干起,经过16年不懈努力,成为同行业著名的电器调试能手,就连许多外国企业都要想方设法高价把他挖走,他就是多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被称为当代工人楷模的王亮。王亮自小就对电气知识怀有浓厚的兴趣,本打算长大做一名电气工程师,但髙考却因几分之差落  相似文献   

7.
梁衡 《新闻实践》2009,(1):15-16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在他从业的38年中,有19年从事新闻管理,19年从事一线的新闻采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同时,他还兼治文学、政治、科学吏方面的学问,都颇有建树.这样的阅历和知识结构使他在当代新闻学人中独树一帜.其学术思想有其鲜明的个性,既有政治高度,又体现新闻规律;既有宏观理论思维,又有微观层面的操作经验;虽是讲新闻,却洋溢着百科知识;虽是写新闻或做研究,却有散文式的语言.他在职期间,曾写下了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业务手记,有一部分已经收入在业界流行甚广的"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徐霞翔 《档案与建设》2021,(6):74-76,51
"我身上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只有一副近视眼镜,值几个钱?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这是恽代英写于1920年的诗作《我》.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青年运动的领袖,恽代英从青年时代就积极投身爱国救亡运动,传播革命真理,教育和影响了整整一代青年.郭沫若回忆说,恽代英对革命很有贡献,"在大革命前后的青年学生们,凡是稍微有些进步思想的,不知道恽代英,没有受过他的影响的人,可以说没有".[1]本文通过对五四时期恽代英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和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大会的考察,勾画其向马克思主义者政治转向的思想轨迹,并着力呈现部分五四知识分子对救国路径的不懈探寻及其"力行"姿态.  相似文献   

9.
张连莹 《档案时空》2007,(11):37-38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人.他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东晋时杰出的书法家."他是王氏家族子弟中骨鲠高标的一位才子",但随着门阀相轧,他对作官已没有兴趣.朝廷曾召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嵇内史,故世人又称他为王右军.最后他还是"称病去职","誓墓"不仕.  相似文献   

10.
基层是采访报道之根 有个记者说,在领了一组采访报道任务后,他的同事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写出了一篇大作,写得不错,受到领导的表扬.而他一头扎进基层采访了数天.反倒没有写出"像样"的东西,受到领导的批评.以为这可能是一个偶然现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政治传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进行辨析.第一,要从政治学与传播学的"视界融合"的高度来界定和把握"政治传播"范畴."政治"与"传播"二者有机结合构成元态的、完整的、独立的"政治传播"范畴;第二,政治传播共同的研究对象和领域没有形成,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没有建立,也没有自己特有的方法和方法论,因而,真正的政治传播学没有形成;第三,正确理解"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的关系."政治社会化"的深刻本质,是试图通过"化"使整个社会"政治化",其"恶果"恰恰可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社会政治化";第四,造成政治传播中的所谓"富媒体,穷民主"现象,是严重夸大了新闻媒体的作用、政治"献媚"于新闻媒体的结果,是政治传播理论研究中"政治"与"媒体"本末倒置的恶果;第五,构建中国气派的政治传播理论,需要中国气派与全球视野的内在一致,西方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良性互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适度张力.  相似文献   

12.
阎锡山于1917年独掌山西的军政、民政大权以后,提出并开始推行他的用民政治.他基于自己对中国历史上政治变化的认识,从与安民政治相比较的角度给用民政治作出了解释:"适时之政治作用与人生之发展企图相反者,为消极的安民政治;与之相顺者,为用民政治[1]63."他打着"保境安民"的旗号通过"洗心术"与"六政三事"用民政治措施,大力加强其在当地的政治实力,维护其"山西王"的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末新政"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变革中,有一个关键的人物不容我们忽视——张之洞,可以说没有了他,晚清的这场新政又将是另外一番模样,因此,在本篇中笔者将探索张之洞对清末新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责任,是个沉甸甸的话题.每每提及,我就在想,世上有没有没有责任的入呢?无业者?不,他还有对家庭、子女、老人的责任;孤儿?不,他还有对社会的责任;傻瓜?对了,傻瓜虽没有责任,但他的责任却转嫁到监护人的身上.看来世上没有什么推卸责任的理由.这里,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一点自己在档案工作中对责任的理解. 初识"档案":好奇中体味责任 22岁那年,我从空军某基地调到四医大机关从事档案工作,内心既好奇又兴奋.当时档案室有三个人,一个老同志带着我们两个年轻人,没有任何基础,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么干就怎么干.我清晰记得,当时我的主要工作是整理移交第四批老干部档案.翻开档案,大部分纸页已经发黄发脆,吹弹即破,还有些是用专用纸精心裱糊过的.  相似文献   

15.
从没有因为讽刺政治而惹上麻烦的台湾戏剧导演赖声川想不到,当他接近了政治,试图用单纯的艺术创作"正面表达"的时候,却陷入了选举操弄的漩涡。"弊案""攀附权贵",面对排山倒海的责难,他的辩驳没有人听,没有人信"有时候我真不懂,在台湾做政治干吗读那么多书?每天去都是讲没知识的话。伦理、民主、自由,政治、媒体、下水道,这两句话对我来说,完全对称……一个靠  相似文献   

16.
《出版经济》2006,(3):16-17
本书详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初普京的仕途起步阶段,重点叙述了从2001年8月至2003年底以来的俄罗斯政治进程以及他的政治贡献.作者在书中对普京的四年克宫生涯做了初步小结,评述了他在近年发生的多个国际重大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并着重探讨了普京时期的俄美关系和敏感的"尤科斯"石油公司事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包光宇老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是位95虚岁的寿星;"95"四舍五入即"100",包老可尊称"百岁寿星".他与老伴入住浦东某康复护理中心已5年,近年耳朵更背了,牙齿落光了,反应也慢了,但思维依然清晰,尤其对旧事记忆犹新.他平日里仍喜欢翻阅书报杂志,还不时玩弄手机微信,对新事物知之甚多.  相似文献   

18.
苏轼,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然尝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一度困顿、失意、郁闷、彷徨.如其临近生命终点所慨"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①这正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人生价值所做的总结与解剖,这亦是对其政治生命的自嘲,却也暗含了对自己文学艺术生命的肯定.黄州、惠州、儋州的十多年贬居生活,不仅是他文学艺术的辉煌时期,也是他人生思想范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完善的最关键时期.假如没有这一段生存挫折与磨炼之玉成,也就没有如今我们心目中的苏东坡.社会存在实践影响了苏东坡的思想意识与心理转化,使其性有所适,宣之于文艺,完美其人格.  相似文献   

19.
"少吃"长寿     
我的朋友张飚,是国内小有名气的书法家.有一次,我向他求字,他问我写什么,我说就写"少吃长寿"吧.几天以后,他把字送来了,果然写得好,挥洒自如,苍劲有力,呼之欲出.不过,他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他把"寿"写得特别大,"少吃长"3个字写得特别小,像是给我祝寿的条幅.其实我的意思主要是强调"少吃","长寿"是"少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高天义 《出版广角》2018,(15):88-89
一部《满目青山黄庭坚》,为我们还原了这位官不过七品,却名留千古的诗人,让我们看到他"冠盖满神州"背后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也让我们领略到他"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的悠远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