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对话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在场、主动介入、积极参与联系在一起。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话活动”。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与传统意义上的“问答”式对话不同,“对话教学理论”强调摆脱以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思维,主张…  相似文献   

2.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因此,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克林伯特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确实,对话,作为当前教育的新观念,已被很多人所接受。教学中的对话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人机对话、自我对话,还有学生与环境的对话、与社会的对话等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生本对话,是一切对话活动的主体。从狭义上讲,“文本…  相似文献   

3.
张晓 《煤炭高等教育》2007,25(1):109-110
对话,意味着一种沟通,是一种意义被表达、解码、传递与编码生成的过程,具有动态开放性的特性。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开始向教育领域的渗透,对话教学动摇了传统教学模式,在当今基础教育改革中逐渐浮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关乎教学的“我”的个体主动性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你”对话、“我——我”对话、“我——它”对话是教学活动中关键的三个可对话因子。  相似文献   

4.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改革中,对话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上,对话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方式。但是,师生在对话过程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5.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所指的“对话”,不是一般语言学意义上的对话,而是一种教学对话。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  相似文献   

6.
马晓萍 《教学随笔》2009,(11):30-32
钟启泉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中指出:“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拥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对话原理。”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自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语文课上,对话式教学已成为教师们首选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追问,是对话中不可缺的对话形式。  相似文献   

7.
吴红英 《考试周刊》2012,(61):34-34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所以“对话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形式。那么“对话式”教学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话式”教学至少存在四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8.
所谓“对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对话”被理解为与单个的独白相对应的一种语言形态.属于纯粹的语言学现象。广义的“对话”事实上已经完全超越了以口头语言交流为特征的语言学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社会和文化的意义。从国际事务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域到学术领域,从科学世界到生活世界.对话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生存状态。具体来说,对话作为一种原则,往往与民主、平等、包容、坦诚联系在一起;对话作为一种策略,往往与共同合作、主动参与相联系。当人类文明进程的车轮开到了二十一世纪。“对话”作为一种时代精神渗透到学校教育领域。从而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许多方面发生质变.并逐步生成一种新的教学形态,我们称之为“对话教学”。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对话教学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其二,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第一层含义显而易见,第二层含义是指明对话教学的实质:对话教学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对话教学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对话教学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教学是以人为本的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陆香 《教学与管理》2011,(12):41-42
在人的一生中,对话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方式,而教学本身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克林伯格提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费莱雷在其解放教育理论中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提倡“对话式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也倡导“对话”,  相似文献   

10.
对话教学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它是相对于传统“独白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新课程中,对话教学已经超出了原初的语言学范围,成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表现为多种教学策略。它不仅指师与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平等交流,也包括人与文本、人与自我的对话。本文试就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和有关实施策略作一阐述。一、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及其过程(一)阅读教学的对话理念阅读教学是一种社会性的沟通过程,对话是构成其过程的主要活动形态。“对话”从外在形式看,虽然与一般的谈话活…  相似文献   

11.
一、“对话”模式的理论基础 什么是对话?巴赫金认为,对话是“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是一种“在各种价值相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是人们的一种生存状态。对话教学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的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互动”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确立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这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结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参与热情的高涨,创造性的解放。“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话式”教学。它是对话主体间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标志。在他看来,教学原本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这就是“教学对话原理”。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对话教学”:它是生本、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这种师生间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是对…  相似文献   

14.
金桂芬 《成才之路》2010,(13):I0016-I0016
“语文对话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对话型”教学不是要把语文教学彻头彻尾地变成对话。而是要使语文教学具有对话性。对话教学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日渐发展起来的。充分体现了对话时代的理念和精神的一种教学形态。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师生双方主体性的教学,体现了对师生双方主体性的尊重。对话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的生成性的教学.  相似文献   

15.
刘江虹 《新疆教育》2013,(9):133-134
德国学者克林伯格指出,“教学方式中起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 对话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教学是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这种环境中的对话是民主的、平等的、互动的、交往的,也是创造的、  相似文献   

16.
不要忽视隐性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应该是一种“对话”活动,如克林伯格所说,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在语教学中,“对话”既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也是师生与本、与自我的沟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作为教学的一种形式,客观上决定了其具有多向的交互性特点,或产生互动效应,或唤起认同,或触动联想,或产生争议,或诱发疑惑,从而使学习的内“容增值”,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形成真正“的对话”,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目的呢?一、与文本对话——基点引导学生对话文本,使学生动心动情,在全身…  相似文献   

18.
<正>“卷入式”的对话教学是对话学习的一种极致投入的学习体验状态,这也是实现高效对话教学的一条捷径。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卷入式”教学侧重于从学生的情感、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习主体积极性的调动与参与投入,将“卷入式”教学方式运用于初中语文的对话教学中,能够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积极地开展对话教学,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  相似文献   

19.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一种新型的教学文化,即在教学过程中,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学生、文本和环境之间激荡起的心灵共振和呼应。《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  相似文献   

20.
刘素容 《教师》2012,(19):95-95
对话,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而作为具有人性和灵性的语文教学,对话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必需。因此,《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