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引发教师“心理危机”的三大因素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候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引发教师的“心理危机”呢?心理问题向来就被视为一个敏感的领域,而教师由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殊性,其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某种意义上就显得更复杂。有关专家认为,目前引发教师“心理危机”有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2.
心理咨询是一种需要付出大量情感与精力的特殊职业。如果一名心理咨询教师认为自己能为每一个来访者解决问题并始终处于“忘我”的工作状态,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肯定会导致心理上的“枯竭”。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离退休教师由于其特殊的职业特点而构成了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是老龄化社会必须关注的现实问题。在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前提下,心理因素已经成为产生和导致致病的主要原因,心理障碍已成为威胁离退休教师群体健康的首要问题。因此,研究影响离退休教师群体健康的心理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并且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是一个关系到教师群体健康的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职业“更年期”是人们职业转折最主要的一个时期,分析高校教师职业“更年期”的心理状态,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教师职业“更年期”的心理调适方法,对于做好教师从职业生涯平缓地过渡到退休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无奈 无助     
很多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教师,为学生讲授一些心理知识,也为学生、家 长和教师做一些心理咨询工作。心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之处在于他们面对学生、学生家长 时,是一个辅导者和疏导者;而面对教师时,则要充当一个倾听者。这种工作角色,使他们有很多不同于 其他教师的心理体验,他们是如何“解压”的呢?  相似文献   

6.
使用新教材,怎样才算得上一堂好课?这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应从数学教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出发,寻找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具体地说,就是从“为什么而教?”“怎样教?”“怎样学?”“教什么,学什么?”“教得如何,学得如何?”等方面去评价一堂课。教师是一门特殊的职业,有它特定的行业要求。据此,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数学教育理论得出如下的评课维度:  相似文献   

7.
很多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配有心理教师,为学生讲授一些心理知识,也为学生、家长和教师做一些心理咨询工作。心理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特殊之处在于他们面对学生、学生家长时,是一个辅导者和疏导者;而面对教师时,则要充当一个倾听者。这种工作角色,使他们有很多不同于其他教师的心理体验,他们是如何“解压”的呢?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任何一种职业或专业活动都有其特殊的矛盾。在解决这种特殊矛盾的过程中,人们要完成某种职业任务,不仅需要具备一般的道德心理和道德行为,而且还要具备某种特定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教师道德就是职业道德的一种具体形式,是社会道德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表现。它对于形成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职业理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个人从事某职业久了,身上会不自觉地带上这个职业的特征,举手投足都会流露出这个职业的气息。教师做久了,也会带上教师这个职业的文化标识。教师的文化标识是什么呢?我觉得是“儒雅”。  相似文献   

10.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受着所有职业共同承受的压力;教师作为特殊职业,又承受着个性化的压力。第一,过高的社会期望造成教师自我认同混乱。农业社会,教师因“传道授业解惑”而被无限神化。工业时代,教师作为知识、技能等谋生手段的象征而被敬畏。信息时代,教师丧失主导地位,尤其是新教育中的教师开始扮演“学习的服务者”,社会角色认同的改变给教师的心理带来挑战。每到教师节前后教师被社会说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蜡烛”、“春蚕”,号召各阶层尊师重教,但实际上教师在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是夹在学校和学生、学校与家长、学生和家长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心理教师会有心理问题吗?他们是专业做心理辅导工作的,社会评价反映出人们对心理教师有很高的职业期待。中小学心理教师从事的是助人的服务工作,他们致力于促进学生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示范者。然而,助人工作者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心理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工作的压力也会给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试想心理教师本身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人们常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们把教师比喻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比喻成“园丁”,辛勤地浇灌着娇嫩的花朵。这是多崇高的评价呀!这朴实的语言高度地赞美了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也充分地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的与众不同。特别是国家推行新课程改革后,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特殊的工作环境和特殊的岗位,其职业观就更特殊了。  相似文献   

13.
《师道》2009,(3):62-62
教师职业是特殊的,教师人生也是特殊的。李振平认为,(见《继续教育研究》)教师在职业和人生之间存在不同的取向:有的教师把职业等同于自己的人生,即把职业作为人生最大的目标和追求;有的教师认为“职业小于人生”,  相似文献   

14.
由“谁”来为职业学校教师减压,“谁”来关注职业学校教师的心理成长?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目前情形下,有教师、学生、科系(年段)、学校、政府等减压主体。从教师角度看,虽可通过认知、倾诉、沟通、暗示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从思想、身体和心理方面减轻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刘敏 《上海教育》2022,(32):24-25
<正>什么是“教师幸福感”?根据美国区域教育实验室(The Regional Educational Laboratory)的定义,“教师幸福感”指的是教师对个人和集体的身体、心理、环境和社会事件的评价和反应。教师幸福感关系到教师的聘任留任、教师职业满意度、效能感和职业表现,并进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表现。虽然这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当前师资短缺、教师流失、教师职业吸引力降低等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难题,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发展又对教师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职业认同:教师成长的内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教育当做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教授认为,“职业认同”正在成为教师能否实现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所谓“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职业认同,既指一种过程,也指一种状态。“过程”是说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状态”是说教师当前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它不仅关乎教师自身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影响更是长远而不可逆的,所以尤其需要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相似文献   

17.
李明富 《考试周刊》2011,(22):26-27
教师作为一项特殊的职业有着较强的专业性,正是因为特殊使命,教师往往承担着比其他职业更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往往是造成教师心理脆弱的重要原因。青年教师,尤其是高校的青年教师,作为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更是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心理问题和冲突不可避免,本文阐述了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冲突的表现原因及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8.
敬业是一个道德的范畴,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负责的态度。由于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之职责,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任务,对敬业价值观的秉持与践行有更特殊的意义和要求,因此,敬业应当是教师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19.
“师者,人之模范也。”什么叫教师,教师就是榜样,是模范。教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要做教师,你的智慧就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你的思想言行要能够做别人榜样。这个分量很重。用现在的话说是:德才兼备。我想,做教师,首先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不管教什么学科,这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 最近看到一个社会调查,里面列举了数十种社会钦羡的职业,诸如工程师、会计师、医生等等。然而,从头至尾,都没有教师的位置。应该说,这是一个值得引起警觉的信号。社会心理的倾斜,原因当然是多方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大概在于教师工作过于琐细、辛劳,由此限制了个人志趣的发展;而且,待遇也普遍较低。一句话,教师作为“人梯”,作为“蜡烛”的工作特色,使很多人望而生畏。可也正是这种特殊的缘由,为国家选择了一批愿意默默奉献的男男女女。不管男人还是女人,既然当了教师,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自我发展”与“自我牺牲”的心理矛盾。这一人生课题,扭结着女性特有的生活困难和心理障碍,使得女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