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地利德语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是20世纪欧洲文坛上一位独特的作家,在现代主义文学中,卡夫卡被称为“荒诞文学之父”。说起卡夫卡笔下的荒诞世界,人们首先就会想起他的《变形记》,短篇小说《变形记》完成于1912年,1915发表在月刊《白色书刊》10月号上。这篇小说一经出版,立刻引起了读者的极大讶异与关注。《变形记》作为卡夫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2.
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给人一种怪诞的感觉,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诞,不能脱离他所运用的独特的叙事技巧。在《变形记》中,叙述态度、叙述视角和叙事空间的独特性,使小说的怪诞内涵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从这三个方面把《变形记》的叙事形式与怪诞内涵联系起来,更容易体会卡夫卡作为一个孤独者近乎冷漠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3.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描写了一个荒诞离奇故事,揭示了人的异化,人性的扭曲,反映了社会现实。一道门阻隔了两个世界,本文浅谈《变形记》中"门"内外的世界,从而更深入地了解荒诞背后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变形记》用传统的阅读方法很难解读,它对读者是一种智力情感上的挑战。《变形记》是一个现代寓言,我们能从中清楚地捕捉到它的深刻寓意。  相似文献   

5.
江松 《现代语文》2009,(11):106-108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以非理性的梦呓文字建立在对生活的感受和想象基础上,对人性的异化和采用荒诞的神话变形正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表面上看卡夫卡的文风怪异,实际上,是他对生活的怪异感受(内容)生发成艺术的怪异表现,在某种意义上,让生活与艺术、内容与形式和谐地走进他的小说,这也许是我们有效地理解和破译其小说《变形记》内涵的一个切入口。  相似文献   

6.
东写西读     
荒唐·沉重·善良——读卡夫卡《变形记》李逸飞卡夫卡的《变形记》我前前后后看过好多遍,每次读它都有新的感受。起初我以为那只是一个荒唐可笑的故事:小小的推销员格里高尔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第一次读时我年纪小,看到这里居然吓得不敢入睡呢,呵呵)……可怜的格里高尔承受着生活和工作的重压,变成大甲虫后终日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小房间中,父母和妹妹先后对他失去了耐心,他痛苦、无助、迷茫、孤独……他被世界抛弃了,于是他也抛弃了世界。在一个灿烂的早晨,当一丝阳光射进房间,照在他干瘦的外壳上时,他悲惨地死去。这是怎样沉…  相似文献   

7.
一谁都知道卡夫卡的《变形记》是在写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还多说什么?《变形记》确实反映了奥匈帝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问题,大家也常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六章初稿论“异化”的话说到“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对小说剖析。这当然是对的,小职员格里高尔·萨姆沙的确在残酷的社会体制中成了赚钱机器,变为“非人”,他的形变不过暴露了早就存在着的异化现象。谁也不敢说《变形记》不是写“异化”,不过还是有一个小问题: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甲虫是在小说开头还是结尾?“异化”是这篇小说借以…  相似文献   

8.
人们一谈到现代西方表现主义大师卡夫卡时就会想到他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人变成了虫,荒诞而又令人恐怖,但是读者接受了这种荒诞,并且把篇幅不长的《变形记》看作卡夫卡的主要代表作.其实古罗马的阿普列尤斯早就写过一篇《变形记》(又名《金驴记》)那是一个人变驴的故事,年轻的猎人鲁齐乌斯为好奇心驱使,误用了魔药变成了一头驴.这头人变成的驴仍具有人的思维但不能说话只能发出一声声驴叫.故事随着鲁齐乌斯变成的驴被强盗抢走而展开,忍辱负重的驴眼  相似文献   

9.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曾经说过:“如果举出一位作家,能和四大名作家并列的,那么,卡夫卡是首先令人想到的名字。”的确,卡夫卡所写的《变形记》、《城堡》和《判决》等多部小说,让我们看到的是作为现代派鼻祖的卡夫卡的艺术魅力,尤其是他那篇举世瞩目的《变形记》。  相似文献   

10.
杨文妮 《作文》2023,(16):25-26
<正>奥匈帝国作家卡夫卡的《变形记》被编排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和《聊斋志异》中的《促织》排在一起,从马克思阶级分析论的角度来看,都反映了人在他们所生活的阶级社会中发生了异化。而《变形记》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的心理变化有许多值得深入探究的地方。沿着《变形记》的行文脉络,对格里高尔在受难者之路上的心理历程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面对甲虫之躯,格里高尔是平静的,而他人却是排斥的;已是甲虫之躯,格里高尔在能不能工作的矛盾中痛苦地挣扎;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的话 13年前,一本《血色黄昏》让所有有过知青经历和没有知青经历的人都感到了一种巨大的心灵震撼,关于知青的话题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叙事的阶段。13年后,当年“责编”《血色黄昏》的岳建一和他所在的中国工人出版社,又策划推出了一套有关知青历史的系列丛书《中国知青民间备忘文本》第一辑六本,已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为此,我们围绕这套丛  相似文献   

12.
从《变形记》看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寓言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派文学具有明显的寓言化倾向。本文着重分析了卡夫卡《变形记》中格里高尔这个寓言形象,并尝试地将《变形记》的寓意从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次加以阐述:以作家遭遇为基础的小人物的孤独感和灾难感,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疏远而冷漠的关系;人的异化主题。本文还分析了《变形记》表达手法及风格的寓言特色,并将《变形记》与《美国》、《审判》等卡夫卡其它几部小说就寓言特色方面作了系统比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变形记》在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题材、语言、人物关系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卡夫卡的《变形记》与传统小说的区别,论证了《变形记》另类手法写作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5.
卡夫卡的《变形记》一向被评论为"控诉资本主义制度对现代人"异化"的扛鼎之作。但只要读过文本的人都不难看出,卡夫卡在写作《变形记》的时候所经受的精神磨难是异乎寻常的。他以生命的代价来进行创作,而创作又是他唯一的方式,是他全部的生命。他以一只"虫"的特殊视角冷眼审视"人"孤独的根源,从而揭露人类的生存状况和生存困境,使自己担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介绍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理论,分析费弗对于卡夫卡《变形记》的存在主义解读,给读者展示《变形记》是如何体现了存在主义孤独、死亡的主题的。  相似文献   

17.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一直被认为是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家,对于其作品,人们也一直是从现代主义的角度来解读。随着后现代理论的兴起,人们又发现了他作品中存在的后现代因素。《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性作品,其中也体现出了一些后现代的特征。主要从主题、人物、情节、叙述者情感及语言的不确定5个方面来解读了《变形记》艺术创作上的不确定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正卡夫卡(1883年-1924年),奥地利小说家。20世纪西方文学的彗星,现代派文学的祖师。《城堡》和《变形记》是卡夫卡的名作。《城堡》里K去城堡,要求当局批准他在附近村子里安家落户。城堡就矗立在前面的小山上,看来近在咫尺,想进去却比登天还难。《变形记》中的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醒来,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大甲虫。他遭到亲人和社会的厌弃,最后在孤独和饥饿中悄然死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分析了卡夫卡小说《变形记》的风格特色,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变形记》在20世纪欧洲文学史上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从《变形记》看作家的人文情怀《变形记》是生前默默无闻,死后风靡欧美文坛,被称为表现主义文学大师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记述公司小职员格里高尔在生活的重负下异化成一只大甲虫,被亲人唾弃,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故事,展现了西方社会中下层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