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是对学生无形且又最有力的教育。美国教育家保罗·韦地博士花了40年,收集了9万名学生所写的关于他们心目中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从教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如何让教师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3.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是巨大的、永恒的。对此,许多教育家有过精辟的论述。俄国著名教育家乌中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既然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如此巨大,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是教师人格教育价值现实化的前提条件。在内容上,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人格修养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具体说来,语文教师的人格修养应侧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教师从事的是社会上的一种专门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其有口皆碑的职业形象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强大隽永的人格力量。”巴拉诺夫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马瑾 《陕西教育》2010,(3):20-2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论研究型教师应具有的个性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平 《教育探索》2006,(2):114-115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影响受教育者个性和教育成效的重要因素,它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导向功能,是一种巨大的教育资源。“教师的人格(个性)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个性)是教育的一切”,所以,“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未来的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它需要有优秀个性品质的研究型教师。先进的管理理念、独特的语言艺术、超强的驾驭课堂能力、主动捕捉信息的意识、积极进取的科研精神、善于反恩的可贵品质,是研究型教师应该具备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活动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行为规范,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应以师德去熏  相似文献   

11.
正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心理发展、人格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知识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对学生道德、人格方面的影响上。正如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这就意味  相似文献   

12.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人格魅力,是教书育人必备的本领和才能,是为人师表必需的修养和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从教素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那么,在教育教学、学习生活中如何让教师拥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呢?  相似文献   

13.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任何纲领和任何管理机构。不论它们被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事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师人格始终与教育构成有机的整体而影响受教育者。教师人格是一种教育影响,它既具有社会价值,又具有教育价值。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动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加入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内容,使教师人格的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15.
在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中,人格魅力无疑是核心,是灵魂.古往今来,教师的人格魅力不单是修养境界的问题,而且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因素,一种看不见的教育力量.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真正的教育是不可能的."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人格力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又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  相似文献   

17.
游满梅 《辅导员》2009,(3):55-55
心理学研究表明: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而教师的形象更是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几十双甚至几百双眼睛随时可能摄下教师形象的镜头。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为人师表,用高尚的人格素质去影响学生,要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表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8.
教师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现代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乌申斯基认为 :“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人格表现为高尚的师德 ,不断提高的学力 ,健康的心理素质及端庄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教师的人格魅力便是教师高尚人格对学生产生的美好而深刻乃至震撼心灵的巨大力量。这是“任何说教、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强有力的隐性教育力量。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 ,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一、用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高尚的师德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 ,就是…  相似文献   

20.
漫议完善教师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必然要以提升教师人格为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