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戏剧对话往往超越人物话语的字面意义,对戏剧文本进行语用分析可以揭示戏剧对话的深层含义。语用模糊和会话策略对戏剧文体分析具有一定的应用性。本文以19世纪英国剧作家王尔德的戏剧《真诚的重要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人物对话进行语用分析,进一步阐释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两类语用方法对人物进行刻画的。  相似文献   

2.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家庭墓地》是一首戏剧诗。弗罗斯特在《家庭墓地》中使用了许多戏剧手法,主要包括戏剧语言(口语化的语言和戏剧对话)、戏剧冲突、戏剧场景(戏剧地点和人物)、戏剧结构、戏剧讽刺、戏剧悬念以及对人物动作的戏剧描写等。诗人运用这些戏剧手法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形式,使其诗作迸发出一种艺术张力,并有效地强化了诗歌的主题。  相似文献   

3.
通过运用在戏剧中分析人物对话的话轮转换框架,论证这一框架稍改后同样适合剧本中人物的对话分析,并且以剧本《乱世佳人》证明这一稍改后的框架能很好地从话轮转换的角度分析人物的对话语言,揭示剧本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给读者以强烈的人物想象空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欣赏剧本,这也是文学欣赏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4.
曹禹的戏剧语言,精湛优美,简洁含蓄,明白晓畅,细致生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高度艺术化的语言。他的剧作,无论是人物对话,体态语,还是舞台指示语言,都独具特色。一、简洁含蓄、富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在戏剧中,对话是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及其思想的重要手段。老舍在《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中曾指出:“对话很重要,是文学创作中最有艺术性的部分”。曹禺戏剧的人物对话,是其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最有特色的部分。(一)雅俗共赏的语言曹禺剧作的人物语言是简洁易懂的。他戏剧的人物语言大都是日常生活普通的语言。特别是…  相似文献   

5.
人物对话是戏剧文学的主体文本;剧作家为不同戏剧人物选择不同的语体或语域;对戏剧人物对话的语域分析有助于正确把握戏剧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准确地理解剧作家的创作意图;语域变异则会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人物对话是戏剧文学的主体文本;剧作家为不同戏剧人物选择不同的语体或语域;对戏剧人物对话的语域分析有助于正确把握戏剧人物的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准确地理解剧作家的创作意图;语域变异则会增强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戏剧《麦克白》有着细腻而生动的人物对话,巴赫金在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时用复调理论来展现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世界,透析对话背后的深层内涵。复调理论是否能够用于对戏剧的分析?戏剧中的对话是否符合复调的理论分析?借助于莎士比亚剧作《麦克白》探究这一问题,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席娟  陈莉霞 《考试周刊》2014,(25):28-29
对话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主要表现手法,不仅是生活的再现,更是作者的艺术创作。本文从语用学角度,运用格赖斯的会话含义理论,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对话片段为语料,分析其中不同角色在特定的语境下违反合作原则四条准则所传递出的会话含义。通过分析主要人物之间的对话,得出以下结论:电影利用违反合作原则的方式制造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从而表现戏剧冲突和人物内心活动。了解了人物对话的会话含义,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人物形象,解读电影作品意义。从语用学角度分析电影中对白的会话含义,无论是对英语理论研究还是对跨文化交际,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契诃夫在戏剧创作中将既有的、将有的和潜在的矛盾冲突或作淡化处理或安置在幕后,既无中心人物也无中心事件,使起承转合和戏剧冲突这样的戏剧性特色缺失;还有在戏剧的叙述、对话、景象插叙中对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语调”的运用,以及突出人物个性的“语势”的运用,都使契诃夫的戏剧呈现了一种叙事作品的特色,在向传统戏剧程式挑战的同时,也为现代戏剧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戏剧作为一种语言艺术,人物对话是其主体文本,不但推动情节发展,还能表达剧作家的思想。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领军人物奥斯卡·王尔德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他的独幕剧《莎乐美》情节怪诞、寓意深刻、语言奇妙,宣扬了只有艺术才是至高无上的主旨。本文将运用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分析《莎乐美》中的人物对话因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从语言学角度理解戏剧语言如何表达剧作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戏剧语言特别是人物对话具有动作性、口语化、潜台词、个性化等特征,而小说创作对人物对话的要求则较为宽泛。本文将就海明威小说《杀人者》人物对话的戏剧性特征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戏剧与小说、诗歌、散文通常被认为是文学的四种基本体裁。戏剧主要由人物、冲突和语言构成,优秀的戏剧总是有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紧张曲折的戏剧情节,而这一切都需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尤其是在话剧中,“对话”已成为表现冲突、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最为基本的手段。因此,戏剧语言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情节开展是否顺利,以及戏剧内容是否深刻。  相似文献   

13.
语用模糊是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语用现象。它在戏剧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中普遍存在,用以突出人物性格和冲突。从语用模糊的角度分析戏剧名篇《雷雨》中的人物对话,纵深地挖掘其中的人物性格和戏剧冲突,展现语用模糊的使用对戏剧冲突发展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合作原则是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小说、戏剧,及日常生活的人物对话的分析中。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得到广泛的喜爱,影片中很多人物对话由于合作原则的违反都蕴含着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折射出影片的主题。从违反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角度分析影片中的经典对话,体现语言运用对电影文学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存现句的使用和戏剧这一文学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大量使用存现句是戏剧的言语形式特征之一。戏剧人物对话中的存现句虽然出现的频率不高,但其独特的语用价值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运用语用学中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交际原则中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对俄罗斯当代女作家乌利茨卡娅的戏剧《俄罗斯果酱》中的一段人物对话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揭示出人物之间的交际关系,进而为分析剧中的人物性格,阐释作品内涵提供一种新的解读视角。  相似文献   

17.
戏剧属于代言体,戏剧台词、人物对话是文本主要构成部分,将语用学话语、语境、语用原则等知识与戏剧教学相结合,能够以崭新的视角引导学生进入到使用中的、行为中的、前后关联的话语中,窥探语言的使用规律,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建构人物形象、窥探人物心理、品味悲剧意蕴。从语用学的角度进行观照,台词就是话语,教师应挖掘语用价值点,引导学生聚焦话语,分析人物形象;借助原则,鉴赏戏剧冲突;结合语境,品味悲剧意蕴。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审美、文化上的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的编者,选用了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解放初期创作的剧本《龙须沟》和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同志新时期创作的剧本《陈毅市长》。这两个剧本,由于结构及语言独具特色而蜚声剧坛,所以值得我们加以简要的分析。话剧是一种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话剧剧本,作为戏剧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话剧舞台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的对话和舞台指示(即剧本中叙述性说明,包括人物的形象特征、心理活动,情感变化,场景、气氛的描写,时间,地点、动作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交谈是人类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的重要交际手段。在日常生活的会话中,人们有时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有时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即Grice提出的"会话含义"理论。戏剧语言作为会话的一种,在人物的对话中往往运用了不少会话含义的技巧。通过对萧伯纳戏剧《皮格马利翁》文本的研究,本文作者试图探索剧作家所特意勾画出的人物的态度和性格中会话含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曹禺剧作中塑造的许多生动逼真、丰满深刻的人物形象 ,长久地吸引并震撼着读者的心。这些形象之所以产生如此的艺术魅力 ,在于曹禺准确自如地驾驭戏剧语言 ,即人物的台词 ,塑造各式各样人物。《北京人》中 ,曹禺即运用了含有动作性的对话刻画人物 ,展示其性格 ,又运用个性化的台词透露人物心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