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而有效地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刘禹锡有句名言:"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我新翻《杨柳枝》。"学生写作文如何才能不奏"前朝曲",而多翻"杨柳枝"呢?我觉得关键在于引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  相似文献   

2.
陈虹 《考试周刊》2011,(50):61-62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写道:“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请君英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尽管只有寥寥数语,却极其鲜明地显示出创新的重要,唱歌如此,作文又何尝不是这样?“前朝之曲”往往令人厌倦,匠心独运必然会令人耳目一新,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创意的空间,寻一寻创新作文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3.
刘明珠 《广东教育》2008,(11):11-11
高考作文是需要创新意识的,借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来说,就是“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取新翻《杨柳枝》”。同样,白居易也认为“文章合为时而著”,也强调文章应该传播时代信息,紧贴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与时俱新。  相似文献   

4.
夏琼 《教育艺术》2011,(10):22-23
作文教学是语文学习重要的组成部分。围绕我校课题——由小语文观向大语文观转变,我在作文教学中运用开放型作文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由表达真情实感,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文章从只划范围、不命死题,强调写"实"、不受"实"限,明确要求、不拘一格,给足时间、重在实效等几方面阐述了开放型作文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创新是写作的特征,也是文章的生命。刘禹锡有名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我新翻《杨柳枝》。"学生写作文如何才能不奏"前朝曲",而多翻"杨柳枝"呢?  相似文献   

5.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杨柳枝词》中有一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表明了他的文章革新主张,也就是写文章要跳出前人的窠臼,另辟蹊径,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新的发现,要有创新意识。在现代这样以创新为主题的社会里,学生写作文,更是贵在创新。创新,是中学生作文中必不可少的话题,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独到的见解与认识,才能不落俗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作文中的创新意识,可以理解为以下几点:1.构思新巧,即故事的构思、结构引人入胜,不落俗套。2.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即故事情节的发展既要自然可信,又要出奇制胜,充分显示独到之…  相似文献   

6.
雷新生 《初中生》2007,(1):24-27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应当刻意创新,唯有出新意,才能抢人眼球,新人耳目.创新作文强调新思维、新体验、新表达,作文形式上的创新是新表达的重要方面,它是展示自己写作个性、显示思维能力、表现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这句唐诗点出了那些选材立意与众不同的诗、文章之所以为人所钟爱的原因。文章灵魂在立意,而选材则构成它的血肉。学生的作文当然不能和作家的诗文同日而语,但选材立意的优劣决定文章的高下,道理是一样的。在作文教学中,选材立意是重点也是个难点,我没有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的思潮不断涌现,新的词语也随之不断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同时,一些旧词也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淡出。正是这种“吐故纳新”,使词汇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可以说,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都能通过时尚新词折射出来。“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品味和运用层出不穷的新词,  相似文献   

9.
[小引]一提起说明文,老师非强调说明对象、说明特征、说明程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这些所谓的“说明要素”不可,学生也立即会在大脑屏幕上映现出那些呆板、无生气的说明文字。“说明要素”被许多学生视为说明文写作的圣经,以致笔下的说明文循规蹈矩,毫无新意。雷同呆板成了说明文写作的“痼疾”。其实,说明文也能出新出彩,只要你——一、使说明对象更新奇、更前卫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杨柳枝词》中说“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诗歌、散文等创作如此,说明文的写作亦如此。只有多写新的事物,多传播新时代的信息,文章才能呈现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10.
《新作文》2007,(7)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一、立意上求新奇古人云:文以载道。文章是写作者思想情感、观点看法的表达,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刘禹锡曾有诗"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写文章如果缺乏新意,老生常谈,人云亦云,没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劝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刘禹锡) 反弹琵琶作文是近些年来比较活跃的一种作文形式,常见于平时练习和考试命题。这类文章主要  相似文献   

12.
记叙性作文选择材料的六条标准记叙性作文被选的题材包含三元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是主体,事件是人物行动的过程,环境是人物活动的依据。材料的选择有六条标准。材料要新。“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为什么?因为新的事物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怎样新法?要选择生活中的新鲜材料;老材料从新的角度挖出新的内涵,也是新,即是旧曲新唱。材料要多样化。作文可资选取的题材包罗万象,由古到今,由中到外,由丑到美,由恶到善……就靠平时多积累,素材的来源不外乎三条途径:直接撞入作者视线的,作者亲耳听到的,从报刊上随意读到的几则新闻。…  相似文献   

13.
顾农 《学习之友》2006,(1):46-47
读杨绛先生的散文《丙午丁未年纪事》,其中讲到她本人“文革”中被“揪出来”以后不久的遭遇: ……我们都是陪斗,那个用杨柳枝鞭打我的姑娘拿着一把锋利的剃头推子,把两名陪斗的老太太和我都剃去半边头发,剃成“阴阳头”。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还是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和《胡桃夹子》;无论是莫扎特的《小夜曲》,还是约翰·斯特劳斯的《华尔兹圆舞曲》,音乐像清澈芬芳的甘露滋润着我,给我无穷的遐想与激情。 以往对音乐一窍不通的我,现在已经迷上了古典交响乐,成了一名狂热的music fan。有句话说得好:“音乐无国界。”记得曾有一部科幻影片:天外来客光顾地球,而人类想尽一切办法也无法与外星人沟通,于是有一个家伙就想出用“哆咪”同外星人交流,结果外星人不仅明白了人类的意图,而且同地球人同奏了一曲优美的二重奏。虽然这个…  相似文献   

15.
<正>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我们学习到了关于集体的一些重要知识。这个单元共包括三节课:《“我”和“我们”》《共奏和谐乐章》和《美好集体有我在》。一、知识重点在该单元学习中,我们明白:集体是由个人的力量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任务。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分内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嵇雯 《辅导员》2014,(19):58-58
一阵微风袭来,清脆的声音随着风的强弱忽高忽低,忽快忽慢,如同奏着欢颂曲,“叮——咚”“叮——咚”响个不停。什么声音这么悦耳?告诉你吧,这是我那可爱的风铃在唱歌呢!  相似文献   

17.
又是新学期,又见新课本,又到文言文。《赵普》——我教过,老一套。大伙推荐我上公开课,无奈之下.我对自己说:“或许置之死地则有可能而后生呢?” 审读《赵普》良久,《赵普》文字并不深奥,不必为字词苦恼。特别的情况可以随处提及。本单元是写人,《赵普》亦然。通过两件事情咳Ⅱ苦读书”和“奏荐人才”展示了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精神品质和“刚毅果断”的性格特点。  相似文献   

18.
这天,我执教口语交际课《春天的发现》。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有描写春天的名诗、对联;有关于春天的童话故事;有春天景色的精美图片等等。我满心期待在课堂上和学生同奏一曲“春天交响曲”。上课不久,同学们的话匣子刚刚打开,让我始  相似文献   

19.
前几年看过一部精彩的法国电影《虎口脱险》。这是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历史背景的影片,也许是法国人浪漫的天性使然,虽然是严肃的战争时期的事情,其中却充满了轻松幽默的喜剧色彩。我一直记得,影片当中有一个有趣的乐队指挥。他指挥乐队排练的曲子就是柏辽兹的作品。当一曲奏毕,他说道“……我不允许在我的排练中有任何人讲话,除了柏辽兹……”  相似文献   

20.
《关睢》二章:“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管锥编》卷一考论:《传》、《笺》以“服”与“悠”皆释为“思”,不胜堆床骈拇矣!“悠”作长、远解,亦无不可。何夜之长?其人则远!正复顺理成章。《太平乐府》卷一乔梦符《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下旬足以笺“辗转反侧”也(页6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