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在阻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从1957年到1971年,日本在联合国中先后支持美国针对中国的“暂缓搁置”、“重要事项”、“逆重要事项”等决议案,企图阻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中国代表权问题是日本对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只要日本对华政策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其对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政策也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11月2 7日,台湾岛内蓝(指国民党、亲民党)绿(指民进党、台湾团结联盟)阵营就“公投法”草案进行表决。结果,台湾“立法院”否决了“泛绿军”所谓的“统独公投”“制宪列入公投”等条文,通过了国民党和亲民党提出的“公投法”草案。陈水扁为“台独公投”制造法律依据的阴谋破产。这一结果,显示台湾的主流民意希望社会稳定,保持两岸和平,不赞成“台独”,“台独”不得人心。但值得警惕的是“公投法”草案的通过本身已经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因为“公投法”已经为“台独公投”埋下法源的伏笔,并且“公投法”除了明确列为不可公投的“预算、…  相似文献   

3.
时事问答     
1.美国对台湾“公投”持何种态度? 答: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月11日在美国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说,美国没有看到台湾举行“公投”的必要性,美国对台湾“公投”的任何一个议题都不支持。鲍威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国在联合国的唯一代表。陈水扁企图通过“公投”的方式搞“台独”是违法的。“台独”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同时也违反了国际法和台湾地区的现行“法律”。“台独”分子的阴谋永远不会得逞。  相似文献   

5.
所谓“公投制宪”是台湾陈水扁当局借民主的名义、利用公民投票的形式达到“台独”的目的,企图为主张和实施“台独公投”和建立“台湾国”制造所谓法律依据。这种行为是对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严重挑衅,是把两岸关系和台海局势推向危险的边缘。  相似文献   

6.
台湾问题     
时事背景台湾岛内的“大选”票与“公投”票是捆绑举行的。根据台湾当局“公投法”第30条规定,“公投”人数达全台投票权人总数二分之一以上,且有效票数超过二分之一同意者,即为通过。陈水扁不顾海内外强烈反对而执意推动的所谓“3·20公投”于20日结束,因投票人数未达总投票人数的一半,公投无效。  相似文献   

7.
美国纽约的C N C P 1969年美国国内对于越南战争的惨败和政府僵硬的对华政策普遍表示不满。尼克松当选总统后虽一再在各种场合表示愿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善关系(实际上在1971年以前他从未避免使用这个确切的国号),但仍坚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的错误立场,并一再阻挠恢复中国合法政府在联合国的席位。美国知识界许多有识之士对此都持批评态度。美国纽约十多位著名的从事政治学、国际关系学方面的学者、教授组织了一个民间机构“对华新政策委员会”(Couu  相似文献   

8.
老师:离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水扁生怕不能连任“总统”,加紧推行“台独”路线,一年来不断鼓吹“公投”,并花样翻新,使台湾局势复杂多变,两岸关系紧张。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十分关心台湾问题。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目前台湾局势。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兵朝鲜后,迅速击败联合国军,将战线推回到三八线附近。美国方面不得不谋求停战。联合国在1951年1月11日提出包括要解决台湾问题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席位问题的停火提案,但遭到中国政府的拒绝。周恩来等外交部领导人向几位外国使节解释了不接受该提案的原因,主要  相似文献   

10.
痖弦,本名王庆麟,河南省南阳县人,1932年生,1949年去台湾。毕业于政工干校影剧系,在海军服役。1966年入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创作中心研究两年,嗣后入威士康辛大学深造,获硕士学位。1971年从海军退伍,先后主编《创世纪》、《诗学》、《幼狮文艺》等杂志。现任台湾《联合报》副总编兼联副主编。出版有诗集《深渊》、《痖弦诗集》和诗论集《中国新诗研究》等。  相似文献   

11.
继7月18日以台湾“总统”身分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以台湾名义申请加入联合国遭到拒绝之后,陈水扁于27日第二次去函潘基文、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王光亚,“再接再厉”要求加入联合国。陈水扁重申他推动“以台湾之名加入联合国”的决心。对于美国反对,他声称“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绝不涉及‘国号’变更”,也不违背“四不”承诺。陈水扁同时歪曲声称台湾取得“国际组织会员身分”,完全符合“与台湾关系法”所定义的台湾现状。  相似文献   

12.
公投,是民进党的一贯主张。民进党自1986年成立以来,就主张台湾的前途应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自决”。后来该党出台的“台独党纲”、“台湾前途决议文”等,提出了一些新的说法,但始终没有放弃“自决”的基本主张。去年8月3日,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的分裂主张,同时声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大会周四拒绝对台湾企图入联一案进行表决,北京对这一最新决定表示赞赏,说这一决定表明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周三第62届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决定不把所谓的"台湾加入联合国"问题列入本次大会的议程,此后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发表了谈话。  相似文献   

14.
离台湾3月20日“总统”大选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陈水扁生怕不能连任“总统”,加紧推行“台独”路线,一年来不断鼓吹“公投”并花样翻新,使台湾局势复杂多变,两岸关系紧张,暴露出他妄图分裂祖国的丑恶嘴脸。围绕台湾问题,同学们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十分关心。为此,我们采访了有关人士,请他就目前台湾局势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日本一贯十分重视开展联合国外交.战后初期,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以重返国际社会为主要目标.加入联合国后,日本开始借助联合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增大国际影响力,但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严重从属于对美外交,缺乏独立自主性.冷战后,甘本的联合国外交被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重要台阶,而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日本外交战略的最核心目标.为此,日本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并借机两度向"入常"目标发起冲击."入常"是日本既定国策,在短期难圆"入常梦"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最现实的选择是先谋求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在日本多元化外交战略中强化联合国外交的基础,从而为最终实现"入常"目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61年的历史体现了联合国成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自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益以来,中国在联合国35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业绩。目前中国在联合国的目标定位是联合国的“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联合国改革关系联合国的命运和前途,作为联合国政治层面和经济、社会层面两个重要机构的安理会和经济社会理事会是联合国改革的主要着力对象。2005年,中国在联合国改革和首脑会议通过的《成果文件》两场较量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投就像潘多拉盒子,一旦开启,在台湾这样一个缺乏现代民主素养及公投成为政治斗争工具的环境下,台湾将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动荡期,台湾人民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公投将成为台湾挥之不去的痛。  相似文献   

18.
目前,台湾岛内的“选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陈水扁为捞取选票,摆出急于“台独”架势,并抛出“台湾正名”、“公投”、“制宪”等议题,频频触及两岸关系的底线。陈水扁上台三年多以来,在“渐进式台独上”多有动作,比如“在护照上加注台湾”、提出“一边一国”论、鼓励“台湾正名”游行等。与此同时,台湾经济却萎靡不振,失业率持续攀升。2004年“总统”大选的序幕刚揭开时,陈、吕配落后连、宋配约10个百分点,令陈水扁焦虑不安。陈为谋求连任,拉抬低迷的选情,摆出由“渐独”向急于“台独”转变的样子,不断地利用“统独议题”博取民众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1月30日,联合国改革问题高级别名人小组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报告,建议将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并就此提出了两种备选方案,但两种方案均将否决权仍限于目前的5个常任理事国。安理会扩大的两种备选方案是:建议安理会的席位从现在的15席增加到24席。其一是增加6个常任理事国和3个非常任理事国,非洲和亚太地区将各得2个新增常任席位,欧洲和美洲将各得1个新增常任席位;其二是增加8个“半常任理事国”,任期为4年,可连任,并同时增加1个任期2年的非常任理事国。新增“半常任”席位由非、欧、美和亚太4地区均分。但报告建议,不论采…  相似文献   

20.
自陈水扁元旦讲话宣示2007年将推动台湾“新宪法公投”,两岸政策由以往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变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以及继之抛出“废统论”之后,国民党也在“自由时报”连续刊登广告,阐述其发展两岸关系的主张。一时间岛内政坛沸沸扬扬,各种评论莫衷一是。与热闹的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