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爸爸妈妈说:多么想回到童年时代,无忧无虑,自由欢乐。娃娃说:当小孩子最不好。连什么时候吃饭、睡觉、看书、玩都要大人管,我们多么想快点长大呀! 是啊,无人识得稚子心,大人总是一厢情愿地认定孩子比自己快乐自在。我们来听听孩子的说法好吗? (一)  相似文献   

2.
幸福     
幸福是一杯茶,是品出来的。不同的人往往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因而也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观。--校园流行语大人口口声声说,生活在我们这一代的孩子最幸福。可我认为不是,大人一回到家,不是干别的,而是问你某一门作业有没有做。如果你做了,又会问还有什么没有做,如果做了的话,又接着再问什么有没有做……这样问下去,直到你说有一样没做,批评就会向你扑来,前面做的,就像是白做了。我觉得大人们都很贪心,要是你学习好,大人就会说某某的孩子自己都会做饭了,你还不会。要是你会做家务,学习不好,他们又会说谁家的孩子英语又是100分……当你这两样都不错时,他们又会说某某家的孩子会唱歌、弹琴……恨不得让你变成一个智能机器人,什么都会,什么都是第一。大人,难道你们认为这种生活就是幸福,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幸福吗?  相似文献   

3.
大人们总说羡慕小孩无忧无虑,可以成天东游西逛。唉,其实当个小孩也不容易啊!小孩在大人心中永远是个小孩子,永远长不大。大人们可以做自己乐意做的事,做错了小孩也不能说他,更不能批评他,要不就说你讲话没大没小,甚至说你不孝顺。小孩子就不一样了,处处受到大人的管教,有时还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做了错事,大人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没了。唉,谁叫我们是小孩子呢?小孩子在大人心中永远不懂事。大人们说话的时候小孩子一定不能插嘴,如果你一插上嘴,他们就会说:“去、去、去,大人们讲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一边玩去。”其实,我们小孩子懂的…  相似文献   

4.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5.
要想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大人可以这样做: 孩子一放学进家,就对他(她)说.快,快做作业去。孩子刚进屋准备,你就指责:“还不快做!磨蹭什么? 孩子边思考问题,边在手上玩笔.你看见了.就又气冲冲地说:“又玩上了,这孩子真没办法,总老玩不够!”  相似文献   

6.
沟通小技巧     
1、进入同一频道老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翻了半天书也没看见黄金屋在哪里。妈妈说:“好好读书才会有出息。”孩子不明白,他只知道看动画片很好玩。成人和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大人只管自己说自己的,孩子听了也会左耳进右耳出。没有进入同一个频道,就无法达成共识。想要孩子理解你的意思也不难,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做游戏,或使用孩子常用的语言,比如:哇  相似文献   

7.
在我们成人的意识里,学与玩是截然分开的。玩就是玩,学就是学,不能边学边玩。可是就儿童的身心发展而言,在他们的意识里,学习绝对不是这么严肃的事情,他们更喜欢在玩中学、在做中学,轻松的气氛才会让孩子快乐地学习。鉴于此,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使孩子感觉学习是一个不断探索、发现的过程,是快乐和幸福的。下面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生活中,大人总想看到孩子整天笑哈哈,没有悲伤,好像孩子脸上的笑能代表他的幸福与健康似的。有时小孩子做错了事,或是摔痛了,伤心地哭了,这本来是很自然的事,可是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却会这样说:“错了就改,勇敢一点!”“学学解放军叔叔,摔痛了不哭!”其实,大人不必这样去止住孩子的哭,孩子想哭,还是让他哭好。在许多影视作品里,不是常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孩子,如果你  相似文献   

9.
美国作家塞格林想象这样一个场景,隐喻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不管怎样,我老是在想象,有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小孩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抓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情。我只想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做麦田的守望者,把握有度,收获孩子的成长;智慧耕耘,加速自身的成长。我就是这样一个幸福的"麦田守望者"。  相似文献   

10.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1.
大人们总是羡慕小孩子无忧无虑。唉!其实做个小孩也不容易。小孩子在大人心中,永远是小孩子,永远长不大。大人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而且做错了小孩也不能批评,要不,就会说你“不孝顺”或是“没大没小”。而小孩子就不一样了。小孩子处处受大人的管制,不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且一旦做错事,那可就不得了了,大人们又是批评,又是教育,唠叨个没完,甚至还有打骂小孩的。小孩子在大人心目中,永远不懂事。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可以插嘴。  相似文献   

12.
将将 《父母必读》2023,(6):24-25
<正>爱人经常吐槽我给孩子买了太多玩具,说他还小,还不会玩呢,但我真的喜欢买。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感觉是在给自己买,因为我想玩。香港回归那一年,我出生了。在我模糊的记忆里,对于大人们说“21世纪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是要跨世纪的孩子”这些话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大人们总这么说,让我感觉我们这批孩子好像是有什么“超能力”一样。不过,新世纪的到来对我来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怎么有这么多好玩的!  相似文献   

13.
做什么事都得讲究效率,教育孩子也应该如此。如果你有心你也会发现:快乐教育总比枯燥教育效果好;感觉不到在教育他的教育总比气氛庄重态度严肃的教育效果好;孩子自己教育自己总比大人出面教育效果好。下面是一位年轻妈妈让孩子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妈妈是教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  相似文献   

14.
做一个快乐的母亲这个标题应该说我已经想了很久,是一种感觉。 每当听到做了母亲的人谈道有了孩子后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和丈夫单独去看过一场电影,已经没有时问顾及自己的感受,而孩子并不让自己满意,然后长叹一声,我就想,做母亲真的注定是一件不快乐的事情吗?  相似文献   

15.
有些家长总是说:孩子是我的,我叫他怎么做他就应怎样做.觉得自己有权利支配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过度地限制、干涉.其实,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同样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会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训练、教育,不断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16.
有人是悲伤的,他没有对你说过一件事。你正坐在他身边,忽然间你感到一阵悲伤传到你身上。有人是快乐的,只是快乐着,什么都没有对你说———但突然间,你感到一阵快乐进入了你。如果20个人正快乐地坐着,你带去一个悲伤的人,几分钟之内,他将感到有一个变化,他的情绪正在变化。和悲伤的人在一起,你变得悲伤。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你变得快乐。那就是为什么如果你尽情地和孩子一起玩乐,你也成了孩子。和孩子一起玩乐,你就一下子忘了全部的担忧和世界———你变得像个孩子一样,非常清新。如果你想快乐,就经常和孩子在一起,如果你想…  相似文献   

17.
“六一”儿童节到了,在这个孩子们特有的节日里,妈妈们心里想的都是如何让孩子幸福、快乐。这不,扬扬妈妈早早地准备好了礼物——一辆玩具小汽车,可没想到,扬扬很快就玩厌了,他撅着嘴巴不满意地说:“妈妈,我要买变形金刚,明明都买了!”奶奶给扬扬买了很多他喜欢的零食,爸爸妈妈也想尝一尝,可是不管奶奶怎样劝说,扬扬就是不肯,还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大人有钱自己去买!”令人哭笑不得。扬扬妈妈很苦恼:我们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他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到底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过一个愉快而又有意义的节日?  相似文献   

18.
洋洋指着玩具柜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玩……”“噢,我知道,洋洋是想玩电动汽车。”妈妈一边说一边毫不犹豫地从一堆玩具中取出电动汽车塞给了洋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代替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熟悉孩子的一切。其实,你对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想当然,或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你不可能知道孩子所想表达的一切。另外,想当然地代替孩子说话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没有机会说话的孩子会变得不愿表达,因为他逐渐习惯了成人替他说话,替他作决定。这不利…  相似文献   

19.
赏识,成功的支点。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中国历史上正式称小孩子为“小朋友”的第一人。他认为,和成人比较,孩子小的只是年龄,只是生理,不小的是他的“心”,是他的精神生命。所以,他说:“小孩子是与成人享有同等权力的小朋友。”作为大人,我们应当蹲下来,平视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信任、理解他们,赏识他们,让他们充满自信,热爱生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相似文献   

20.
10岁的儿子结交了新朋友马箫 ,两人玩得十分融洽。最近儿子常挂在嘴边的话是 :“马箫真幸运 ,真自由 ,他什么时候想玩就玩 ,想看电视就看电视 ,他爸爸妈妈从不管他……”我对儿子说 :“也许马箫的爸爸妈妈允许他那样 ,但是在我们家可不行。”“你太专制了!”这是我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窘境 :当孩子交上了一个大人不喜欢的朋友 ,一面是孩子的快乐 ,一面是出于你对他在道德、感情和生理上健康成长的关心。我该怎么办?当孩子小的时候 ,父母还可以掌控他们的世界。对于你不愿他们吃的食物、不愿去的地方、不愿听到的话 ,仅仅使他们与之隔离就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