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家长要给孩子说话的时间,学会倾听。作为父母,应该学会理解和体谅孩子,尊重他们,给他们诉说内心想法的时间。而现实生活中,孩子兴冲冲地想跟父母说什么,父母却总是忙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听到孩子说自己的困惑,父母总是回避;或者孩子倾诉着自己的委屈,父母总是不理解……  相似文献   

2.
如今的许多家庭对孩子的“关怀”却大多停留在衣食住行和学习成绩上,他们总喜欢自己的孩子规规矩矩,不调皮捣蛋,不惹是生非。因此,当孩子出现一些异常行为时,他们总是一律斥之为“调皮捣蛋”;殊不知,有的孩子发生异常行为却是某些疾病的特殊表现,如果不加以区分,会耽误了孩子的治疗。无故发笑为哪般?亮亮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今年11岁,读小学4年级。3个月前的一天,他在吃饭时,突然嘿嘿发笑,持续约1分钟,以至口中的饭粒落满一地。父母问他是咋回事,他开始是不搭理,后来是一问三不知。此后,他每月都有数次发笑,父母也不已为然。直到有一天,老师…  相似文献   

3.
这个世间总是有着许多的不公平,人们通过顽强奋斗,希望能有所改变。然而有些孩子,他们出生伊始就成了上帝遗忘的天使,他们拥有同普通孩子一样清澈的心,却被不公平地给予了残缺的身体。他们无法完整地拥抱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正推荐理由他们是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像星星般纯净,也像星星般冷漠,虽然不聋不哑,却不愿意跟人交流,他们的怪异和无理取闹常常让我们大跌眼镜……原来,孤独症儿童的世界我们真的不太懂。本书作者从一个儿童青少年孤独症协会负责人和一个孤独症儿童母亲的角度出发,研究探讨当下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孤独症问题,聆听并记录有着相同经历的家长的心声,并且将自己的养育经验分享给这些  相似文献   

5.
一些家长常常抱怨自己很难成为孩子的老师,自己教孩子,他总是不听或不耐心听,结果也总是在吵闹中收场。去年,亲戚把孩子送到我家来学习,我也试着当上了"家教先生"。我的这个侄子上小学六年级,很聪明.却十分  相似文献   

6.
正运动对人的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运动,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运动,可以强健体魄……健康的孩子总是充分地享受着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瞧,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正踩着滑板在小区里自由穿梭。他们灵活自如,有的像骏马般飞奔向前,有的围着下水井盖潇洒地练习转弯……其间最小的一个孩子看起来还  相似文献   

7.
我们往往不太相信孩子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常在孩子全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却十分多余的为他们代办.其实,孩子本来就有喜欢独立解决问题的倾向,婴儿时期,孩子会把拇指塞进嘴里吮吸,刚开始总是判断错误,不是戳鼻子,就是碰腮边;他们开始用手去摸索,感知周围的事物,他们会用手把东西拖来拖去,还会把东西抱起来,往嘴里塞,以后对事物更好奇,主动地去发现周围事物间的关系;1岁的孩子会努力堆起几块积木.或许起先失败了,非常沮丧,几乎要哭了,但如果你把积木拿走了,他会大发脾气;3岁的孩子坚持要自己穿衣服,如果你想替他穿好,他却强烈反抗,直到自己穿好衣服.孩子喜欢自己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有种欣然满足的感觉.  相似文献   

8.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时刻遵守自己设定的规则,又总是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让孩子去做那些曾经禁止的事情。父母一直以为是孩子在逃离规则,却不知自己竟在不自觉地破坏规则。  相似文献   

9.
<正>新闻回放父母会记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孩子的生日快到时,他们总是提前几天为孩子的生日做准备。可是,又有多少孩子记得父母的生日呢?广东潮州一所学校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有的学生居然可以背出班上一些同学的生日,却从不关心父母什么时候过生日。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说是因为"爸爸妈妈从来不提醒"、"父母不喜欢过生日"等;少数学生说父母曾经提起要过生日,自己却没有记住。  相似文献   

10.
感谢信     
对我们这些做父母的来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呢?孩子长大以后,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的,其中之一就是我再也不必督促他们去写感谢信了。记得我那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由他们口述自己的感谢信,然后再由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将它们和当做礼物的画一起寄走。等到埃莉诺、莎拉和德鲁长大之后,虽然他们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写感谢信了,但是却总不愿意写,非要再三催促才行。我总是会问他们“你们还没给格兰迪写信感谢他送给你们的书吗?”“桃乐茜姨妈送了陀螺给你们,你们写信感谢她了吗?”……但是,他们对我总是含含糊糊或者是耸耸肩膀。记得有…  相似文献   

11.
《人生十六七》2015,(1):15-16
1.为什么生活富足了,孩子却不快乐 家长的补偿心理妨碍孩子内心成长 富裕家庭的父母总是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出于补偿心理,他们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这等于在情绪上离弃了他们的孩子,鼓励孩子抛弃内在的成长,让他们依赖他人和有形的物质来找到自我。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情况:一部分幼儿总是踊跃举手发言,另一部分幼儿却很少举手发言,有的甚至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往往会请举手的孩子发言,而很少让不举手的孩子回答,即使请了他们,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无形中导致爱举手的孩子更加踊跃,不举手的孩子总是沉默着。应如何为沉默孩子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有话可说呢?  相似文献   

13.
经常听到一些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给孩子什么都照顾得好好的,为孩子创造了一切条件,可孩子却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长得体魄健壮、心智发达,他竟然常常感到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其实家长应该反思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问题一:不了解孩子,不懂得孩子的需要。我们所讲的家长不了解孩子,是指家长总是用自己的思想去揣度孩子的心理。他们很难客观地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以孩子的心理思考这个世界。因此,尽管他们满足了孩子的种种物质要求,但那往往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所以仍不能使孩子快乐。家长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感谢信     
对我而言,孩子长大后带来的好处之一就是我不必再敦促他们去写感谢信了。记得我那三个孩子小的时候,总是由他们口述自己的感谢信,由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将他们画了礼物的画一起寄走。等到埃莉诺、莎拉和德鲁长大后,已经完全可以自己写感谢信的时候,却又总是不愿意写,非要再三催促才行。我总是会问他们“你们有没有给格兰迪写信感谢他送给你们的书吗?”“桃乐茜姨妈送了陀螺给你们,你们打算怎么办?”但是,他们对我总是含含糊糊或是耸耸肩膀。记得有一年,在圣诞节过后的那几天里,我又开始唠叨了,连我自己都有些嫌烦了,可孩子们却充耳不闻,就像…  相似文献   

15.
不要总是说你的孩子沉默寡言、不合群;不要总是说你的孩子又吵又闹、多动症。这些,往往都是他们内部气质的外显。气质本无所谓好坏,关键是要了解孩子的独特气质,让孩子绽放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芳香与美丽。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各题。父亲的难题[美国]H·拉里森小保罗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父亲(甲)空闲时间不多,(乙)晚上却经常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父亲喜欢孩子,总是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些富有教益的(yù)言和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肖学军 《辅导员》2009,(9):61-62
电视中正在重播一部名为《手心手背》的电视剧,演员亦真亦幻的表演,淋漓尽致地再现了生活之真相。天下哪位母亲不对自己的儿女牵肠挂肚?哪怕儿女再多,母亲的胸膛总为儿女敞开。而作为教师,一位女性教师,扪心自问,假如我真的拥有几十个孩子,我是否把爱的天平真正摆平了?在几十个性格迥异、能力不均、智力不等的孩子中,总是有几个是自己的至爱,对他们宠爱有加;而有一大群孩子生活在我默默无闻、牵挂不多的爱中,因为他们总是不那么张扬;还有那么几个,总是似漫天飞舞的柳絮,不听召唤,  相似文献   

18.
有些家长没出息,自己不努力,庸庸碌碌,无所追求,却把自己的希望与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苦逼着孩子拼搏,以求出类拔萃来弥补自己的人生欠缺,并且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们对自己的怠堕,找种种客观原因进行开脱:或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的教育总是期待孩子在受过教育之后,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杰出的人,一个不平凡的人。因此,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希望他们自己能够或者我们帮着他们树立起远大的个人理想,比如建立起成为科学家、画家、音乐家、优秀运动员、  相似文献   

20.
"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烦恼?他们吃得好,穿得好,我们做家长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月亮、星星都摘下来给他们,他们还烦恼什么呢?"在家长的心目中,孩子总是"年幼不知愁滋味"的,可是,在我们小朋友的心目中,却有着数不清的烦恼:没有小伙伴和我一起玩;妈妈总让我吃我不喜欢的东西;妈妈又加班了,又不能给我讲故事了……我们的小孩,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到孤单,他们会比我们更容易感觉缺少爱,他们也有着许多我们未曾想到过的"烦恼",就让我们走进孩子的世界,去看看他们心目中的烦恼与忧愁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