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振华 《广东教育》2006,(11):52-52
阅读文章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从字间认读到篇章推敲,从语言感受到思想领悟,每走一步,都与思考有关。文章是作者思考的结果,阅读文章就是在思考作者的“思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和锻炼这种思考力呢?  相似文献   

2.
《史学与史学评论》是瞿林东教授的史学评论集,汇集了作者80年代以来撰写的一些评论文章,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近二十年作者对当代史学的许多思考认识,以及在史学领域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必须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对传统史学现代价值的思考,提倡史学评论的研究和实践,以及认真总结20世纪中国史学遗产,展望未来史学前景等,都是作者在史学研究过程中自觉意识的具体体现。正是作者不断追求的自觉意识,促成他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深化了对历史、史学及其理论和方法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囚绿记》一文为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要求为“读书动笔”,即要求学生熟悉并运用各种不同符号标记课文内容,用简洁话语表达自己的思考评价,以此促进阅读中的感悟、体会和思考。本文的阅读教学导读设计,重点不在分析段意、概括文意,而在从文本语言即词语、句子表达的语气、感情意味等入手,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加以揣摩,运用上一课已学的标记符号圈点评论,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层层推进,理解课文,体会作者微妙丰富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对文本意义深入解读。一、绿色的选择阅读文章1-4段,由词语入手圈点体会、思考评注…  相似文献   

4.
序言,是写在正文之前的文章。如果作者自己动手,多数在于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如果由别人来写,则多数是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的。这本《修辞·语法·文章》论文集是秦旭卿、王希杰两位先生的劳动成果。他们请我来写序言,我是“别人”,又乐意置身于“多数”之中,因此,下面就介绍介绍两位作者,评论评论这些文章。  相似文献   

5.
自科举以来的传统考试和建国以来的中考、高考,无一不是把“公平性”作为评价的首要原则。而近年来启动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则提倡课程评价多元化,主张评价应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新课程理念下的书面评价,如何处理好“公平性”与“差异性”这一“对立统一体”的关系呢?为此,本文试以若干试题为例,谈一点个人的思考。组题例1:八年级(下)语文试题A.连线题。将作品、作者、人物形象相关的内容连接起来。作品作者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凡尔纳诸葛亮《骆驼祥子》吴承恩孙悟空《海底两万里》罗贯中康塞尔《西游…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从学生的一次作文练习中发现,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的缺失,都会破坏文章的美感.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程的基本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借这次作文练习,笔者谈一些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7.
最近看到一本杂志上刊载的一篇谈语文课后“思考和练习”的文章,作者说这些习题很重要,教师学生都应该充分重视,认真对待。我十分赞同。正因为课后习题对教与学都十分重要,所以就希望编者拟出高质量的习题来。事实上不少题目就拟的非常精当。切合课文,富于启发性;但是也有的习题拟得不妥,甚至背离了文章的原意,兹举一例: 高二语文第二十五课《狱中杂记》的课后思考和练习第二题:“课文里着重写的是司法机构中的胥卒的罪恶,并把造成罪恶的原因归之于‘术不可不慎’,这样的揭露和认识,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  相似文献   

8.
我国一些外国文学史和评论文章在论及《玩偶之家》的结构时,一般都认为作者采用了“倒叙法”,其实不然。从严格意义上说,作者成功运用的是“前情回顾法”(在戏剧理论上又称作“补叙性”方法或“补叙性的戏”),而非“倒叙法”。所谓倒叙是作者在作品中不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安排情节,而是先展示某些突出的情节或结局,  相似文献   

9.
“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是五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一组的读写训练重点。从教材纵的联系看,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在九册七组“体会文章里含着的意思”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即阅读文章要在理解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它又为第二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学习打下基础。就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看,讲读课文《种子的力》是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则要求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幸  相似文献   

10.
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注意事物的联系”,着重训练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注意事物的联系及其变化,理清文章的条理。重点讲读课文《跳水》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文章以事物(水手、猴子、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正式颁发了.《标准》勾画了21世纪初我国数学教育的蓝图,让人耳目一新.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标准》对评价问题尤为关注.《标准》在“基本理念”中专门列一段,阐述评价问题;在“课程实施建议”中,逐一阐述各学段的评价建议.下面笔者着重对第三学段的评价建议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提出如何评价欧洲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爱情描写问题。“四人帮”全盘否定欧洲十九世纪具有进步意义的文艺作品,特别是有关爱情描写的作品,被划为“禁区”。打倒“四人帮”,春风又吹绿了祖国的文艺园地,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书又重新出版了。为了方便青年学生阅读这部作品,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爱情描写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有序思考     
<正>《小学数学教师》2015年第9期上有几篇文章:颜春娅老师谈“搭配”的文章,朱峰和许光新老师谈“列举策略”的文章,陈春老师谈“列表整理”的文章,都很有见地。这几篇文章都提到了要有序思考,有的明确指出,有的则是隐含了这层意思。有序思考,的的确确是学好数学,甚至是立足社会的一个重要本领。这里不准备系统地讲逻辑知识,只是有针对性地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巴德·舒尔伯格。文章主要叙述了“我”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我”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我”产生的巨大影响,使“我”在这两种评价中健康成长。教学此课的目的是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重点和难点也是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逐渐理解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教学理念从让学生有所感悟的句子入手,以读为媒,假托作者召开与读者见面会的活动,引导学生质疑、解疑,与文本及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从而了解作者思想变化的过程。教…  相似文献   

15.
《几何画板》是一款适用于数学、物理和化学教学与学习的软件。文章从高中数学教学的需要出发,介绍《几何画板》的作用,总结了《几何画板》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四个方面的作用,最后作者谈了谈《几何画板》应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的话     
关于小说《那儿》的评论,在《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2期上有韩毓海、旷新年等人的一组文章,在《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5期上有王晓明等人的一组文章,可见这个小说已引起了京沪知识分子的广泛注意。围绕这个小说还开过三个座谈会,2004年底左岸与乌有之乡网站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是一次自发的讨论;2005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会议室召开了另一次座谈会,《那儿》的作者曹征路先生也专程从深圳赶来参加了。2005年11月,广东作协与中国作协创研部召开了一次“曹征路现象”研讨会,会议的焦点仍是对《那儿》的认识与评价问题。一部中篇小说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一、考点分析 多年以来,语文高考《考试大纲》里对诗歌鉴赏的要求有两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与《教学大纲》要求相一致。大纲要求,学生应该“对阅读材料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感情体验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经常要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帮助他们读懂、从而获得某种知识无疑是重要的。但对语文教学来说,更重要的还不在于“懂”和“知”这一结果,而在于“怎样懂”和“怎样知”这个过程。笔者就《从三到万》的课外阅读教学来谈本案例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也评“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年5期刊登周虹同志《简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一文,作者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的过程”;因此“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要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就不能居于主导地位”。文章的中心在于否定教师的  相似文献   

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新选入五年制第九册 (六年制十一册 )的一篇课文。文章的作者是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代父亲和母亲对自己习作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这两种评价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及这两种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爱。课文的重点是作者对父亲和母亲两种不同评价的认识。从课文中看 ,这个认识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当作者在七八岁写出第一首诗 ,母亲给予“精彩极了”的评价时 ,童年的作者是“得意洋洋”;而当父亲给予“糟糕透了”的评价后 ,作者的表现是“痛哭起来”。显然 ,这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