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铁达 《档案与社会》2004,(3):49-50,55
八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太宗皇太极进一步发展完善并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方面职能的组织形式。八旗制度的特点是“以旗统人,即以旗统兵”,换句话说,也就是“以旗统族”。它又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禁之法     
“现在只有一种人说中国的电影形势大好,那就是我们的管家!”邵牧君说道,他分析目前中国的电影界主要存在着三种人:一种人完全跟着官方线路走;另一种人只是大谈艺术,不从观众的角度去考虑,我们不能否认电影本身是娱乐品,这样他们的作品既得不到观众,又不受管家赏识,那么只好寻求国外道路;还有一种人虽然能正确看待中国电影存在的一些客观问题,但是苦于这样的声音发不出来。  相似文献   

3.
论信息时代图书馆人的整体文化素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在高校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人的整体文化素质,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图书馆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包括服务素质、信息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业务培训和考核、组织健康的文化活动,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是提高图书馆人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的和法治的社会,要求我们认可每个人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同等地保护每一个人的最基本权利。这是SARS给我们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统的史学观点,元朝政府实行四等人制度。但是至今为止,元代史料未记载元朝政府以法令形式实行四等人制度。笔者通过对原始史料分析和元代四等人制度的相关研究的查阅,考证出了"四等人制度"这一说法的来源,以及真实的元代民族制度。  相似文献   

6.
迷信,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出现,反映的是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无能为力而祈求于各种超自然力的心态。科举制度被人认为是一种较为公正的选官制度,但是由于受到科举制度本身的制度缺陷以及各种科场不正之风的影响,以致人们对是否能获得科名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由此,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科举迷信。历来学界对此研究较少,故而笔者将清代的各种科举迷信加以整理分类,对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西方传媒制度分析 在中国融人世界一体化的进程中,传媒业的发展也应该与国际潮流保持同步,而一些传播业发达的国家的传媒制度则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来传播政策总的趋向是由管制到疏导、由限制到扶持.  相似文献   

8.
事物的艰难并不见得引起恐惧.最害怕的是人对事物的艰难全然没有办法把握.对它的后果完全不可预知。人类进步大抵是不断地化解不确定性事物的过程。所谓化解.实际上是安排一种制度或程序.让人足以应付不确定的事物。  相似文献   

9.
长海县档案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接收工作,实行档案接收反馈制度,收到较好效果.一是对众多档案移交单位做出计划,制定详细的移交时间表,防止一拥而进,应接不暇;二是在档案移交前,召开会议,下发通知,提出要求;三是在原档案交接程序上,又增加两名监交人;四是重新设制了《档案交接书》;五是对档案接收人提出了严格要求,掌握标准,依法办事,对接收的档案必须严格按交接程序操作,特别是对没有定升级和定升级超过五年以上单位所交的档案,做到逐卷、逐页翻阅,仔细认真地进行检查,防止不合格档案入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什么是图书馆制度、图书馆制度执行、图书馆制度执行力。结果指出:图书馆制度是规则和价值的统一。图书馆制度执行是执行者依据制度和图书馆现实,运用各种资源和方法,把制度的内容以及精神实质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复杂的动态过程及诸活动的总称。图书馆制度执行力是指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制度本身内在所具有的力量、执行者执行的力量和执行效力的总和(包括制度的规范、引导和解放人的力量;能力、方法等;执行效果、执行程度等)。图书馆制度执行力的要素是主体、客体、制度环境、执行方法。图书馆制度执行与图书馆制度执行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图书馆制度执行力、图书馆执行力、图书馆政策执行力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济慈  金重 《出版参考》2006,(4):20-20
考试制度是一切制度里最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脑子严格地分成若干小块块,一块装历史,一块装化学,一块……  相似文献   

12.
打破当前的城乡二元户口制度,实现中国人的迁徙自由,这是人们呼吁了多年的目标。然而,这不是一纸取消城乡户口差别的文件就能达到的。在这之后,还需要进行深刻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多年来只见呼声,未见动作。这期间,人们看到不止是人之困,更有制度之困  相似文献   

14.
法治的对立面有两个,一是“人治”,二是“德治”或“礼治”。法治与人治的主要区别是:从主体上,法治是众人之治(民主政治),人治是一人(或几人)之治(君主专制或贵族政治);法治依据的是反映人民大众的法律,人治则依据领导人个人的意志;二者的分界线是:当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律高于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原初意义上的“法治”与“德治”或“礼治”之争其实都在“人治”前提下进行,是不同流派(儒家与法家)之间的争议。当代中国的“德治”是在确立“法治”的前提下,倡导以道德来辅助法律之治时而使用的,与前述争…  相似文献   

15.
西武 《出版参考》2004,(6):45-45
娱乐明星和顶尖人物的所得比一般人高得多,他们似乎是马太效应最宠爱的人。为什么会出现顶尖人物的这种超高酬劳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制度”研究存在着理论意义上的“解释”和实践意义上的“改变”这两个研究视角.理论上的“解释”是一种包括对“图书馆制度”及其相关问题的看法、观点、主张、理念等的阐释;实践上的“改变”是图书馆“制度安排”的力量向实践的倾斜和落实.对“图书馆制度”的相关研究应重理论上的“解释”,贵实践中的“改变”,将图书馆人的观念和具体的实践落实到位,以实现图书馆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7.
辩护权是国家赋予被告人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一种手段。我国刑事辩护制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针对控诉方的指控而进行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依法应当从轻、减轻、免除刑事处罚,以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的制度。①作为辩护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指定辩护,其目的就是为那些因为因经济困难、生理缺陷等原因无力或不能获得律师帮助的人提供法律援助。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这一指定辩护制度的贯彻执行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指定辩护制度的重要性,完善指定辩护制度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公共图书馆制度是适应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而产生的公益制度,它由初期的公益活动发展为当今国家为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实现的重要公益制度,充分体现社会效率和公平正义的价值;公共借阅权制度是维护版权人个人利益的制度;对于公权力而言,如果在公共资源无法同时满足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公益和公共借阅权制度的个人利益时,应当优先维护公共图书馆制度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试探图书馆工作人员轮岗制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图书馆内部实行工作人员轮岗制度,是实现馆内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项重要的措施.文章对此的重要作用和实施的基本步骤进行了具体地阐述和探索.  相似文献   

20.
“用新的理念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是温家宝总理在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讲话中的有力表述。图书馆从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到更加注重个人的幸福和尊严感,不仅仅是完成了对自身公共性使命的传扬,也是一种重要的价值取向。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转变模式,以尊严为发展驱动力,体现的是以人为终极目标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