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时8个月的美国第53届大选已于1996年11月5日结束,现任总统,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得票率超过70%的绝对优势,战胜了他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多尔和改革党总统候选人佩罗,当选连任,成为美国第53届白宫主人。作为一位民主党总统,克林顿竞选连任成功,这在美国近60年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经过21个月的艰苦奋战,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终于完成了“不大可能达成的任务”,以压倒性优势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成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秘诀在于他及其竞选团队熟练地运用互联网而开展的政治营销。“电视总统”肯尼迪是第一位用电视直播方式进行政策阐释和新闻发布的总统,  相似文献   

3.
有学者曾提出:"政治是传播的主神经,传播是政治的控制器".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中,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针对国际国内的特殊传播环境,全面、充分、有效地利用现代多元传媒的优势和利益集团、传媒和公众三足鼎立的传播调控态势,准确定位媒介传播的主体对象,聚焦经济民生的传播主题,运筹帷幄,讲究策略,彰显自身为"变革总统"的魅力.这使他不仅成功地以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黑人总统入主白宫,而且使这次选举成为美国政治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新的举措而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周刊》2004,(41):33-33
1884年 民主党格罗佛·克利夫兰 (Grover·Cleveland)VS共和党布赖恩 从最后的票数上看,这次竞选异常激烈; 但从过程上看,它堪称是美国历史上最为庸 俗的一次竞选运动。一篇名为《可怕的故事》 的报道,披露民主党候选人克利夫兰11年前 有了一个非婚生子,而民主党人则攻击共和 党候选人布赖恩的第一个儿子是在父母结婚 未满三个月时出生的。不管这些攻击是真是 假,双方都已陷入了道德丑闻的泥潭而无法 自拔。  相似文献   

5.
美国明尼苏达州法院,今年7月下旬对一桩涉及新闻自由的诉讼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判决,因而引起美国新闻界的激烈争论。事情发生在1982年明尼苏达州选举州长时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柯翰先生协助一位共和党候选人竞选。为了击败民主党方面的候选人,柯翰向两家报社的记者出示了一份法院文件。那份文件证明竞选副州长的民主党候选人在12年前(1970年)曾因在商店的一次偷窃行为受到法律惩罚。他认为这  相似文献   

6.
《新闻记者》2008,(12):43-43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大选结果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第44任美国总统。当日,奥巴马的形象即登上各大媒体封面版,在媒体上已持续数月的竞选大战也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7.
2016的美国大选以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第45任总统落下帷幕.从选举伊始,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和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的丑闻就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竞选广告成为候选人攻击对手弱点、赞美自己优势和化解丑闻危机的重要说服策略.本文就希拉里和特朗普成为总统候选人后发布的竞选广告进行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对象为两人被推选为各党总统候选人之后发布的所有电视广告.  相似文献   

8.
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总是给政界风云人物带来新希望。1988年又是美国的总统选举之年,早在1987年初,角逐民主党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争就已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在1984年的总统竞选中,加里·哈特几乎当选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但最终仍名落孙山,枉费了几多心血,还背上了130万美元的沉重债务。经过两年多的反思和准备,哈特又踌躇满志地力图东山再起。1987年4月13日,他正式宣布参加角逐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这一次他似乎时来运转了,4月底进行的民意测验表明,在战略上具有关键意义的衣阿华州,他得  相似文献   

9.
美国明尼苏达州法院,今年7月下旬对一桩涉及新闻自由的诉讼作出了史无前例的判决,因而引起美国新闻界的激烈争论。事情发生在1982年明尼苏达州选举州长时期。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的柯翰先生协助一位共和党候选人竞选。为了击败民主党方面的候选人,柯翰向两家报社的记者出示了一份法院文件。那份文件证明竞选副州长的  相似文献   

10.
钟新  汤璇 《国际新闻界》2016,(4):127-141
气候变化是近年来美国总统大选的热门议题之一,候选人对竞选议题的主张与应对是争取选民支持,实现竞选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采取内容分析的方法,以信源分析和框架理论为研究视角,对《纽约时报》2008年、2012年及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涉及气候议题的共234篇报道进行分析,发现在大选期间,尽管共和党候选人在《纽约时报》的信源篇幅上占据了较大比重,但是民主党候选人的"政策应对"中的宣传框架才是《纽约时报》的主流报道框架。在《纽约时报》大选报道的气候议题上,民主党实际上占据了较大的话语优势。  相似文献   

11.
站在新千年的门槛,美国人似乎已经没有了意识形态上的深刻分野,长时间的经济增长使选民们的政治热情下降,他们对政府的满意度非常高。下届总统的两位候选人都出身世家,政治倾向上是各自党内的中间派,让美国民众在两人中做出选择,确实有些难办。 与总统大选同期的国会改选同样难以估计,众议院共和党人努力维持他们自1954年以来最小的优势:仅仅比民主党多5席,在参议院,民主党只要净增4席就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助美国学者部分研究成果,说明和分析了埃米尔·胡尔亚在政治民调演进史上的开拓性贡献。胡尔亚在对大量民调数据和原始资料进行鉴别、修正和分析的基础上,于1932年首次将民意调查用来跟踪选民情绪,确定民主党所要采取的运动策略,总统竞选破天荒地第一次在日益成型的民意测验指导下进行,富兰克林·罗斯福也成为把民意测验运用于竞选运动的第一位总统候选人。  相似文献   

13.
郭人旗 《新闻世界》2009,(7):149-150
2008年11月4日,47岁的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优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来首位黑人总统。本文试图从后喻文化背景下新媒体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的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的视角来剖析、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概念——“新媒体政治时代”,并认为,首位“互联网总统”的产生,标志着“新媒体政治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14.
名刊要览     
美国《新闻周刊》/8月11日南方的终结一百多年前的南北战争的历史心结,仍在南方地区游荡。布什在伊拉克陷入的无休止战争,以及美国经济如今陷入的困境,加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的肤色,他的中间名侯赛因,以及他的自由派论调,重新撕开了南北战争的历史伤痕,让美国南方对北方的长期不满得以爆发。  相似文献   

15.
新闻榜     
约翰·克里:民主党“黑马”叫板布什 当民主党候选人的竞争刚拉开帷幕时,没有人看好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参议员克里。但克里在各州党内初选中的战绩却显示,他是目前为止最有可能叫板布什的人。 截至2月9日,在已进行的12个州的初选中,克里赢了10场,获得412张选票,大大领先于早先被看好的另一名候选者迪安。20年联邦参议员的经历把克里历练为成熟的政客,而其家族的财富又让他不用为竞选资金耗费精力。 根据规定,获提名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必须在今年7月的民主党全国大会上取得至少2162张选举人票。如今预选尚未过半,美国最大的两个州——加州和纽约州的预选还未开始。  相似文献   

16.
胡瑛  陈力峰 《新闻前哨》2008,(11):26-27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可以作为一个审视美国媒介与政治之间功能性依赖的窗口。本文考察了美国大选中对阵双方采取的各种政治传播策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传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阵营和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阵营利用“软宣传”的方式,在媒体上使出了各种招数,以形成时自己有利的舆论环境和竞选氛围,这成为当下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媒体政治传播个案。  相似文献   

17.
美国1992年总统大选,11月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阿尔肯色州州长比尔·杰弗逊·布莱恩·克林顿经过13个月的紧张的竞选活动,(特别是1992年7月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推选他为总统候选人后,他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一直领先于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布什)终于以较大的优势当选美国第42届总统。11月4日和以后几天美国报刊均以大量篇幅,对大选的结果、经过以及影响加以报道。美国最有影响的《纽约时报》11月4日、5日接连出“大选特辑”,《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也均出版“大选专号”。本文将《纽约时报》11月4日关于大选揭晓的报道和版面编排简介札次,以供参考(头版版式见插图)。  相似文献   

18.
本次美国中期选举,是对布什的一个公决。美国有句老话:“一切政治都是地方的。”特别是议会选举,选民选的是具体的候选人,要看这个候选人是否能表达本地方的利益。但是,这次选举,大家根据全国政治站队,选民谈论的是选民主党还是共和党,而不在乎某个候选人。乃至几位在地方上很具人气的共和党议员,因为和布什在伊战上立场太近被选了下来。美国的选民终于明白,选布什当.总统是个错误。但总统任期四年,大家无能为力,只好选布什的对手占领国会,使之无法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当选美国第42任总统4年一度的美国大选3日揭晓,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以压倒多数票获胜,当选为美国第42任总统。当选总统克林顿在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说他就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增长和向人民提供机会。”  相似文献   

20.
2003年8月11日,上海《文汇报》报道,参加这次美国加州州长竞选的候选人五花八门,除了面临被罢免的民主党州长戴维斯和共和党候选人施瓦辛格注册登记外,还有“尤伯罗斯(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尤伯罗斯在美国体育事业中的最大成就是使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获得极大成功,不仅没有亏损,反而赢得2.25亿美元的收入。他开创了奥运会获取经济效益的新时代,名字也为许多中国人所熟知。对于他参选州长的消息,细心的国人却产生了疑问。2000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一条新华社电讯称:“曾担任美国洛杉矶奥运会组委会主席并因此获得世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