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概念。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强调:“‘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宣传的主力军,党报忠实见证、积极参与了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其生动鲜活的报道冲破思想束缚、凝聚广泛共识、促进社会变革,为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构建强大舆论场。本文基于政治传播的理论视角,总结提炼三次主要思想解放运动中《新华日报》(1978―1998)的新闻实践与经验启示,为新时代更好发挥党报作用,助推新征程上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光绪二十四年(1898)发生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在当时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形势下的一次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提出的新政措施是对封建制度的一次猛列冲击,开创了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8月,温家宝总理第8次到深圳考察,重提邓小平的政改目标。中国改革的路径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面貌不同的两段,前30年讲阶级斗争和自力更生,后30年讲经济建设和国际交往,后30年的指导方针是改革开放,确立这个方针的前提条件是思想解放。用一种历史眼光回顾30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几次思想解放,也都有一脉相承的主题,那就是扩大社会和民众的自主空间。解放思想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扩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自由。实践证明,自由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人们普遍认为,3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针对两个凡是;第二次是姓社姓资之争;始于广东的、被媒体冠以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对象是什么,多数党建学者给出的答案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几次思想解放.也都有一脉相承的主题,那就是扩大社会和民众的自主空间。解放思想实质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扩大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上的自由。实践证明,自由的空间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就有多大。 人们普遍认为,30年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解放:第一次是针对两个“凡是”;第二次是“姓社姓资”之争始于广东的、被媒体冠以”第三次思想解放”的对象是什么,多数党建学者给出的答案是.阻碍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观念。  相似文献   

6.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始标志的改革开放,至今已走过了整整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3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978年前后,第二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1992年前后,第三次是本世纪初的2004年至2006年。每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从争论开始,而每一场争论又都是由一篇或一组新闻作品引发。  相似文献   

7.
任何一次社会进步,都孕育着思想变革,并逐步实施。思想愈激烈、实施愈完善,社会进步就愈明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三十年历程,不仅仅人民的思想解放了,更伟大的成就是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综合国力极大提高了,民主进程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976年开始,中国社会在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下,逐渐进入到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新闻事业是意识形态宣传的工具,也是对公众进行思想启蒙的工具,当国家进入伟大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时,新闻事业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体制和业务改革。如果我们以改革的动力来划分,可以将中国的新闻改革划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新闻改革的主要推动力分别是:思想解放、新闻立法、传媒经济和技术变革。目前,中国新闻事业在新技术的推动下,正在寻找一条更加根本的新闻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无疑为今后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为之鼓与呼。有人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这次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浪潮,此话有道理。这次与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起到了排除“左”的干扰,促进思想解放,强化改革意识的作用。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跟上改革的形势,  相似文献   

10.
《记者摇篮》2009,(5):4-6
4月1日《辽宁日报》的成功改版,是一次党报创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全省媒体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为此,《记者摇篮》从本期开始将跟进党报新闻改革,并对此从理论层面进行探讨。本刊拟从第五期开始,陆续在“本期关注”栏目以“党报创新”为主题,发表相关文章,请予关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四大总结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阐述了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无疑为今后的改革开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新闻工作者要为之鼓与呼。有人说,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这次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掀起了第二次改革的浪潮,此话有道理。这次与1978年的真理标准大讨论,都起到了排除“左”的干扰,促进思想解放,强化改革意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人形象地把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间中国社会的进程用三次思想解放来划分,其中第二次思想解放是1992年破除姓“社”和“资”,其间由《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采写,并在该报首发尔后为全国报纸转发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起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作用。《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通过记述一位世纪伟人在一次特殊考察中表露出的言行,充满了对实践的赞美。从中你又不难体味出其间蕴含的深刻理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报道的核心是推动思想解放改革,需要舆论支持。需要营造一个昂扬向上、鼓舞人心的舆论环境。70年代末党确定改革开放的方针以后,党报和各新闻媒体开始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宣传报道的基本内容。这项宣传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其核心是推动思想解放。改革开放报...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式巨大差距” 我认为,解决中国目前所有重大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行动的勇气,至于理论,从战术上考虑,甚至可以放弃。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举一个例子,在1977年到整个80年代,是新时期改革开放过程中所谓“思想解放时期”,思想空前繁荣,并因此推动了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5.
从去年底,自南方始,新一轮思想解放呼之欲出。究其原因,是近年来对改革开放又出现不同声音。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共识破裂,市场化改革带来祸害。在这一背景下,解放思想突然成为政治热词。2007年12月,新到广东上任的中共省委书记汪洋告诫广东官员,必须认识到,再不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用改革  相似文献   

16.
皇甫平,一个多少带有一点神秘色彩的名字。皇甫平的文章,总共只有四篇,加起来字数不足一万,编不了文集, 出不了专著,但是它们产生的强烈的现实震荡则远非这区区的篇数和字数所能比拟。责之者,其言凿凿,其势汹汹,使人着实为皇甫平捏了一把汗。褒之者,亲切而且热烈,这里只引用一位津门老报人赞语:如果说,1978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揭开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序幕,那么揭开这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序幕的,就是皇甫平四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党报改版的着力点不仅要放在版面上,更多地要放在改革旧观念、旧习惯上。 党报改版不仅要改形式,更要改内容,改内在结构,改与之相配套的机制,改记者活动方式。 改版方案的制定过程,就是思想解放、思想发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解放思想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为深刻的变化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一切成就首先归功于全党、全民的思想大解放。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改革和开放的顺利推进,也就没有经济的大发展和社会的大繁荣。思想解放的动力作用毋庸置疑,思想解放的艰难也不可否认。回顾报社近五年来的发展和进步,无一不是在思想解放的大旗下奋勇前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我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现在,正好50年。在此期间,经历了几次全国性的“思想解放”。我没有深入地研究,只能结合亲身经历谈一谈我所经历的历次“思想解放”。  相似文献   

20.
中西比较: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的背景我们可以把近 2 0年看成是中国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 ,但是 ,真正明确提出社会主义也能搞市场经济是在 1 992年的春天。对于中国人来说 ,至少在近几十年 ,“思想解放”这个词组是有着特殊含义的。没有经历过中国这几十年变革的人很难理解这个概念。思想解放是一种观念更新 ,是一种对束缚多年的心灵的解放。它不同于单纯的理论创新 ,它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全面结合。举例来说 ,“四人帮”倒台后 ,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由《光明日报》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引起的 ,看上去 ,它是以理论探讨的形式出现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