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现行小学《自然》课本中,有一篇课文题目叫《有趣的食物联系》,我教此课时,曾结合与本文内容有关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蛇与庄稼》一文来学习,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有趣的食物联系》,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指导儿童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韩忠毅《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大纲》在教学日的中指出:“培养他们的科学志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这清楚地说明了在自然教学中要强调对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自然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指出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低年级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开始 ,从一册起 ,就对他们进行正规的、比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一年级儿童 ,学习的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 ,而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宫殿大门的金钥匙。笔者认为 ,一年级自然课的教学 ,要使学生“趣”中求知 ,“乐”中长智 ,从而培养儿童的科学志趣。1 激发兴趣 ,“趣”中求知。一年级自然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授《有趣的食物联系》时,结合与本文内容有关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蛇与庄稼》一文进行教学,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有趣的食物联系》这一课,主要通过指导儿童认识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食物链、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等知识,培养儿童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课文后面的第一道作业题又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调查  相似文献   

5.
兴趣和爱好是儿童学习知识,开阔视野,确定志向,实现理想的原动力和保证。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确立了自然课教学的启蒙性质,为从小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因而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应该贯穿在整个自然教学之中,以引导学生学好自然,掌握自然的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6.
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指导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小学自然教材看似浅显,却蕴含着生动而丰富的知识。它涉及的范围很广,综合性很强,从而使其与其他学科在内容上的联系自然十分广泛和密切。除了小学语文、数学外,其他如思想品德、地理、历史、美术等学科也有联系。在自然教学中注意学科间的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利用已形成的知识结构,更有效地学习新知识。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主要是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启发他们的创造精神”。为此,我们对小学自然观察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研究。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大致可按“引导——观察——探求——议论”这一模式教学。下面以《植物的果实》一课教学为例说明。引导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师必须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8.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明确指出:“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一个“启蒙”,一个“基础”决定了自然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启蒙”在于诱导,培养志趣;“基础”在于传授知识,培养才能。正如《大纲》所指出的,自然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儿童认识自然界,使他们获得基本的科学常识,发展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高士其同志认为,儿童的基础教育,往往决定了一代人的思想情操,学识才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何在儿童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使之结出丰硕的科  相似文献   

9.
小学自然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心灵手巧”的学科。学生实验是学生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发挥的实践性活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与小学自然联系紧密 ,利用自然实验解决课文中的重难点 ,变枯燥的叙述说明为动手操作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第七册第 1 7课《捞铁牛》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课文 ,其教学的重难点是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 ,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从而使学生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启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一次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 ,一位教师教这篇课文 ,改变了传…  相似文献   

10.
自然课如何激发儿童的想象安萍自然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其内容涉及多种学科的常识及一些基础知识.《自然教学大纲》要求:“利用想象教学,促进儿童想象的有意性的加强。”在自然教学中有目的地利用想象教学,...  相似文献   

11.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自然》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是儿童阶段有计划、主动去接触、认识自然现象的启蒙课程,是培养和发展科学素养的源头。如何有效地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和发展他们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就结合多年小学自然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一 开设依据 基于中师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初步系统地学习了人体生理卫生知识,为了避免与初中教材内容重复,浪费宝贵的课时和精力,保护他们追求新知的欲望,新的《儿童少年生理卫生》课在初中基础上适当加宽加深,既面向小学《自然》及其他学科的教学,又适合小学一般的儿童少年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注意与中师有关学科的有机联系以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趋势。主要依据是: (一)小学自然教学需要儿童少年解剖生理知识。小学自然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  相似文献   

13.
自然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观察和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基本途径 ,也是自然课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手段是进行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所以观察、实验是自然课教学中重要的方法和手段之一。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如何进行观察课、实验课的教学 ,如何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仍然是自然课教学中值得研究的问题。一、自然课的教学现状现行《自然教学大纲》中指出 :“自然课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 ,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它不仅使学生获得一些浅…  相似文献   

14.
新颁布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指出:“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去年秋季开始使用的彩色版《自然》一年级上册课本,按照大纲精神,鲜明地突出了教育性的特点。现将管见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人的营养》是五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四册的第十课,教参指出这一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是:指导儿童分析各种营养成分,认识人为什么需要食物;培养儿童用简易的方法分析物体成分,以认识物体的能力;教育儿童注意食物的多样化,改掉偏食的不良习惯。本课教材分四个部分:首先从讨论“人为什么要  相似文献   

16.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要上好自然课,必须对我们所使用的自然课本有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例如关于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就是每个自然教师应该了解的同题。只有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教学中“站”得更高,把课上得更好。 在编写小学自然课本时,我们有一条最基本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要使小学自然课本成为向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 自然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是对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因此,一套好的自然课本,就应该成为向小学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基础教材。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内容及编写特点 自然第五册关于生态方面的教学内容共有五课:《动物和环境》、《植物和环境》、《有趣的食物联系》,《池塘和森林里的生物》、《保护大自然》,在前四册学习了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再学习一些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生物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寻找分解食物网的捷径洪湖市戴家场镇百桥中心小学叶道山(433204)“有趣的食物联系”(见《自然》第五册第四课)一文,在研究了“食物链”以后,为引出第二部分“食物网”的概念,列出了田野上的八种动植物,即老鹰、蛇、麻雀、蝗虫、老鼠、高粱、小麦、狗尾...  相似文献   

19.
姚伟峰 《科学课》2009,(9):18-22
《碘酒与淀粉》是著名特级教师章鼎儿1988年9月21日在山西太原召开的全国自然优秀课观摩会借班上的研究课,可以说是章鼎儿老师长期自然教学探索的一次“亮剑”,是代表当时全国小学自然改革方向的一课。《小学自然教学》(本刊前身)1989年第5期不仅刊出课堂实录,而且还刊登了著名特级教师刘宗起、路培琦的评析文章《科学与艺术的结晶》。这一课深深地影响着全国的自然教师。而今,青年教师姚伟峰在章老师的经典课例的引领下,依托教科版《科学》教材的有关内容,深入领会和整合教材,试图不作简单的重复,再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自然常识》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如何在自然课的教学中运用浅显的语言正确地阐述有关科学概念是很值得得探讨的。本文就市编自然教材的第二册第6课《种子》,第四册第13课《种子的传播》,第14课《种子发芽》等章节对“种子和果”实谈一些个人看法。市编自然教材第二、四册重复出现三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