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苏 《兰台世界》2012,(30):67-68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景象被后世称为百家争鸣,这一时期学派林立,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派别.现在,百家争鸣产生的文化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当中应当从中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宏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数千年来,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过程、思想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已成为各时期人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传播与弘扬民族精神的不竭源泉,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创造着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的灿烂辉煌,它是我们民族不断前进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发展的30年。开放将中国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国际文化背景之中,为我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充裕的资源和营养。旧的思想藩篱逐步撤除,新的文化和思想全面广泛地介入人们的头脑。回顾几千年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史,毫不含糊地说,中华民族在经过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唐宋中外文化交融、清末民初新文化发展几个时期以后,又迎来了一个文化思想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世界,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民间美学更是情有独钟。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而感到荣耀。本文立足对中国传统元素在广告设计中被如何运用,使我们的广告设计既不失国际水准,同时又能充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与之类似,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化的根基.五四时期适逢近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日渐觉醒,缜密思考中华民族在世界激烈竞争中如何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正是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为人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而其中有识之士对西方文学翻译的努力和尝试可谓功不可没,占有极为重要的分量.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发展是硬道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金钱崇拜思想和伦理道德的丧失等现象不断在社会中蔓延.我们提倡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摆脱金钱至上论,在国际山要彰显中国特色的价值观,要让世界了解中国。其基础就在于实现民族复兴.而民族复兴的关键又在于文化复兴。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既突出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独立性.又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降低中国发展的文化风险,并能为世界现代文化发展构建新的价值支撑和文化形态.就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姣红 《兰台世界》2012,(30):73-74
中国古代的辞书编纂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萌芽阶段,经历了汉代的初期出现,到隋唐的发展,经历宋代以后达到明清的繁荣.整个发展过程在不断地丰富内容和扩大规模,在编纂技术上也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璀璨瑰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而语文教育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祖先的精神和智慧,传承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和思想启蒙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养的熏陶,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生命深处萌发传统文化的种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宋展云 《兰台世界》2013,(11):12-13
汉魏时期,巴蜀本土文化在经学、诸子学等方面较为突出,而荆州学派代表人物入蜀,促进了巴蜀文化繁荣.儒道兼综的思想渊源对巴蜀士人的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传统影响深远,民族文化元素早已经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书籍是记录人们思想和文化的主要载体,随着民族传统文化的全面复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对书籍装帧形态的影响与日俱增.如何更好地认识、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开创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新面貌,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有着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古圣和先贤在这片国土上,提倡“礼乐”的治国之道。以“礼”养性,以“乐”怡情,以“仁义”、“礼仪”处世治国,在漫长的岁月里,中华文化交流融合,兼收并蓄外来文化.逐渐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放射出璀璨夺目的光芒。唐朝是中国文化最为繁荣昌盛的一个时期,那时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诗人辈出,诗歌创作在唐朝达到了鼎盛。唐代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如何打造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在百舸争游、百家争鸣的现代文明体系中,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不仅取决于经济和科技等硬实力,而且取决于思想文化资源的拥有及其表达能力等软实力,其中思想文化的话语权已被广泛视为攸关文明和文化生存发展命运的核心问题.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及其在现代世界文明对话中的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中华文化在高度竞争的现代世界中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民族思想的演变,是个复杂的过程,中国由"传统的"民族主义转变到了"近代的"民族主义.在此期间涌现了一批开路先锋式的民族主义者,梁启超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之一.本文拟对清末十余年梁启超的民族思想的演变进行初步探讨. 一、1898年以前:传统的天下主义 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民族思想完全笼罩在传统主义之中,很少受近代民族思潮的冲击.他早期的民族思想的出发点是康有为的以"春秋三世说"为理论核心的"今文学派",主张破除种界,以天下大同为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4.
刘效振 《兰台世界》2012,(30):46-47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古代教育最为发达的时代,其中,儒家思想是最具代表性,也是影响最大的学派.儒家思想不仅影响着当时的教育,对后来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也是处于统治地位,对现代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总书记的讲话强调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璀璨瑰丽,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也在潜移默化中促使中华民族特征的形成。而语文教育蕴含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以及祖先的精神和智慧,传承着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智力和思想启蒙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文化素养的熏陶,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生命深处萌发传统文化的种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化,被称为一个民族的血脉或灵魂,没有文化的民族是没有生命力的。在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的今天,文化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决定,党报在文化建设发展繁荣中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制定了《保护无形文化遗产公约》。无形文化遗产又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的记忆,属于传统的民间文化。2011年6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曲、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所指的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指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少数民族世代相传的活着的文化记忆,以及各种传统文化的上述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胡庆 《大观周刊》2012,(18):286-286
文化是一种生活符号,是民族精神的演绎与传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的悠久历史文化,正是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滋养和鼓舞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注入了活力;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不仅塑造人、引导人,更能鼓舞人;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儒释道三家的完美结合,它包含了政治、经济、哲学、医学以及个人修养等各个领域,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财富。当前,党中央提出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建设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这是重振民族精神的一项重大举措。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从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到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都无不与文化的发展有关;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是一条文化兴国之路。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开发文化产品,加大文化输出力度,在巩固思想文化阵地的同时,扩大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塑民族精神和树立我们的民族威望。  相似文献   

20.
当前引进版绘本在绘本市场占据优势.绘本引进对繁荣我国少儿图书市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理解,提高儿童阅读兴趣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然而,绘本蕴含的民族文化信息对儿童早期的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影响.引进版绘本所带有的西方文化符号和价值观正在削弱传统文化对儿童的影响,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认同.中国绘本出版需要在“原创”疾呼下,积极探索中华文化的多样化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