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世凯是清末民初中国政坛上最为活跃的人物,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外交方面,曾经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后来因为弃共 和而兴帝制,最终落得“窃国大盗”、“卖国贼”等恶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袁世凯等人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一些史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把袁世凯置于中国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推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基于大量的史实,论证了日本对中国觊觎已久,袁世凯几乎毕生都在与日本进行不屈的抗争,认为袁世凯对日本的防范和强硬态度值得肯定,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写的《 日本侵华七十年史》,苏全有、景东升撰写的《论袁世凯的仇日政策及实践》和管书合撰写的《袁世凯对日外交述论》等.  相似文献   

2.
1912年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们的言论、出版自由,初步建立了自由新闻体制。20世纪20年代后,各著名报社纷纷改革,建立起相对成熟的职业化模式。整个民国初年的报业中,报人在办报思想、新闻教育、办报实践等方面都为新闻职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民初新闻职业化模式进行梳理,试图为我国当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出版、阅读极为重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先后创办了一批文学图书出版机构,如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作家出版社等,其间对私营文学出版机构进行了改造,均为文学出版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49年至1966年,我国文学图书出版数量经历了由少到多,再由多到少的变化,先后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文学图书,数量颇丰,汗牛充栋,这与我国当时社会背景有关,也是基于对读者喜爱程度的考量.在文学图书出版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国家层面开展了对古典文学出版与阅读的舆论引导,为文学出版与阅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国成立后,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快速发展,近代报业也随之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进程被迫中断,使1937年成为一个明显的分水岭。而这一历史时期中,报纸广告日渐成熟,既与时俱进革新自身,又反映着社会的发展。本文将归纳目前有关该时期广告发展的研究成果,展示成果之间的相似性和创新性,并就其中的不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棉业与近代山西乡村社会(1912-193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地方政府经济干预职能的强化,以及受国内外市场、小农经济商品化的影响,经济作物在山西的种植也日盛一日,其中棉花的种植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随着植棉面积的增加及棉产量的提高,棉业的发展对山西乡村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目前,有关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仍付阙如.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江苏疫病传播的时空分布、影响因素有其显著特征,疫病防控政策和措施也有侧重点和应变轨迹。本文择取民国前中期(1912—1937)江苏地区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这一时段江苏疫病传播概况与防控施策以及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7.
在论及版权史时,人们往往认为,1966年-1976年期间中国没有版权.诚然,1966年-1976年期间中国不仅没有制定有关版权的规章制度,而且还废除了版权的有关规定.但是,1966年-1976年期间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版权的事实,只不过版权是残缺不全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国文学翻译事业历史久远,著作浩瀚,经历年代反复赓续至今。文章细致梳理1949年至1966年间我国从事外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专事机构筹备成立到翻译工作实施推进,从所翻译外国文学图书版本特点到区域划分,指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十分重视外国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其间翻译的外国文学译著,充分体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引进外国文学的积极心态,丰富了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对新中国文学创作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正公文程式指公文的文种、结构、用语、行款、用纸等各项要素的规程法式。现代化大略可以概括为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演变,是一个理性不断增长(合理化)的发展过程。而公文程式的现代化,就是传统公文程式不断获得科学化、理性化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历史的过渡期,也是中国公文的转型期。随着现代化思潮的启动,传统公文的文种、行款、纸面布局、装叙结构、语体及套语修辞,呈现出一种世俗化、平等化、大众化、效率化、工具化的演进趋势——这诸种  相似文献   

11.
铁路是近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之一,在19世纪末引入中国后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展现1912年至1949年岭南30余年来的铁路发展轨迹,探析岭南铁路创建的时代背景和其中的曲折经历,探究岭南铁路发展的特征及其内在规律,以期为当今岭南交通事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2.
民初(1 91 2年~1913年)公文程式主要体现于1 91 2年元月与十一月所制定的两个公文程式中,并在推行过程中遭遇不解、异议甚至反对,困难重重.这既与民初政制不健全、中央与地方“弱干强枝”有关,又与民初也与各级官署官吏“逊清”特征有联.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月16日北平解决前夕,毛泽东主席在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积极准备攻城部署给平津前线总前委聂荣臻等负责同志的电报中,强调指出:“此次攻城,必须做出精密计划,力求避免破坏故宫、大学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古迹。你们务使各纵队首长明了并确守这一点”。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湖南地方图书馆事业经历了萌芽、勃发、艰难和衰退四个时期,本文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力图全景式展现其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约我撰写“大公报史”,我虽于1936年起即在大公报社编辑部工作,但非上层人物,所知甚少,只因素重资料工作,义亦所不当辞,因允先写这篇“大事记”,列举事实,为以后撰写报史建立基础,深盼报社老同事及留心大公报人士,对此加以纠谬补缺,使其正确充实,然后报史工作乃可顺利进行。二、“大事记”所据资料有:(?)王芸生、曹谷冰合写的、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回顾了美国环境新闻史的发端、发展 ,总结了各个时期的特点 ,对其代表人物、代表作以及环境新闻学的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呼伦贝尔地方,在清末民初本属黑龙江省的一部份,沙俄对这一地方早就怀有侵略野心。1911年我国爆发了辛亥革命,沙俄认为时机已到,在策划外蒙古“独立”的同时,紧接着策划并参与了呼伦贝尔武装叛乱。呼伦贝尔沦陷后,我国竭力设法恢复其主权,但沙俄为了使其非法占领合法化,对我国恢复主权横加干涉。中俄双方经过长时间交涉,于1915年 11月 6日签署了《中俄呼伦条约》。 这里选择的俄国外交文书,集中反映了中俄两国围绕呼伦贝尔问题所进行的交涉情况及沙俄的侵略活动,对研究中华民国史、中俄关系史及我国北部边疆地区史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文中注释,除写明译者注外,均为原编者注。  相似文献   

18.
谢尔盖·德米特里耶维奇先生阁下: 自接到尊贵的阁下8月5(18)日第3993号密电,授权我与中国外交总长互换照会,确认我们所拟呼伦条约之时起,我一遇到方便机会,就向陆征祥先生指出,最好赶快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行政公文"布告"自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颁发公文程式咨各部文》发布以来,虽然文体名称一度在"示"与"布告"、"通告"间变易摇摆,但文体功能基本稳定,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公文"布告"历经同体异名阶段、异体同名阶段、异体异名阶段、合体同名阶段,且于20世纪50初年代至90年代初通过主副文体格局形成期、主文体分享功能时期、主副文体互渗同化期而基本完成由分至合的文体演进。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存"通告"而废"布告"之名,但其文体功能基本转由"通告"承载,二体合一,而后2012年4月《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通告"的文体功能亦是体现了新时期"通告"对"布告"的文体沿承。  相似文献   

20.
李永 《兰台世界》2015,(5):99-100
民国建立后,在孙中山的倡议下,1912年由中央政府委托临时稽勋局以"酬勋"的名义选派任鸿隽等人出洋学习,史称稽勋留学生。20年代以后,稽勋留学生陆续学成回国,他们或再次投身革命,或发起科学救国,从整体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