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的杨振宁热,与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决裂、晚年娶翁帆为妻等社会新闻有关,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西南联大研究正在愈加受到学界的重视。如果说西南联大代表了现代中国教育的桂冠,那么从西南联大走出的杨振宁、李政道、王浩、殷海光、邹承鲁等人便是这顶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而这其中又当以获得了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8-128
本书是首部反映诺奖中华第一人——李政道传奇经历和精神的名人传记。该书首次全面披露了诺奖两位华人得主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以及其他重大史料。该书由李政道的助手、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儿子季承耗费10年,七删七改写就,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面日,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的同胞弟弟李达道说,李政道能取得这样大的成就,最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勤奋。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李政道考取研究生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的时候,天天到图书馆去看书。美国的图书馆每天24小时开放,到了上午10点、下午3点、晚上9点,服务员便为读者送咖啡、点心。李政道因交不起这笔钱,当服务员来时,便拿  相似文献   

4.
<正>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以炽热的爱国情怀,满腔热忱地投身于祖国的科技与教育事业,为推动中国教育制度和科技制度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李政道先生一直提倡科学与艺术结合,在艺术方面有很高造诣。2011年6月,李政道先生陆续将其毕生积累和收藏的各类科学文献、研究手稿、通讯信件、"艺术与科学结合"作品以及其诺贝尔奖章、证书和其他各类获奖证书等珍贵资料捐赠给上海交通大学,以惠益后人。  相似文献   

5.
本书阐释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产生真相及物理科学史上的重大意义,记录了李政道不凡的成功道路。本书也是中国科学发展和教育决策的历史侧面反映,首次披露文革年代李政道的忧国情怀和相关高层内幕,同时揭示了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  相似文献   

6.
一、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由李政道先生在祖国大陆掀起的"科学与艺术"之旋风,引起了科技传播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7.
李政道     
物理学家李政道祖籍江苏苏州,1926年11月24日出生于上海,曾在东吴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  相似文献   

8.
1979年,著名的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来我国讲学,新华社派出的一名记者去采访他的时候,被他拒绝了。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遇到上述情况是很尴尬的。然而,新华社这位记者毕竟训练有素,他从侧面了解到:李政道教授在国外就对记者不太“热乎”。于是,他针对李政道教授这一心理状况(即情绪),采用“迂回接近”的手法,终于使李教授感受到中国记者的独立风格,接受了采访。不久,这位记者采写的5000多字长篇通讯《李政道教授在中国讲台上》,先后在国内一些大报上登载了。李政道教授作为采访对象,从拒绝采访到接受采访,其间的情绪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这就是本人将要谈及的情绪两极性及其对采访对象的作用。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心理学家就把人的心  相似文献   

9.
我近距离接触并采访美籍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是在全国科学大会举行以后的第二年,即1979年的春天。这是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外炎黄子孙都感到欢欣鼓舞的一个春天。此时的李政道教授正值中年,他不远万里,不辞辛劳地从美国归来,在北京科学会堂做了为期7周  相似文献   

10.
文摘     
我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 1989 年,作为邓小平的朋友,李政道又一次到中国。 一见面,邓小平便笑容满面地对李政道说:“我的身体还好,头脑还清楚,记忆力还不错。在北戴河每天游泳一个小时。我不喜欢室内游泳池,喜欢在大自然里游泳,自由度大一些,有股气势。” 这就是邓小平的性格。 邓小平告诉李政道:“我在练习怎样适应完全退下来以后的生活。几十年了,一直在繁忙的工作中,就是后来事情管得不多了,脑子里也放不下问题,总在活动。” 当李政道对邓小平说到:“您的健康是中国稳定的需要”时,邓小平说:“我历来不主张夸大一个人的作用。这样是危险的,…  相似文献   

11.
束星北毕生追求真理,辛勤耕耘播种,被后人誉为“中国的爱因斯坦”“中国知识分子中的骑士”“中国雷达之父”.在束星北家乡扬州市邗江区档案馆,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档案,既有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和竺可桢、苏步青等人与束星北的通信,还有束星北自己在1969年“文革”期间所写的自传、《在爱因斯坦身边工作的日子里》文稿,更有许多关于束星北的历史照片、学术著作和束氏族谱等资料,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2.
百忙之中山西行 李政道教授每年都要来北京两次,每次都把日程安排得满满的。这次来北京,原拟有一个月左右的访问和科研活动安排,可是,由于李先生在美国的科研教学工作也极其繁重,不得不把六月来京的活动安排压缩到一周左右。尽管时间这样紧迫,李政道教授仍利用在北京主持“宇宙的过去和未来”国际研讨会的间隙,匆匆进行了一次山西行。 李政道教授是应山西省人民政府邀请前来山西访问考察的。早在去年岁末,他与时任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副主任的林宗棠,共同  相似文献   

13.
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和原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主编的“绿色文丛”《绿色战略——21世纪中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一书,近日在青岛出版社隆重推出。李政道和周光召分别为该书作序。 该书共37万字,分8个部分。导论为《21世纪中国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教授、中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  相似文献   

14.
从狄拉克到杨振宁、李政道,再到今天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创世者的神秘面纱正在被层层揭开。  相似文献   

15.
媒体视点     
高规格的科技论坛中国财经报道/中央台10月8日 10月7日,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以“21世纪科学的挑战”为题的大型学术报告会,拉开了中国工业高科技论坛的序幕。这是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国家经贸委、教育部等16家单位联手举办的有史以来工业界和科技界最大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科技馆、美术馆"五馆"功能合一的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为例,探讨了多功能高校图书馆的功能设计、馆藏资源建设与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我第一次听到李政道教授的名字,是在40多年前的一个早晨。那时,我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那天早晨,我刚走进新华社编辑部就感到气氛异常活跃。编辑们一面兴奋地阅读刚刚收到的外国通讯社的电讯稿,一面兴奋地谈论着什么叫“宇称守恒”,什么叫“宇称不守恒”。李政道和杨振宁教授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推翻“宇称守恒定律”的讯息,就这样迅速地传遍了全世界。“李政道和杨振宁是谁?他们是怎样做出了这惊人的发现?还有吴健雄教授,他们这些华裔科学家何时才能来中国谈谈他们的治学经验,他们的甘苦,他们的追求,他们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18.
《百家讲坛》是央视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开坛"之初曾与文学馆合作,其宗旨是"构建时代知识,享受智慧人生",将受众定位为具有较高文化水准和知识背景的"精英",将主讲人瞄准了全国知名的学者或者教授,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学术名流,探讨的内容也都是一些最新的专业性较强的学术成果。这期间.虽然得到了部分学者的认可.但曲高和寡的节目与绝大多数电视观众的喜好与兴趣相去甚远.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默默无闻.几乎濒临末位淘汰的边缘。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彻底改版必遭淘汰.而若改旗易帜还有重新崛起的机  相似文献   

19.
束星北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教育家,我国第一部雷达的制造者和第一枚洲际导弹轨道的计算者,爱因斯坦的助手,李政道的恩师。2003年10月30日,是他逝世20周年。扬州市邗江区档案馆系统地征集、整理了束星北的档案,有若干历史照片、名人书信、学术著作和束氏族谱等。这对研究束星北的生平事迹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20.
杨振宁和李政道在长期的讨论和探索中取得了科研成就。英国的高校及其图书馆重视通过讨论和交流来培养人才。因此,高校图书馆提供读者进行讨论、交流的区间,对培养读者的开放性思维和创造力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