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全国新书目》2011,(2):34-35
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费孝通全集》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从1924年至2004年80年间能收集到的费孝通先生的全部著作。全书共20卷、700余万字,前17卷为学术论文,第18、19卷为译著,第20卷为书信、诗词。  相似文献   

2.
经过充分酝酿,’96国际图联大会中国组织委员会正式提名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主旨发言人。目前,这一提名已获费孝通教授本人同意、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批准,并得到国际图联总部确认。根据以往惯例,历届国际图联大会都由主办国推荐1~2位本国或国际著名学  相似文献   

3.
潘光旦眼里的《生育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育制度》完稿于1946年.讨论它是否作为费孝通的代表作之一,已经没有太多歧异.近60年后,费孝通在对自己学术历程进行梳理思考之后,认为该书是其前半生学术经历性结束的标志(《个人·群体·个体》,《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1期),至于学术生涯的第二个阶段则应该从1978年算起.后来,在该书于1981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再版时,张子毅在《费孝通〈生育制度〉评述》(《读书》1982年10期)也提到,相较于人们十分熟悉的《江村经济》一书,费孝通更满意《生育制度》.  相似文献   

4.
费孝通先生是国际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是我国学界的泰斗,先生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以其硕果累累的著述,为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费孝通九十新  相似文献   

5.
新书长廊     
留给中国学术的一座富矿《费孝通全集》费孝通,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0一套20卷、700余万字、完整呈现费孝通思想遗产的《费孝通全集》,亮相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这是费老留给中国的一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百科全书。1999年至2003年间,群言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费孝通文集》十六卷,费老亲自审定了全部文稿,并在文集的前十卷出版时撰写  相似文献   

6.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他这一生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深受世人敬仰和爱戴,在其思想中最受世人关注的是其文化自觉思想。费孝通文化自觉思想的意蕴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7.
《中国图书评论》2010,(2):121-121
一套20卷、700余万字、完整呈现费孝通思想遗产的《费孝通全集》,亮相2010年北京图书订货会。这是费老留给中国的一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8.
访费孝通     
在一枚黄褐色的铜质奖章上,雕刻着人类学先驱者赫胥黎的头像,瘦削有神。奖章背面,刻了FEI HSIAO—TUNG(费孝通)的字样。为了奖励人类学研究有一定贡献的各国学者,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每年颁发一枚赫胥黎奖章。费孝通是第一个接受赫胥黎奖章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我们中国人谁不知道“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说法呢?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模式的概括者和倡议者是费孝通。这两年,谁不关注西部开发大业呢?不过也很少有人知道为西部大开发操心劳神、献计献策的先行者之一就是费孝通。生于1910年的费孝通先生是驰名中外的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以“志在富民”为一生的主题,尤其在改革开放后“复出”的这20多年,他为强国富民呕心沥血,奔波不息,所提出的具有决策意义的重大建议就有几十项,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生命不息,奋斗不已。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两会报道,媒体都会有所创新,比如今年的《主播朋友圈都有啥?》.由此想我起三十多年前费孝通的“政协小记”. 1985年春,为了迎接即将召开的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光明日报》负责两会报道的机动记者部正在紧张部署.怎样才能让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出新、出彩呢?老记者郑笑枫打起了老朋友的主意,即解放前即有“专栏作家”之誉、时任政协委员的费孝通.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我精心修改文章的情景,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87年9月2日,费孝通教授以77岁的高龄,第13次到“江村”作社会调查。那时,我刚到报社工作不久,领导上考虑到我曾是费老“江村”调查的联络员,多次陪同费老访问美丽的“江村”,就把采访费老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真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能和费老再次见面,聆听他对社会问题的精辟论述;担心的是自己“半路出家”作记者,怕采访不好写不成文章。我立即从苏州来到吴江县盛泽镇,和费老吃、住在一起,一边陪同他作社会调查,一边见缝插针地  相似文献   

12.
王秋菊  明红 《兰台世界》2005,(7):132-133
不计生平荣辱费孝通1910年11月生于江苏吴江。读中学时,他立志当文人,后想当医生,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读了一年后,他觉得人们最痛苦的不是疾病,而是来自社会所造成的贫穷,要治病人,先得治社会。于是他改学社会学,1930年转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吴文藻教授(冰心的丈夫)。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费孝通和许多进步青年一样,积极地参加爱国运动。在一次游行示威中,费孝通受寒得了严重肺炎,住院一个多月才治好。1933年,费孝通在燕京大学毕业,获社会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又考进了清华研究院,师从史禄国教授。在体质…  相似文献   

13.
珠联璧合的才子佳人 这段爱情故事的开始很普通,费孝通与王同惠在燕京大学社会学系的聚会上相识,在共同感兴趣的学问切磋中相知,渐渐产生了感情.一年后,费孝通虽然从燕京毕业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但一条红线仍将相隔不远的清华园和燕园紧紧地连在一起,而且,"这条线远比乡间新郎拉着新娘走向洞房的红绸更要结实".  相似文献   

14.
<正>费孝通1938年来到昆明云南大学工作,1946年离开昆明,这期间担任云大社会学研究室负责人、社会学系教授、社会学系主任。在云大任教期间,费孝通从事内地农村社会调查,取得辉煌成就。这不仅由于他具有"从实求知"的研究精神、改变中  相似文献   

15.
《出版参考》2009,(5):41-41
第一次看见吴为山的雕塑是2000年4月,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博物院。我立刻就喜欢上了他的多件作品。青铜的“齐白石”,从瘦削的脸孔,到长髯,到许多皱褶的长袍,捕捉了一个癯然独立的精神。费孝通是国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我曾多次听过他的课与他的演讲。吴为山的“费孝通”比真人似乎更像费孝通:开朗的面貌,幽默的谈吐和乐观的精神都刻画了出来。“荷兰女王”是另一件我十分欣赏的作品。通常西方艺术家很难画中国人面或塑中国人像,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6.
费孝通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媒介实践始于少年时期,并在以后的学思生涯中将其扩展到学术研究、高等教育和大众传播领域。他借助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将成果及时刊布,其观点和思想由此得以广为人知。为了推进社会学、新闻社会学等学科建设,费孝通同样注重《社会》等专业期刊出版、《社会学概论》等教材编写工作。他还时常以图书题献、作序、写后记等形式来纪念或缅怀亲朋师友。他倡行的通俗文风革新了学术表达,促进了思想的传播。费孝通倡议整理出版潘光旦、梁启超、冯友兰等学人的文集作品,反映出他的文化传承理想。以费孝通为代表的学者投身于新闻出版界,这是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书写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1.费孝通我同费孝通相交几十年了。在这多变的几十年中,我们共荣辱,同欢乐与忧患。我于1978年底得到平反,他比我晚一年两年。在他获得平反之后,曾发下志愿,誓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他说:“我的口袋里只有十块钱了。”意思是说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他的健康状况有限,不能不量力而行罢了。事实证明,他的“十块钱”不是放在“口袋”里,而是存在银行生利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几乎走遍除西藏而外的全中  相似文献   

18.
金刚  孙鹏 《视听界》2011,(2):105-105
2010年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诞辰100周年。吴江电视台积极筹拍了一部纪念费老的系列片,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费老一生的学术思想和志在富民的不懈追求。为了做好此次报道,吴江台周密计划,先后踏访了广西金秀、吴江开弦弓、云南三村、甘肃定西、浙江温州、北京、上海等地,实地寻访费老的足迹,历时五个多月,完成了“《志在富民皓首不移》纪念费孝通诞辰百年系列片”。  相似文献   

19.
"文化自觉"是已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观点,"其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20.
新书推荐     
《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马戎刘世定邱泽奇潘乃古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定价:128元当下学界对费孝通的纪念不再流于形式,而且,读者在这些对费孝通的回忆文章中,也可以感受到中国社会学乃至中国社会在20世纪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