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在幼儿园公共仪式中,权力对人的规训普遍存在。它主要体现为限定幼儿的空间和时间形成监督,通过奖惩诱使幼儿自觉接受规训,以及用知识教育形塑公共仪式。规训不可避免,只有在对幼儿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切和追求中,幼儿园公共仪式才能减少狭隘的权力规训。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莫泊桑拜师的故事,知道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勤奋练习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福楼拜的循循善诱和莫泊桑虚心好学、勤奋练习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课文第七自然段是读写结合的非常好的切合点。正好练习册上有道题:观察早晨同学们进班的情况,模仿本段写话。一开始,学生像挤牙膏似的,说不出来,可见平常没有留意观察过,于是我就布置任务,第二天早晨一定要认真观察,观察点为:  相似文献   

4.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文章主要叙述年轻时代的莫泊桑先后三次拜访法国文学大师福楼拜虚心求教,福楼拜则悉心指导,智慧点拨的故事。福楼拜如何指导莫泊桑写作,以及莫泊桑如何虚心学习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此文的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抓住福楼拜的语言,引领学生在文章的语言文字中徜徉,进而感受人物形象,并初步领略写作奥秘。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的课文“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获得语文能力、得到思想情感滋养的主要载体,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托,还是教师自己从课文中汲取营养,滋润自己的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下面以苏教版六下第21课《莫泊桑拜师》为例,谈谈这一课给我们语文教育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游记》文化的话题是以百回本《西游记》为核心生发出来的,因此,应该以《西游记》为坐标原点开展讨论。反映《西游记》问世之前的相关文化背景及其投影者,可称之为"前《西游记》文化";《西游记》问世之后出现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则可称之为"后《西游记》文化"。这样可能便于理清脉络,将讨论引向深入;部分地避免因时空错乱而带来讨论中的逻辑混乱或论证偏颇。  相似文献   

7.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其高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篇文彩斐扬,色彩绚丽的千古不朽美文,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警示价值,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以其高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一篇文彩斐扬,色彩绚丽的千古不朽美文,其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现实的警示价值,留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9.
就《莫泊桑拜师》而言,我们在读莫泊桑,也是在读福楼拜,在读精神的缩写;同时,我们也是在读己,发现自己写作的诸多弊病。  相似文献   

10.
《莫泊桑拜师》这篇课文就内容上来说,是莫泊桑为了让自己的文章写得更生动.拜福楼拜为师,三次向他求教,最后终于写出了不少有世界影响的名著。我在自己研读了课文之后.觉得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莫泊桑拜师。前后三次求教的经过外;还应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如“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善于表达”及“画家的手法”等。思考之一:课时划分要合理初次备课时,总在思考着应该把莫泊桑三次求教的经过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所以一开始想从课题人手,以“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求教,每次为什么而去”这个为主问题,引导学生明白福楼拜三次都是在指导莫泊桑“观察”。确定这个主问题之后,想引导学生从福楼拜的语言中去体会,设计了你从“福楼拜的语言中体会到了什么”的问题。想让学生达到的学习目标是:第一次请教,感悟“坚持观察”;第二次请教,感悟“仔细观察”;第三次请教,感悟“善于观察”。可是自认为以“观察”去统领教学的我忽略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课时的划分。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就只要解决字词吗?这个问题始终困惑着我: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把三次求教过程全放在第二课时的话,第一课时也就只要让学生读读课文,理清段落层次就可以了。思之再三,决定遵从课文内容,遵从学生学习实际来合理划分。想清楚了这点,我就重新定位教学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第二课时以“第二、第三次求教”作为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1.
《西游记》是古典小说巨著,也是一部传统文化宝典,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西游记》文化研究热,而后构成了一股浩大、持久的学术潮流。本文在新的时代条件和学术背景下,从神话原型批评、童话学批评、审美研究和宗教文化研究等方面作必要的总结与反思,并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西游记>的作者究竟是谁?这是历代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学术话题之一.作者从文化现象的角度进行探讨,认为<西游记>的成书与作者问题,同<三国演义>、<水浒传>有着可相类比的地方,是在西游故事长期流传的基础上,由市民与文人不断加工而成.  相似文献   

13.
明朝初年,统治者借助怀柔的方式实现了对周边邦国的睦邻友好关系。在这一背景下,郑和奉命下西洋,掀开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新的篇章。本文主要从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出发,对其文化交流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印度之行》与“交往”之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福斯特小说的基本主题,在《印度之行》中,对交往的探索被置入跨越东西化的宏阔背景。小说通过两位英国妇女在印主的旅行,展示了化交往的复杂过程和种种困境。透过化之间的疏离、差异和对峙,福斯特最终发现,只有超越的、博大的爱才是人类普遍的惟一的联结。  相似文献   

15.
《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形象,以其人情味最浓,而在中国古代文学人物长廊中极为生动感人,光彩照人。猪八戒贪食、好色、嗜睡、偷懒等特色在《西游记》中都有一系列的道教术语与之配合,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作为中国一部完整的神话小说,有着无限阐释的可能。本文即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分析《西游记》中“乐园”这一神话原型意象,并重点以《圣经》中的“乐园”模式为基础进一步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孙悟空的“得乐园”、“失乐园”、“复乐园”这一神话模式。以发现一些新东西来加深对这一部著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各自代表了一个人的几个不同方面。根据小说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客观效果,再结合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间的矛盾冲突,我们可以得出小说的主要精神乃是通过描写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写出了一个人悟道修真、修持心性的心路历程,即一个人以理想、信念为支柱,以认识、行动为手段,战胜内心欲念,抵制外界引诱,克服面对困难产生的犹豫、退缩情绪,最终达到“即心即佛”的境界,这样一个内部思想矛盾斗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开头引入无声语言题,从服饰语言,态势语,;化妆三方面论述主持人的外在无声语言;从政治素质,心理素质,文化实践素质三方面论述节目主持人内在的无声语言.而外在的无声语言与内在的无声语言就是主持人总的无声语言.其中通过举例子,引用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西游记》描写自然环境 ,有美境 ,也有恶境。但不管美境或恶境 ,山水风物均为主要描写对象。作者描写山水 ,重在表现山水的壮美 ;描绘鸟兽草木等风物 ,则突出风物的奇美。山水的壮美与风物的奇美相互交融 ,是《西游记》自然环境描写的显著特征。这种自然环境描写的文化意蕴是深厚的 ,它展示了东方文化的宁静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小说是叙事文学的一种,小说在叙事过程中借助诗词作为辅翼,有多种胜任,小说《西游记》在运用诗词方面是一个典型代表:引出故事、总结故事、渲染气氛、优化描写以及用诗词作为故事之间的过渡等,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典雅及咏叹色彩多种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