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叶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状,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五个着力点,进而努力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的道德意识、思维意识、心理意识、价值意识和法治意识,是新时期赋予大学育人目标和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浅谈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重要的关系.积极心理学提倡积极体验和塑造独立人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中,通过培养自主意识、挫折教育创造积极环境.  相似文献   

4.
简论中小学生环境意识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环境意识的内涵与特点环境意识是反映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人与自然环境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环境意识的产生是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认识的一次伟大的觉醒。以往社会发展只有人类目标,没有环境目标,常常以损害和牺牲环境的方式去实现人类的需要。特别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强大生产力,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地向自然索取,损害了地球的基本生态过程,出现了滥伐森林、草场退化、沙漠扩大、土地退…  相似文献   

5.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主体性发挥受传统教育理念、传统教育关系和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和主体作用发挥上都存在一定问题,应通过转变观念、改善关系、创新模式和优化环境等措施,发挥大学生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6.
苏克标 《文教资料》2007,(26):176-177
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提高全人类环境素质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钥匙。而作为承前启后的一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加强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已成为实现全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浅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加强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应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结合各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将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自然地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的途径和手段,我们必须树立育人意识、创新意识和导向意识,处理好艺术性、教育性和娱乐性的关系,广度和深度的关系,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环境意识教育是时代的产物.环境保护教育对个人来讲从小就开始了,在学校教育中有明确的环境知识传授和在不同学科中的渗透.但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及经济发展过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而逐步明确的,环境意识的明确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全面,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更和谐.环境意识的形成需要灌输的过程.高等学校关注、加强和完善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是未来环境建设的需要.环境保护是科学,需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青年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其思想状况是社会思潮的反映。可以肯定,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深化等,在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甚至比较突出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论女性主义对科学的质疑以及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作为近代人类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中逐步发现的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结晶.正从不同的角度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着革命性的影响;而当代女性主义思想的最大贡献之一就是对科学的质疑,它认为科学无论在结构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充满了男性的思想和意识。因此,女性主义作为或思想,或观念,或方法,通过对科学结构和科学本身的批判,给教育研究方法论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校法制教育应当着手培育青年大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因为法律意识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延续的实践过程,不仅需要有潜移性熏陶的优良法治环境,还需要有制度化的法律知识积累和法律意识生成途径,更需要有科学有效的法制教育实现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3.
从环境保护的涵义和构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出发,强调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要意义.阐述作为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如何在高校普通大学生、理工科化学化工生物类大学生、环境科学类大学生中渗透环境保护理念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在中学《自然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应如何结合、运用自然界的变化和发展规律,如何运用人性化的教学思维、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来提高和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和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生态意识是生态存在的反映。生态意识的高低是衡量现代社会进步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环境教育是增强中华民族生态意识,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构成。生态意识具有协调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双重性,渗透人的思维方式与实践方式的双向性,辐射人的环境保护与发展能量的双效性等时代特征。通过环境教育,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质,对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哲学层面上,运用复杂性、整体性和人本的思维方式,分别对科技和人性、特别是科技和人性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人类国境既有人性的根源,更有科技的根源,是人性自身因“无知”而“无明”和“物性科技”分析解构本性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精神是大学成为大学存在的本质规定性,大学精神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植根于人类对认识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自由幸福的追寻中,植根于科学的本性。大学精神不同于大学职能。中国当代大学新精神建构的途径是坚持中国古代大学之善路径,汲取西方现代大学之新精神。大学精神要回归科学本真和教育本真,生成充实和健全的个人。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explored environmental worldviews of select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Taiwan and located the associations of these worldviews with science. The “environment” is represented as nature or the natural world, as opposed to the social and spiritual world. The participants wer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14 science and 15 nonscience majors) enrolled in a general science course at a southern Taiwanese university. A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in parallel to elicit in depth the students’ ideas/beliefs about nature, such as, to what construes nature, how it works, and how humans relate to nature. The responses were analyzed using a phenomenographic approach to emphasize the qualitative variation of the students’ views. The key findings based on their relations to science and science education were the following: (1) Most students seemed to immediately relate the topic of nature to science and thus sought to explain nature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yet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s or metaphors, such as the balance of nature, was problematic; (2) a value-free perspective is evident among some students in viewing human-induced natural crises: What we should do is merely look at facts and let science tell us what we should and should not do. (3) The students generally expressed trust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elieved it to be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nature as well as human life.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大学之魂——对大学理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的本质及其办学规律的一种哲学思考体系,"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在我国悄然兴起的大学文化问题研究思潮深入发展的过程中提出的一种崭新的大学哲学观,包括大学文化本质观、大学文化使命观、大学文化精神观和大学文化价值观。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统一在"文化是大学之魂"之中。哲学既是科学的智慧又是智慧的科学,作为一种崭新的大学哲学观,"文化是大学之魂"中的"文化"是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其核心是一种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之魂"。基于这种认识,作为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大学应当始终把"人的发展"作为大学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永远坚守以"象牙塔"为象征的大学固有的独立精神,促进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20.
柏格理是一位深入到西南苗族地区的传教士、教育家。他以文字布道,创办石门坎小学,首推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行男女同校,设置科学课程,注重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推广平民扫盲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高度的主体意识和民族自觉。他在苗族地区的教育实践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