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前苏联的失败,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在作为指导性的理论思想上.脱离了本国国情,主观臆断,夸张了建设成就,过高评估了社会发展阶段,并据此制定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方针政策,从而导致经济的衰败。中苏比较,最大的不同在于改革的政治方向上.中国的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大方向和坚持共产党领导为前提的弃旧图新,即自我调整与自我完善。本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国情”的视角分析中苏改革的成败,得出结论:苏联解体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社会主义必胜。  相似文献   

2.
历史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教科书。从东欧共产党执政历史中吸取的教训是:无产阶级政党不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不扩大党内民主,不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不搞好与知识分子的关系,就只有死路一条。  相似文献   

3.
1989-1990年,东欧发生剧变,其中苏联的政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从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领导人在对东欧的外交政策中,犯了一系列错误,加剧了东欧各国的内部矛盾,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由此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4.
1958年确立的“演变”政策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后美国对东欧的基本政策。美国历届政府都努力推行“演变”政策,以求促使东欧国家脱离苏联阵营,并最终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该政策决定了在冷战时期美国对东欧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等诸多交流都基本具有了“演变”的政治目的。然而,1989年东欧剧变虽然是美国冷战年代历届政府推行“演变”政策所寻求的政治目标,但却不是美国长期实施“演变”政策的直接结果。  相似文献   

5.
东欧剧变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深刻的教训:东欧各国未能大力深化社会主义改革;东欧各国未能独立自主地建设社会主义;东欧各国执政党没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东欧各国执政党未能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现存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6.
从苏联东欧的剧变谈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东欧剧变的过程警示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7.
东欧剧变的发生 ,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东欧各国政党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重要方面 ,尤其是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从内部腐蚀了党的肌体。这些党掌权的四十多年中 ,由于对执政党作风建设问题认识不足 ,在执行反对腐化制度时往往出现很大的偏差 ,致使官僚主义、个人迷信、以权谋私等现象在党内滋生蔓延 ,又不能及时纠正和解决。因而在东欧政局发生剧烈动荡的日子里 ,这些问题就被反对派利用 ,成为向党进攻的炮弹 ,大选中下台就成为必然的了  相似文献   

8.
苏联剧变根源于苏联模式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与宪政民主的冲突。个人权利的保障是发展宪政民主的根本前提。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价值基础是充分尊重个体价值的集体主义。在整体主义和计划经济影响深远的国家要建立宪政民主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事业,最重要的工作是进行意识形态的创新,使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个人权利能够兼容,权利成为社会主义价值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战后初期,东欧是美苏争夺的一个重点,美国对东欧采取什么政策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从美苏政策互动的角度分析了美国对东欧政策的确立过程。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的东欧剧变是20世纪末期世界史上的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曾是一部辉煌史诗的东欧共产主义顷刻间的崩塌又令人感伤和反思。匈牙利事件、捷克布拉格之春、波兰团结工会,渐变积累的矛盾为东欧剧变一步步埋下伏笔,进而发生质变,导致东欧剧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中,国家民族主义恒常存在并且起作用,表现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东欧的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同时,国际主义因素像空气一样,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两者并存竞争、复杂互动。只有把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真实、可靠,从而比较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蒋玉平 《新高考》2007,(7):70-74
(1)特点:①来势迅猛,呈连锁效应。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②社会制度发生变化。③大多通过自由选举的和平方式。仅有罗马尼亚发生流血冲突。④东欧版图发生变化。德国实现了统一,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分裂为二。  相似文献   

13.
对于前苏联东欧经济滑坡的原因,西方经济学界有多种理论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根本原因是粗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内生的计划经济体制效用不断递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分析了苏联、东欧等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得失,强调了社会主义国家中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苏联对外战略由“大国合作”向“集团对抗”转变,斯大林放弃了在东欧推行联合政府的政策。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上,联共(布)宣布了“阵营对抗”理论,利用批判法共和意共的方式训导东欧各国共产党人以议会外的斗争方式夺取国家政权。各国共产党代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整改措施,准备以议会外的斗争方式夺取国家政权。  相似文献   

16.
解里轩 《上海教育》2008,(15):39-40
苏东剧变及其原因 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也经历了一波三折,乃至大起大落。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有70多年历史的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潮。怎样看待这一挫折,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必须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商赋人权论”及“人权悖论”为基点,回顾了八十年代初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并发动“改革”前,苏联东欧学术界在人权理论的探讨及演变。  相似文献   

18.
苗少岩 《文教资料》2005,(20):186-187
运用邓小平理论分析东欧剧变和前苏联瓦解,分析其失败原因,肯定社会主义会有光明的前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商赋人权论”及“人权悖论”为基点,回顾了八十年代初到戈尔巴乔夫上台并发动“改革”前,苏联东欧学术界在人权理论的探讨及演变。  相似文献   

20.
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理论派别,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产生的地域主要是当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东欧各国,其目的是为了批判"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理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要对关注人的发展问题,这成为了东欧马克思主义关注的核心问题即人道主义问题。对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研究对中国当代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让我们对人的发展问题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