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现实社会的发展方向,是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建立新制度、掀开新篇章的过渡阶段.这种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因为二者的发展目标都是实现社会主义,想要准确把握二者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需要具体深入地进行分析.本文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入手,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联...  相似文献   

2.
列宁过渡时期学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和理论关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我党过渡时期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围绕三者之间的关系,近二十年来,学术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提出了极为丰富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和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两种不同战略构想,其关系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重大差别。笔者认为,探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与过渡时期总路线关系的前提是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如果我们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有关这一问题的报告和讲话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背离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如果我们以七届二中全会的基本精神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参照系,那过渡时期总路线就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的社会,但同时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它要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转入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就是为了完成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而创造条件的,它不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放弃。  相似文献   

5.
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并不标志着毛泽东放弃了他所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二者有内在的一致性。毛泽东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时就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就是过渡时期,把应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统一起来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强调以工业化为主体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以工业为基础思想的延伸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坚持的社会主义目标与九月会议后毛泽东所认为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即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较长时期的社会发展阶段,其社会主要矛盾具有交叉性,社会主要任务具有二元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思想的中国化;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很快被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取代,则反映了毛泽东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根本问题上认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努力,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在此基础上,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左’的或右的错误。”这条总路线与新民主主义的战略思路是一致的,是新民主主义在新条件、新形势下的继续和发展。下面,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中国成立后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然后才能走向社会主义。但是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无疑就取消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合法性,随后三大改造的加速和提前完成,标志着毛泽东已完全放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析的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不彻底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不成熟;毛泽东未能把新民主主义社会与列宁过渡时期社会加以区别,照搬列宁过渡时期理论;苏联、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等 。  相似文献   

10.
中苏两党过渡时期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我党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理论与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相似,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则是逐渐地向以“战时共产主义”为背景内容的斯大林过渡理论靠拢。当然,我党过渡时期理论又在许多方面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两次加速,这不能仅仅用领导人急于求成的心态来解释。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存的“双轨制”,它的内在矛盾推动着新民主主义加速过渡到社会主义和计划经济;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赶超战略的实施对这一加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发展变化,探析这一社会形态终止的依据——社会历史条件(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决定的。此文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历史本来面貌,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3.
从 1 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 1 952年底 ,新民主主义中国按照毛泽东最初的构想 ,运行良好 ,秩序井然。此后 ,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判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过早地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全面过渡的总路线 ,加快了所有制变革的步伐 ,最终使新民主主义社会提早结束。分析其原因 ,总结历史教训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过渡时期,即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性质如何呢?过渡时期这一概念,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变为后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里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5.
《艰辛与辉煌》一书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原因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客观因素是综合了国内与国际、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等多方面的考量。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其政治、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加速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历史过程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从中苏关系视阈回顾建国前后经济思想的转变历程,探析苏联对中共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产生影响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评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毛泽东放弃发展新民主主义的计划,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有着多方面的主客观原因,但实践表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过早地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毛泽东的这一“放弃”和“提出”,是与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出现偏差密切相关的。反思这段历史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53年,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要求我们对社会主义再认识,重新审视毛泽东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是由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与国内形势决定的,决非偶发事件,它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