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理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高度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比较阅读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阅读方法。进行比较阅读的关键是选准"比较点",有效整合教材。通过从"同一文本""同一组文本""同一作者不同作品""同一题材不同作品""同一作品改编前后"等途径进行比较阅读,为学生启一双慧眼,拓一片全新的阅读天地。  相似文献   

2.
贝内特·塞尔夫说:"阅读的快乐不在人家告诉了你什么,而在于借此你的心灵得以舒展开来."阅读是指从书面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理解的重要途径.阅读可以分为深阅读和浅阅读两种,在教学中,我们大多数时候采用的阅读都是浅阅读.但就像培根所说:"有些书只需浅尝,有些书可以狼吞,有些书要细嚼烂咽,慢慢消化."我们的教材中总是不会缺少一些需要细细品读的作品,这些作品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引导学生品读这些作品时,不仅需要教师立足文本、走进文本、重视文本,还需要教师把握适合学生品读的"着力点",从而实现有效品读.  相似文献   

3.
文本有着积极的实践意义和存在价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并利用"作品意义的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文论认为"原型文字"是建构意义的生产模式,"在水一方"母题,经过不断创新、演变,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条生生不息的"作品链",对"作品链"的考察是解构解读的一种视角;又因为文学语言的不确定性、隐喻性、虚构性,文本是多重模糊不确定意义的交汇,对文学文本意义的理解,要借助读者的想象、联想、连类,是文本与阅读交互作用的无止境过程;而"异延"用于阅读,意味着意义总是处在空间上的"异"和时间上的"延"之中,所以解读"在水一方",可以超越单个文本的界限,与文学史的广阔领域相衔交叉,理清作品与外部因素的多样化关系。  相似文献   

5.
杨洁 《现代语文》2008,(5):97-98
从语感的定义我们抽取出这样几个关键词"感受""语言经验""感悟"."讲究"语感分析中的读的文本,阅读已有定评的大家的同一作品未定稿,学生优秀作文及初稿;"讲究"语感实践中的写,语感随笔及"再现对比"语感练习.  相似文献   

6.
文学活动是一种由世界、作家、文本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精神活动.接受理论重点讨论了其中的作家、文本和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接受理论认为:作者的未经阅读的作品(文本),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理解,才能实现自己.这就是说,文学作品(文本)的接受,或者说阅读,实质上是作家、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能否开始,能否顺...  相似文献   

7.
文本细读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特点、结构形式、艺术手法等因素进行细致而深入的解读,即对文本进行细致、耐心、全面的分析推敲,不放弃任何一个细节,从语言风格、结构艺术等找寻意义的痕迹与线索,从而挖掘出文本内部意义"的一种文本阅读与批评方法,文学文本细读法有助于学生深刻领悟、准确评价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技巧,有助于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8.
文本理论强调,"文本"异于"作品",它完全可能具有多种阐释,文本阅读强调的是语言自身的自主性,读者与"能指"之间没有距离,任何文本都不是封闭的自足体系。文本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启示有:(一)关注"内部",应甚于关注"外部",教师应带领学生透过语言的外衣去挖掘文本内涵,并关注到文本的"内部",即文体、结构、叙述模式、语言特征等;(二)关注过程,应甚于关注结果,教师不应武断地否定学生的看法,生硬地把教参上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应让学生从文本中"重构新的意义";(三)立足于此,亦可生发于彼,阅读教学中处理好文本"内"与"外"的关系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古典文学阅读中因作者因素而造成的"文品不如人品"、"人品不如文品"以及作品语言与作者本人的性别差异等三种现象进行分析,指出读者在阅读时不能局限于常规的"文如其人"式解读,面要全面的了解与作品相关的诸多因素,这样才能对作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4年语文中考复习指南》中,把现代文阅读分成三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说明类文本阅读。其中文学类阅读包括散文阅读和小说阅读。在其考点说明中指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味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不论在散文阅读还是小说阅读中,品味语言都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一、字词含义  相似文献   

11.
黄玲玲 《语文新圃》2008,(12):47-48
文本细读是英美新批评的术语,它来自于20世纪英美新批评文论.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生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包括"理解作品"和"鉴赏作品"这两个层次,"鉴赏作品"的过程是与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在文本鉴赏的过程中,音乐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文本是以静态文字的形式来呈现相关内容和信息的,这样,就不容易立刻被读者感知到,而音乐能够把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能够有效地把文本语言"活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充分发挥音乐在文本鉴赏过程中的穿插作用。一、在导入文本时穿插音乐,再现文本意境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人类获得间接经验的一个重要载体。阅读从语言开始,而数学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符号化、抽象化的语言。为使学生读懂数学文本,我们除了常用的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等方式来降低数学文本的抽象性外,还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本.  相似文献   

14.
"张爱玲传记"不同文本之比较--兼论现代传记的叙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从阅读的角度、以"细读"的方式比较分析了"张爱玲传记"的三个文本.三个文本在感情色彩的渲染方式、传记材料的使用方式及传主的作品在传记文本中的处理方式等各具有典型特征.对三个文本的叙事特征做理论性分析在某种程度上对现有传记文学理论做了例证性阐释.  相似文献   

15.
孟晓蕾 《幼儿教育》2013,(Z1):46-47
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中,我们尝试运用多种载体向幼儿进行审美教育,而让幼儿从阅读中感受语言之美,无疑是重要的手段之一。在阅读活动"七彩下雨天"中,我尝试运用散文诗般的作品让幼儿感受语言的优美以及阅读的愉悦。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在引领孩子们感悟名著课文"篇"的魅力之余,还应激发起他们对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从单篇文章阅读走向长篇作品的阅读。教学《给家乡孩子的信》一文,一是引导学生品读文本,层层深入地体味文本内涵,学习巴金语言平实的特点;二是适度拓展资料,丰满人物形象;三是略读《家》的几个片段,带着学生走进这本小说,从作品中寻找作者的影子,让学生产生进一步阅读小说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文本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通过文本阅读,品味语言,可以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悟作者的情感。而如何让文本阅读更加的有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两点入手:关注连词,通过对比阅读发现妙用,成为理解情感的有效助力;关注动词,通过替换阅读比较不同,体会作者情感的张力。有针对性地把握关键句中的关键词,正如《淮南子·说山训》中所写的"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品一词可观作者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8.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是以语言促思维,阅读促发展为理念,引导学生开展经典英语文学作品阅读,在阅读活动"体验式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思维习惯的养成。阅读活动课引导学生在参与有意义的体验式阅读活动中探究文本主题信息、文本语言美、文本结构美以及文本情感美等,促进学生在体验式学习中学会分析和处理文本信息,综合概括文本主题的特征和本质,培养语言思维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学会思维,对语文学习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语文课堂的传统阅读范式却因线性发展的教学环节、只言片语的阅读感悟而存在着思维缺失。翻转阅读范式,从"求因"走向"求联",通过文本各要素、文本与文本之间的"求联"培养儿童的系统思维。  相似文献   

20.
<山峡中>通过"我"、"我们"和"他们"的叙述者位置提示,表明了鲜明的思想意识倾向性.坚持从"我"的立场述说故事,使"我"与作品中其他人物以及作品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疏离,从而带来了阅读文本时的陌生感."我"从与作品其他人物疏离的外部立场去讲述作品其他人物的内部情事,这一叙事策略与侦探小说同构.<山峡中>的文本价值与"我"的叙述位置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