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二、符合语法语法是写文章的语言法则,消息写作也无例外地要遵守语言法则。遗憾的是,我们的消息中还不时出现各种语病。 1.残缺残缺是指句子不完整,缺少必须有的成份。句子包括一定的成份,一般句子成份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新闻报道中句子残缺,往往是缺主语或主语不全。例如:“不久前,本报研究所前往沈阳和本溪,就租赁经营的有关问题进行追踪采访和问卷抽样调查。”(《租赁,你给企业带来了什么?》的编者按,载1987年9月25日《经济日报》)  相似文献   

2.
四、适当引用对话、诗词、典故、传说。1.引语消息中适当穿插点对话,可以使消息的句式多样化,摆脱那种单一叙述的表现方式,有人物,有对话,消息就能生动活泼起来。——“10月18日,在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同志一见王崇伦,就非常高兴地久久握着他的手,笑着对他说:‘你抓豆腐呵,抓得好!抓得好!’“王崇伦同志满怀信心地对记者说:‘今后一定要照小平同  相似文献   

3.
三、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去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古人也提倡惜墨如金,“增一字则繁,减一字则阙”,“篇无累句,句无累字”。用这些标准来要求,不难发现我们报上不少消息的文字远没有达到。例(1)“地处北京南郊,过去备受‘沙荒’之苦的大兴县如今开出了‘五朵金花’:大兴县鸡蛋、鲜奶、蔬菜、西瓜和成片的绿林,使首都人民  相似文献   

4.
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是否正确,与是否准确地运用语言有密切关系。《论语·卫灵公》篇有“辞,达而巳矣”的话,这话怎么解释呢?何晏在《论语集解》中说:“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这说明古人作文,也是重视用辞准确的,不能言过其实,也不能辞不达意。可以说,用语的准确,是写各类文章的共同要求。作为消息语言的准确,又是由新闻的真实性这一特殊要求决定的。如果说文艺作品的语言要求准确是为了符合生活的真实,那么消息语言的准确则是为了符合客观具体事实的真实。现在我们报纸上散见在各种消息中用语不准确的现象还不少,为此需要对症下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5.
再谈谈锤炼语言。新闻语言要惊人,也需要锤炼,有新意的语言更需要锤炼。要求一条消息的句句话都精彩,是不现实的,但总应该有几句精彩的话,拨人心弦的话,发人深省的话。虽说读者看消息首先是为了了解新信息,但他们对传播新信息的语言也不降低要求,那些平淡无味如一杯白开水的语言,他们是不感兴趣的。锤炼具有新意的语言,应该把功夫用在什么地方呢?回答是,用在消息的关键部位上。导语是全篇的统帅,是消息的关键部位。写消息也要先在导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要可信,还要可读可亲。可读可亲就涉及到新闻语言的生动性。多少年来,我们都努力将语言的“三性”(准确、鲜明、生动)要求,贯彻到新闻语言中去。随着广播与电视的发展,报纸从内容到形式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包括新闻语言方面的挑战。广播以声取胜,电视不光有声音,还有画面,图声并茂。因此报纸上的新闻要吸引读者,除了在广度和深度上努力外,还要在生动性上下功夫。生动性,首先是指事实的生动,其次是表现手法的新颖和多样,  相似文献   

7.
消息贵在新,新对消息来说,比对其它文体更显得重要,它是消息这种文体能独立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受众来说,都有喜新鲜厌陈旧的心理。陈词滥调,谁都会感到腻味。消息的新,从内容要求看,是它报道的事实是新鲜的,有新闻价值,能传递新的信息,给人以新的启迪;从形式要求看,除表现内容的结构和技巧新颖外,语言也应是新鲜的。人们拿起报纸,新鲜的语言好似一股春风扑面而来,令人惬意爽心。要求消息语言新鲜,有什么规律可循呢?实践告诉我们,下面四点甚为重要: 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淘汰过时的词汇,不断吸收新的词汇。时代在发展变化,除了一些常用的基本词汇保持相对稳定外,有些词汇因过时  相似文献   

8.
消息的特点之一是短,报纸上的大多数消息只有几百字,有的消息甚至在百字以内,或者只有一句话,因而其语言尤需精练。唐朝刘知几说:“文约而事丰,此述作之尤美者也。”(《通史·叙事》)消息既短,又要尽可能给人以多的信息量,这有一定难度.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用语仍在于精练. 毛泽东同志是写消息的大手笔,像1949年4月  相似文献   

9.
普通读者并非专家,他们看不懂各种专业术语和提法。医此,避免用专业术语能增加作品的可读性。下面的交字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本报讯曾获国家企业技术进步奖的我国特种油生产地——辽河油田,“七五”以来,依靠科技进步带动油田发展,在油田综合勘探、定向井、丛式钻井、稠油开采、高凝油开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人民日报》1991年10月22日第二版) 普通读者对上例所罗列的专业术语是不熟悉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由语言组织而成,没有语言,再丰富的情感,再动人的故事,也无法呈现到读者面前。而新闻语言若没有巧妙的构成,做不到简洁、准确和通俗,也同样不能将新闻的精髓展现给读者。新闻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是对一名记者新闻写作水平的考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地区一级的地方小报,其读者对象是工农群众和基层干部,对于标题的制作,我们不能不考虑通俗化问题。通俗化的大众语言,是我们地方小报语言的基础。当然,也是我们制作标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语言作为工具,对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于骑士之重要。”我们搞新闻报道的人,要使自己心中想报道的东西,既符合事实原貌,又不会使读者看不懂或产生歧义、误解,就一定要认真研究和准确使用新闻语言。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02,(6)
消息语言是一种有自身规律与鲜明特色的语言。是新闻语言大家庭中有别于通讯语言、评论语言的一员。一种语言,其打动人者,除了它固有的内涵带给人们的功用外,它本身所具有的美感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纵观古今中外新闻名篇,重要的新闻事实固然不可或缺,语言具有各式各样的美感也是一大特色。很难想像一篇语言蹩脚、晦涩、浮华的新闻作品能够称得上佳作,能够传世。对于一向认为不能如其它新闻体  相似文献   

14.
15.
消息语言从分类上说,应该属于新闻语言的范畴。但消息语言又不完全等同于通讯类、评论类等其他新闻体裁所使用的新闻语言。它们之间既有共性更有个性。笔者在这里探讨的主要是指用于消息写作的狭义的新闻语言。 既然消息语言是新闻语言的分枝和部分,那么就有必要先弄清楚新闻语言的基本概念。新闻语言是相对于“文学语言”、“计算机语言”等而言的,它和平时我们所说的“日语”、“汉语”、“英语”等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所说的新闻语言,其实指的就是“新闻作品的语言。”  相似文献   

16.
近期,当人们打开收音机,收听FM99.8兆赫黑龙江交通广播的节目时,都会不约而同地期待一个亲切朴实、甚至东北昧儿十足的声音——大兵,他那地道的辽宁口音,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不知给多少听众带来了欢乐和笑声,“娱乐二人转、小心您喷饭”的口号,也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身心的愉说。  相似文献   

17.
广播宣传要想提高质量,就不能忽视通俗语言的作用。为什么这样讲呢?本人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其五,真实准确,是无产阶级新闻报道的生命,消息写作也必须坚持这一基本要求.有的记者和通讯员认为,写消息一般是“急就章”,几百字的消息更简单,抓点材料就成了.所以,采访时粗枝大叶不用心,写稿时更是马马虎虎,甚而对事实的真伪也不追究清楚.用这种态度搞报道,不仅写不出好消息,还可能导致报道的失实或浮夸,犯这  相似文献   

19.
消息是用简练的文字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体裁。准确、精练是消息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如果消息语言干巴巴的不生动,受众的接收兴趣也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受众面临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新闻语言不生动会直接降低其阅读率。怎样才能使消息的语言变得生动呢?1、变抽象概念语言为形象可感语言。在消息写作中,我们在语言技巧的  相似文献   

20.
消息报道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这“新近”二字,指的是时间。消息有很强的时间性,要迅速及时。与真实性一样,时间性也是消息的生命。消息慢了,不及时,就不是新闻,而是“旧闻”。毛泽东同志向来强调新闻报道的时间性。1926年1月,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宣传报告中指出:两年来的宣传工作中,“对重要事件的宣传指导不敏捷,而且多未能尽量地做”是“最大的缺点”之一,以后应“改正之”。(《两年来宣传工作的回顾》,载《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12页) 在时间性的问题上,无产阶级新闻和资产阶级新闻都有共同的要求: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