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让读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素描冯骥才     
亚妮 《文化交流》2002,(2):9-11
谁都知道冯骥才是作家,像我一样几乎读过他所有的书的人不少,但很多人不知道他是宁波人,其实这就是我这个宁波人很早以前就想去采访他的一个非常简单的理由。(一) 天津的冬天笼着一种灰色的调子,风吹过来让人睁不开眼睛。到天津的第二天,冯骥才约我去他的工作室。他的工  相似文献   

3.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是《外国人在中国丛书》系列的第一部,由外出版社出版。此书讲述了一位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加拿大留学生大山的师弟。当他本人听说让他写书时,他非常吃惊。因为他觉得自己的经历和每一位在中国的外国人都一样,经历太平常了。  相似文献   

5.
正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批中国网络小说逐步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小伙儿凯文·卡扎德因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成功戒掉毒瘾引发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凯文·卡扎德在采访中谈到,他每天利用3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而使他成功戒掉毒瘾的网络小说正是在国外网站上赫赫有名的中国网文《盘龙》。这部小说2014年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文  相似文献   

6.
《西风吹书读哪页》是美国人写的书,后来中国人又写了《风吹哪页读哪页》这是读书人的一种境界。对办刊人而言,就没有这样轻松,在看似吸引眼球的包装里面,其内核有着极其明确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7.
正致力于古村落古镇保护的冯骥才说:"慈城这个地方,不仅与我血脉相通,更在文化精神传统上与我的灵魂相通,始终让我无限牵挂。"2020年开年,我的诗歌《慈城,乡愁开始的地方》被译成斯洛文尼亚、俄、英、德、法5国语言,有位法国姑娘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月22日,著名文史专家、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安详离世,享年93岁。中国学界又失去一位学术精英。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口述自传《风雨平生》,这是冯其庸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在书中冯先生历述风雨平生,尤其是详细回顾了他丰富而不平凡的学术生涯。他学术成果斐然,被业界誉为一代学术大师。  相似文献   

9.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 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 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 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 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 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 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 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 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 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 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 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 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 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 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 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陶非陶:我在陶瓷国度的明星历程》一书讲述了一位留学生在中国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和感受。他本人聪明、善良、多才多艺,是中国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的弟子。书中通过这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恋爱、旅游、制陶、练习书法绘画、做沙雕、主持节目、唱京剧、演小品的感受,以及他对于中国的见解,使读者通过他的眼睛,印证了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出现代中国的巨变,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到中国当今最新的发展进程,向全世界人民传递出中国开放与包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祖丁远 《文化交流》2014,(11):63-66
张贤亮的去世,使中国文坛失去了一位优秀作家,更令我忆念,勾起当年我们一起畅谈的情景。我对张贤亮心仪很久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就对张贤亮格外关注,他的小说我一本又一本地读,如《灵与肉》《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以及《绿化树》《肖尔布拉克》《习惯死亡》《早安,朋友》等等,读着他的小说,对他也就加深了印象。近年来,张贤亮两次来了南通。一次是2006年春风和煦的五月,江苏南通旅游文学论坛举行,邀请他来南通(那次还邀请了台湾诗人席慕容等),下榻于有斐大酒店;2007年4月,他来南通参加由铁凝主持的中国作家协会七届二次全委会,那次会上张贤亮是作协主席团委员。我们第二次会面畅谈,还是在那个有斐大酒店咖啡厅。2011年7月底,我去宁夏参加一次全国性文学笔会,有机会参观了他开创的"镇北堡影视城"。于是,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华夏影视城的真实印象!  相似文献   

16.
肖锋 《生态文化》2006,(2):4-4,8
这个题目是编辑约稿时定的。乍一看去,回答这个题目很简单。我前年夏天看了著名作家张平的中篇小说《凶犯》,当时就对张平手术刀似的解剖农村现实关系的深刻性和力度感到震惊。在小说里,狗子不是英雄,但他为了守护一个护林员起码的良知和责任,而被各种社会关系和力量推向绝境。阅后令人掩卷长叹。在我们这个拍电影团队的一次论证会上,我提出了这个题材,大家一致叫好。这样,《天狗》很快就上马了。从“买”下张平的小说,到完成剧本改编,到剧组成立,用了约五个月的时间,《天狗》就开拍了。一个决策一定是有某些动机作支撑的。从一个电影投资者…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问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间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她的发展足以令许多国家羡慕。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的《大若天下》一书,最早以法文出版,后来又分别以中、英、阿、西、俄、日和德文出版。书出版后,时问又过去了几年,我仍然生活在中国,中国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对一个用那么短的时间取得了那么大成就的国家,我们充满了乐观。如今,这种乐观是很多发达国家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  相似文献   

20.
张跃 《文化学刊》2014,(6):12-17
周有光将中国文化放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进行纵横比较,主张从世界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世界。他的《朝闻道集》饱含了对语言、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思考和真知灼见。书的扉页上写着,"朝闻道,夕死可矣。壮心在,老骥千里。忧天下,仁人奋起。"正是有着这般心忧天下的情怀,加上他以世界的眼光、历史的分析方法,百岁的周有光超越了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